-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圖解草原帝國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3921626
- 條形碼:9787513921626 ; 978-7-5139-2162-6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草原帝國 本書特色
一本改變國人歷史觀的大歷史巨著一部游牧民族征服歐亞大陸的鐵血畫卷讀圖經(jīng)典 全彩圖解法蘭西學院院士的鴻篇巨制世界公認的歐亞歷史經(jīng)典名著 全面解讀游牧與農(nóng)耕文明三千年的碰撞交融史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等世界知名教授推薦圖書站在歐亞草原上讀懂大歷史
圖解草原帝國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大量精美的插圖、圖解、圖表, 使讀者能夠清晰地掌握草原游牧民族遷徙、發(fā)展和興衰的規(guī)律, 認識到游牧與農(nóng)耕文明的異同, 以及諸草原帝國對今天的世界政治、經(jīng)濟、文化格局的影響。記錄了從新石器時代至18世紀末的三千年間, 草原游牧民族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宗教、文化的繁衍變化以及和農(nóng)耕定居文明之間的博弈。
圖解草原帝國 目錄
編者序
序言
閱讀導(dǎo)航
**編
13世紀前的亞洲高原
**章 草原的早期歷史:斯基泰人與匈奴
1.上古時期的草原文明 / 3
2.斯基泰人及其藝術(shù) / 7
3.薩爾馬特人和阿爾泰地區(qū)前突厥文化 / 14
4.匈奴 / 17
5.絲綢之路 / 26
6.鮮卑、匈奴、拓跋突厥與柔然 / 36
7.歐洲的匈奴人:阿提拉 / 41
第二章 中世紀初期:突厥、回鶻和契丹
1.突厥帝國的分裂與瓦解 / 45
2.塔里木綠洲上的民族 / 50
3.唐朝:中亞的主人 / 54
4.回紇突厥帝國 / 65
5.契丹 / 69
6.女真人 / 73
第三章 13世紀前的突厥人與伊斯蘭教
1.抵御突厥勢力的伊朗屏障:薩曼王朝 / 78
2.喀什噶爾和河中地區(qū)的突厥化:哈拉汗朝 / 80
3.突厥史上的塞爾柱人 / 84
4.桑賈爾蘇丹和阿姆河防線 / 90
5.喀喇契丹帝國 / 92
6.花剌子模帝國 / 95
第四章 6至13世紀的南俄羅斯草原
1.阿瓦爾人 / 99
2.保加爾人和馬扎爾人 / 104
3.可薩人 / 106
4.佩切涅格人和欽察人 / 107
第二編
成吉思汗蒙古人
第五章 成吉思汗
1.12世紀的蒙古 / 113
2.成吉思汗 / 117
3.蒙古帝國 / 128
4.成吉思汗的征服 / 132
5.成吉思汗的z后歲月 / 148
第六章 成吉思汗的繼承者
1.成吉思汗兒子們的封地 / 153
2.窩闊臺的統(tǒng)治 / 156
3.貴由的統(tǒng)治 / 170
4.蒙哥的統(tǒng)治 / 175
第七章 忽必烈與元朝
1.忽必烈的統(tǒng)治 / 190
2.元朝的宗教政策 / 204
3.馬可·波羅的旅行 / 211
4.元朝的天主教 / 221
5.忽必烈家族的后裔和蒙古人被逐出中國 / 228
第八章 察合臺家族統(tǒng)治下的突厥斯坦
1.察合臺汗國的起源與一般特征 / 233
2.阿魯忽的統(tǒng)治:察合臺人獨立的嘗試 / 238
3.海都宗主權(quán)下的察合臺汗國 / 240
4.察合臺汗國的鼎盛與分裂 / 243
5.察合臺汗國的重新統(tǒng)一 / 249
第九章 蒙古人統(tǒng)治下的波斯和旭烈兀家族
1.初期蒙古人在波斯的統(tǒng)治 / 253
2.闊兒吉思和阿兒渾的統(tǒng)治 / 256
3.旭烈兀的統(tǒng)治 / 259
4.阿八哈的統(tǒng)治 / 273
5.阿魯渾的統(tǒng)治 / 278
6.列班·掃馬出使歐洲 / 281
7.合贊的統(tǒng)治 / 286
8.完者都和不賽因的統(tǒng)治 / 291
9.波斯蒙古汗國的瓦解 / 297
第十章 欽察汗國
1.金帳、白帳和昔班兀魯思 / 302
2.拔都和別兒哥 / 304
3.那海和脫脫 / 312
4.月即別和札尼別 / 316
5.馬麥和脫脫迷失 / 319
第十一章 帖木兒
1.帖木兒與迷里忽辛在河中的爭斗 / 325
2.帖木兒帝國 / 329
3.帖木兒帝國的征服 / 333
4. 沙哈魯?shù)慕y(tǒng)治 / 367
5.卜撒因的統(tǒng)治 / 375
6.z后一批帖木兒人 / 378
第三編
z后一批蒙古人
第十二章 羅斯的蒙古人
1.金帳汗國的結(jié)束 / 385
2.克里米亞汗國、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 / 388
第十三章 昔班家族
1.從昔班到阿布海兒 / 393
2.穆罕默德·昔班尼和昔班尼汗國 / 395
3.阿斯特拉罕汗國、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浩罕汗國 / 398
第十四章 察合臺王室的末代后裔
1.蒙兀兒斯坦的復(fù)興:歪思汗與也先不花 / 405
2.末代察合臺后裔 / 408
第十五章 15世紀后蒙古的z后帝國
1.1370年后蒙古的混亂 / 413
2.**個衛(wèi)拉特帝國:脫歡 / 415
3.成吉思汗系z后的復(fù)辟 / 417
4.滿族對中國的征服 / 420
5.17世紀的西蒙古人 / 422
6.清朝合并準噶爾地區(qū) / 431
圖解草原帝國 節(jié)選
**編13世紀前的亞洲高原 早期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薩爾馬特人起源于南俄羅斯草原,匈奴人則生活在草原東部。被秦朝打敗的匈奴,打敗了月氏人,由此,“蝴蝶效應(yīng)”甚至影響到了印度、希臘、伊朗等地。絲綢之路的開通,則溝通了歐亞大陸的商業(yè)往來與交流。 **章 草原的早期歷史:斯基泰人與匈奴 上古的草原游牧民族中,斯基泰人和薩爾馬特人占據(jù)著南俄羅斯草原,匈奴人則位于漢朝的北部,并不斷與漢朝發(fā)生沖突,z終被漢朝打敗。至5世紀時,匈奴王阿提拉開始了游牧民族首次對歐洲的征服,被譽為“上帝之鞭”。 1.上古時期的草原文明 我們知道,北方的草原之路是歷史上z早的歐亞之路。早在舊石器時代,奧瑞納文化就是沿著 這條路,經(jīng)過寒冷的西伯利亞——人們曾經(jīng)在安加拉河的上游,距離伊爾庫茨克不遠的馬利塔地區(qū)發(fā)現(xiàn)過一尊屬于奧瑞納文化時期的維納斯雕像——進入中國的北方地區(qū)。泰亞爾·夏爾丹曾經(jīng)注意到,在中國東北地區(qū),西北的甘肅、寧夏附近的水洞溝、黃土坡,陜北榆林地區(qū),以及西南的薩拉烏蘇河流域,都有奧瑞納文化時期的遺址。接著,在新石器時代,或者更確切點說在新石器時代的末期,一種梳形的陶器也曾經(jīng)經(jīng)過西伯利亞地區(qū)的草原之路傳播到了亞洲地區(qū)。這種梳形的陶器裝飾有平行直線紋,大約是在公元前3世紀的上半葉,在俄羅斯中部地區(qū)被發(fā)明出來,然后傳入到了西伯利亞的部分地區(qū),并逐漸對中國甘肅齊家坪地區(qū)的中國原始陶器的發(fā)明和生產(chǎn)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隨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又出現(xiàn)了一種裝飾有螺旋紋的優(yōu)質(zhì)陶器,這種風格的陶器z初發(fā)明并產(chǎn)生于基輔附近的特里波利耶地區(qū)、布科維納的斯奇彭尼茲地區(qū)、比薩拉比亞的彼特里尼地區(qū),以及摩爾達維亞的庫庫特尼地區(qū)。這種陶器可能同樣是經(jīng)過西伯利亞地區(qū),然后從烏克蘭傳入中國, 并且在大約公元前1 7 0 0 年,在中國河南省仰韶村大量生產(chǎn),并在甘肅的半山地區(qū)廣泛使用。根據(jù)塔爾格倫的推算,西伯利亞的青銅時代大約開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并且與同時期的多瑙河地區(qū)偉大的青銅文化即奧涅提茲文化,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而在西伯利亞中部的米努辛斯克地區(qū),青銅時代大約是在300年后,即公元前1200年左右才開始的。西伯利亞 人曾經(jīng)使用的青銅斧和長矛頭,也在中國仿造了出來,以至于馬克思·勞爾推測,中國大約就是在這一時期,即公元前1400年左右,模仿出了西伯利亞的青銅技術(shù)。
圖解草原帝國 作者簡介
勒內(nèi)?格魯塞(Rene Grousset),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亞洲史學界泰斗。其一生潛心研究東方歷史與文化,著述甚豐,其中尤以《成吉思汗》《草原帝國》z為著名,是重要的世界歷史名著。 他1885年生于格勒諾貝爾,畢業(yè)于蒙彼利埃大學歷史系。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曾在法國軍隊服役,1925年出任吉美國立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助理監(jiān)管人及雜志《亞洲學報》秘書,1993年任色努斯基博物館館長及亞洲藝術(shù)藏品負責人,1946年成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52年病逝于巴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