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恍惚齋兩宋史隨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32749
- 條形碼:9787520132749 ; 978-7-5201-3274-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恍惚齋兩宋史隨筆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文稿34篇,分為筆談、札記、序跋、書評、憶舊、自述六輯。筆談就當前宋史研究中的一些熱點問題略抒管見,由五篇文稿組成。札記收錄研習錢大昕、錢穆論著的讀書報告各兩篇,可視為研習錢大昕、錢穆有關宋史論著的導讀。序跋所收九篇序跋系自著或合著的引言、導言、前言、結語、余論和后記。書評收錄文稿七篇,均為退休前所作。追憶涉及蒙文通、鄧廣銘等史學家的治學方法。自述講述了筆者研習宋史的歷程及心得。
恍惚齋兩宋史隨筆 目錄
筆 談
書中自有問題在/3
史事尤應全面看
——關于當前宋史研究的一點淺見/11
戰時狀態:南宋歷史的大局/20
體系意識:以唐宋變革與南宋認知為例/30
歷史學如何算起來?
——從北宋耕地面積、糧食畝產量等數字說起/36
札 記
錢大昕:大有功于宋史研究的乾嘉巨子/47
關于宋代避諱
——研習錢大昕著作的一個讀書報告/78
宋代“平民社會”論芻議
——研習錢穆論著的一個讀書報告/90
啟迪與不解
——研習錢穆論著讀書報告之二/101
序 跋
專題探討、斷代考察與綜合研究
——《婚姻與社會·宋代》引言/113
從婚姻的角度看唐宋變革
——《婚姻與社會·宋代》結語/117
宋代的內朝問題及家天下統治
——《宋代皇親與政治》導言/121
宋代既無內朝又無內亂的關聯和緣由
——《宋代皇親與政治》余論/138
學貴自成體系
——《宋代婚姻家族史論》后記/162
有關宋代政治及文化的點滴管見
——《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前言/165
從選題的大小說起
——《宋代文豪與巴蜀旅游》后記/169
書 評
宋遼金元史研究的新成果
——讀《中國史稿》第五冊/177
《宋代四川經濟述論》評介/180
中國大陸近十年來的宋史研究/183
嘉惠學林 流傳久遠——《全宋文》評介/211
蓄之既久 其發必厚
——讀王曾瑜新著《宋朝階級結構》/218
讀《吳天墀文史存稿》/224
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讀后/230
憶 舊
蒙老叫我讀《文鑒》
——為紀念蒙文通先生110周年誕辰而作/249
風范永存:緬懷鄧廣銘先生/255
令人懷念的“三嚴”史家
——我所認知的鄧廣銘先生/258
特立獨行的思想型史家
——紀念金寶祥師百歲誕辰/262
川內開花川外紅
——緬懷吳天墀先生/271
一位對宋史研究有特殊貢獻的長者
——憶程應镠先生/279
我所知道的“江安黃家三姊妹”/286
無私無畏的益友
——恭賀朱瑞熙教授八十大壽/297
成名于改革元年的學者
——慶賀王曾瑜先生八十大壽/302
置身功利外 心在學問中
——懷念劉浦江教授/306
自 述
研習宋史:我的自主選擇/313
文壇巨匠·駝峰英烈
——我所崇敬的兩位下江人/341
我家與抗日/346
西行萬里到拉薩/350
在政協中領悟政協/356
為人沉穩 待人寬厚
——緬懷李文珊同志/361
后記/365
書中自有問題在/3
史事尤應全面看
——關于當前宋史研究的一點淺見/11
戰時狀態:南宋歷史的大局/20
體系意識:以唐宋變革與南宋認知為例/30
歷史學如何算起來?
——從北宋耕地面積、糧食畝產量等數字說起/36
札 記
錢大昕:大有功于宋史研究的乾嘉巨子/47
關于宋代避諱
——研習錢大昕著作的一個讀書報告/78
宋代“平民社會”論芻議
——研習錢穆論著的一個讀書報告/90
啟迪與不解
——研習錢穆論著讀書報告之二/101
序 跋
專題探討、斷代考察與綜合研究
——《婚姻與社會·宋代》引言/113
從婚姻的角度看唐宋變革
——《婚姻與社會·宋代》結語/117
宋代的內朝問題及家天下統治
——《宋代皇親與政治》導言/121
宋代既無內朝又無內亂的關聯和緣由
——《宋代皇親與政治》余論/138
學貴自成體系
——《宋代婚姻家族史論》后記/162
有關宋代政治及文化的點滴管見
——《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前言/165
從選題的大小說起
——《宋代文豪與巴蜀旅游》后記/169
書 評
宋遼金元史研究的新成果
——讀《中國史稿》第五冊/177
《宋代四川經濟述論》評介/180
中國大陸近十年來的宋史研究/183
嘉惠學林 流傳久遠——《全宋文》評介/211
蓄之既久 其發必厚
——讀王曾瑜新著《宋朝階級結構》/218
讀《吳天墀文史存稿》/224
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讀后/230
憶 舊
蒙老叫我讀《文鑒》
——為紀念蒙文通先生110周年誕辰而作/249
風范永存:緬懷鄧廣銘先生/255
令人懷念的“三嚴”史家
——我所認知的鄧廣銘先生/258
特立獨行的思想型史家
——紀念金寶祥師百歲誕辰/262
川內開花川外紅
——緬懷吳天墀先生/271
一位對宋史研究有特殊貢獻的長者
——憶程應镠先生/279
我所知道的“江安黃家三姊妹”/286
無私無畏的益友
——恭賀朱瑞熙教授八十大壽/297
成名于改革元年的學者
——慶賀王曾瑜先生八十大壽/302
置身功利外 心在學問中
——懷念劉浦江教授/306
自 述
研習宋史:我的自主選擇/313
文壇巨匠·駝峰英烈
——我所崇敬的兩位下江人/341
我家與抗日/346
西行萬里到拉薩/350
在政協中領悟政協/356
為人沉穩 待人寬厚
——緬懷李文珊同志/361
后記/365
展開全部
恍惚齋兩宋史隨筆 作者簡介
張邦煒,1980年到四川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歷任教員、副教授、教授,2008年退休。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四川省政協常委、中國宋史研究會副會長、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兼職研究員、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特聘教授。
書友推薦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