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水墨花鳥畫藝術當代性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234999
- 條形碼:9787548234999 ; 978-7-5482-349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水墨花鳥畫藝術當代性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中國水墨畫—花鳥畫方向的當代性,從傳統水墨花鳥畫的筆墨出發,基于傳統與古今的三位代表畫家為立足點研究水墨花鳥畫與繪畫構成的關系,圍繞傳統與當代水墨花鳥畫的發展及變革,以此從本質上引發花鳥畫當代性的思考,并由此引發對高校中國畫教學的實踐性思考。
中國水墨花鳥畫藝術當代性研究 目錄
**章 中西繪畫視覺藝術比較
第二章 花鳥畫筆墨之當代性研究
第三章 古今花鳥畫當代性研究
第四章 中國畫教學雜談
中國水墨花鳥畫藝術當代性研究 節選
《中國水墨花鳥畫藝術當代性研究》: 以20世紀初為分界,之前的中國畫屬于傳統繪畫的范疇,之后的中國畫應納入現當代繪畫的范疇。將平面構成這一藝術設計領域里的重要內容與中國畫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通融體悟和實踐,成為新時期中國畫多元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雖然設計要滿足社會受眾的實用需求,注重理性與邏輯,繪畫則著眼于作者主觀情感思想和審美意趣的表達。但是,由于兩者在歷史淵源、表現媒介與手段,以及終極目標等方面具有同一性,因此存在多方面的本質聯系。平面構成思維對中國畫的影響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形式,突出了畫面視覺效果,使畫面富有秩序感和當代性。 構成學起源于俄國“十月革命”期間的“構成主義運動”,發展于德國的包豪斯學院。平面構成是西方構成學和設計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學主要服務于設計,而設計則是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或審美問題服務的。三大構成是學院設計的基礎課。那么,它們又和中國畫有什么關系呢?有人認為,它們是傳統與現代的碰撞。然而,若追溯兩種學科的歷史,不難發現,古老的中國畫中處處體現著平面構成的因素。當今設計學之構成的“多樣統一”形式美法則,這些理論由近現代西方繪畫大師(康定斯基、畢加索等)從純繪畫中提煉而來。當下,中國畫構成元素的使用是必然的發展趨向。平面構成也在近現代的中西繪畫碰撞、交融中對中國畫的發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無論是具象還是抽象,繪畫藝術的畫面結構方式是藝術家創作風格的一個重要標識。其組織要素往往表現出節奏、韻律、比例、均衡等組織秩序和排列關系,這些視覺符號在平面上的延展與進退關系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情形:一是自然場景或客觀形象與所依托的平面相對應時,物體的投影或結構方式成為對平面的分割與占有形式;二是具象形象或抽象形象與平面對應時所呈現的底圖關系;三是包含在形象中的視覺要素,如點、線、面、明暗、色彩等體現出獨立的平面意義。應該說,分析這三種情形是把握中國畫平面二重性的幾個重要尺度。 如著名的“六法論”,其中“經營位置”論點的提出,無疑彰顯了構圖與組織對于中國畫的重要意義。同時,中國畫所特有的基于二維空間的平面表達,以及畫面所傳達出來的裝飾性美感,更成為平面構成與中國畫之間*佳的契合之處,使得平面構成基本理論成為中國畫創作及理論研究領域里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這方面的研究中,人們一方面將平面構成的不同形式根據自身的創作需要進行借鑒與嘗試,進行充滿個性化和時代感的藝術實踐;另一方面是對既有的繪畫形象元素進行剝離和拆解,進而提取出單純的構成元素加以研究和品評。構成藝術研究的基本元素是點、線、面,在平面構成中稱為三要素。中國畫中的點、線、面,不僅是抽象幾何符號,更多的是造型的媒介。中國畫的創作過程本質上是通過運用筆墨,結合自身的藝術修為,在畫面中合理地運用點、線、面將具體形象進行以意向、意境為主導的繪制過程。歷代畫家在這個過程中,總結了諸如點苔法、勾勒法、潑墨法、破墨法等方法,以適應以點、線、面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程式化的筆墨語言,也稱作章法。中國畫的章法與畫家的思想感情相互配合運用,*終凝結成為具有藝術趣味的風格化的作品。點、線、面特征除了近現代比較明顯外,歷代中國畫亦運用點、線、面關系調節畫面氣氛。如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基本以面為主,撲面而來的懸崖峭壁占了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然后是彎彎的小路,一隊商旅緩緩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大面積與小點的對比,使人感覺到人在大自然面前時多么渺小。尋找中國畫不同時代的視覺形式讓學生比較,能得出不同時代不同的點、線、面歸納方法。 再來看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點、線、面的抽象:西方平面構成體現出的造型以大面積的色塊、流暢的線條等見長。在主觀情感的表達上,更加具有戲劇性和沖突感,且具有強烈的裝飾意味。中國畫家有所借鑒。畫面動感的強調,相較于中國畫構圖的四平八穩,平面構成更容易營造出動感的趨勢。 ……
中國水墨花鳥畫藝術當代性研究 作者簡介
王振冬,女,1981年7月生,碩士,講師,黨員。研究生畢業于深圳大學中國畫教學與創作專業。主要從事中國畫、設計基礎類教學、科研工作。 2009年參加工作至今,先后為本科學生、碩士研究生講授多門專業課程。參與他人科研項目2項,共發表科研論文16余篇。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