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規劃教材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牟琦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98636
- 條形碼:9787302498636 ; 978-7-302-4986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規劃教材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牟琦 本書特色
全書以培養高級工程應用人才為目標,面向多層次、多學科專業,實用性強、使用面廣,具有以下特點: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以豐富的實例支撐理論教學,并兼顧選材的先進性和教學對象的普適性。 ⑵堅持基本理論適度原則,立足系統、面向應用、力求精煉、重點突出。 ⑶全書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主線,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計算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為課程教學目標。 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包括授課PPT、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實驗大綱、習題及答案、模擬試題及答案,以及教學進度、實驗方案等
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規劃教材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牟琦 內容簡介
本書從工程應用的角度出發,以Intel 8086微處理器為基礎,系統闡述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及接口技術。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微型計算機硬件系統的組成、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總線及接口技術三大部分,全書共分為9章,分別講述計算機系統概述、微型計算機系統基礎、80x86微處理器、尋址方式與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半導體存儲器、輸入/輸出技術和常用接口芯片等內容,并給出了一些典型的實驗。 本書在內容選擇上以微型計算機基礎知識為主,同時注重應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給出了大量的例題、習題和實驗。內容組織和語言表達方面堅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通俗易懂的原則,以適應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讀者學習需要。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本、專科教材使用,也可作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
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規劃教材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牟琦 目錄
第1章計算機系統概述
1.1計算機中的數據表示與編碼
1.1.1數與數制
1.1.2數據格式
1.1.3二進制數的編碼及運算
1.1.4十進制數的編碼及運算
1.1.5ASCII字符代碼
1.2邏輯電路基礎
1.2.1基本邏輯門電路
1.2.2譯碼器
1.2.3觸發器
1.2.4寄存器
1.2.5三態電路
1.3計算機系統概述
1.3.1計算機的分類及發展
1.3.2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1.3.3計算機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1.4例題解析
習題1
第2章微型計算機系統基礎
2.1指令系統
2.1.1程序設計語言
2.1.2處理器體系結構
2.2微型計算機系統結構
2.2.1微處理器與微型計算機
2.2.2微處理器中主要的寄存器
2.2.3微型計算機中的存儲器與地址分配
2.2.4微機系統中采用的先進技術
2.3輸入/輸出系統
2.3.1信息交換方式
2.3.2程序中斷方式
2.4微處理器的發展
2.4.1Intel微處理器
2.4.2其他微處理器
2.5嵌入式系統
2.5.1嵌入式系統的定義和特點
2.5.2嵌入式系統的發展
2.6例題解析
習題2
第3章80x86微處理器
3.1Intel 8086微處理器
3.28086的存儲器組織
3.2.1尋址空間和數據存儲格式
3.2.2存儲器的分段結構和物理地址的形成
3.38086微處理器的內部結構
3.3.18086 CPU的內部結構
3.3.28086 CPU的寄存器結構
3.48086總線的工作周期
3.58086中斷系統
3.5.18086中斷類型
3.5.2中斷向量與中斷向量表
3.5.38086中斷處理過程
3.68086微處理器外部基本引腳與工作模式
3.6.18086系統總線結構
3.6.2兩種模式下公用的引腳信號
3.6.3*小模式
3.6.4*大模式
3.78086微處理器的時序
3.7.1系統的復位與啟動
3.7.2*小模式系統總線周期時序
3.7.3*大模式系統總線周期時序
3.8例題解析
習題3
第4章尋址方式與指令系統
4.1指令系統概述
4.1.1指令的基本概念
4.1.2指令格式
4.1.38086匯編語言格式
4.28086尋址方式
4.2.1數據尋址方式
4.2.2指令尋址方式
4.38086指令系統
4.3.1數據傳送指令
4.3.2算術運算指令
4.3.3邏輯運算指令
4.3.4移位指令
4.3.5串操作指令
4.3.6程序控制指令
4.3.7處理器控制指令
4.4例題解析
習題4
第5章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5.1匯編語言程序基本格式
5.1.1匯編語言源程序和匯編程序
5.1.2匯編語言的特點
5.1.3一般匯編語言程序的結構形式
5.2匯編語言中的數據
5.2.1常量
5.2.2變量
5.2.3標號
5.3運算符與表達式
5.4偽指令
5.5系統功能調用
5.5.1系統功能調用方法
5.5.2BIOS調用
5.5.3DOS系統功能調用
5.6宏指令
5.7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舉例
5.7.1程序基本結構
5.7.2順序結構程序設計
5.7.3分支結構程序設計
5.7.4循環結構程序設計
5.7.5子程序設計
5.7.6實用程序設計舉例
5.8匯編語言程序上機過程
5.9調試程序DEBUG的使用
5.10例題解析
習題5
第6章半導體存儲器
6.1存儲器概述
6.1.1存儲器的分類
6.1.2存儲器的性能指標
6.1.3存儲器的分級結構
6.2隨機讀/寫存儲器
6.2.1靜態MOS存儲器
6.2.2動態MOS存儲器
6.3只讀存儲器
6.3.1掩膜只讀存儲器
6.3.2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6.3.3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6.3.4快擦寫存儲器
6.4虛擬存儲器
6.5Intel 80x86內存管理模式
6.6例題解析
習題6
第7章輸入/輸出技術
7.1輸入/輸出系統概述
7.1.1輸入/輸出接口
7.1.2輸入/輸出的基本方法
7.2程序控制方式
7.2.1無條件傳送方式
7.2.2查詢方式
7.3中斷方式
7.3.1中斷的意義
7.3.2中斷的判優方法
7.3.38259中斷控制器
7.4直接存儲器存取
7.4.1DMA的工作過程
7.4.2DMA控制器8237
7.5例題解析
習題7
第8章常用接口芯片
8.1可編程并行接口8255
8.1.1并行通信的概念
8.1.28255外部引腳及內部結構
8.1.38255的工作方式
8.1.4方式控制字及狀態字
8.1.58255與CPU的連接
8.1.68255應用舉例
8.2可編程定時/計數器8253/8254
8.2.18253的外部引腳及內部結構
8.2.28253的方式控制字和讀/寫操作
8.2.38253的工作方式
8.2.48253的初始化編程及應用
8.2.5可編程定時/計數器8254
8.3可編程串行接口8251
8.3.1串行通信概述
8.3.28251的外部引腳及內部結構
8.3.38251的控制字及其工作方式
8.3.48251串行接口應用舉例
8.4模擬I/O接口
8.4.1DAC及其與CPU的接口
8.4.2ADC及其與CPU的接口
8.5例題解析
習題8
第9章實驗
9.1動態調試程序DEBUG
9.1.1DEBUG的啟動與退出
9.1.2匯編、執行、跟蹤與反匯編
9.1.3顯示、修改內存和寄存器命令
9.1.4磁盤文件操作
9.1.5查找、比較、填充和移動內存命令
9.1.6其他命令
9.2DOS常用命令及8086指令使用
9.2.1實驗目的
9.2.2實驗類型
9.2.3實驗內容及步驟
9.2.4實驗報告
9.3內存操作數及尋址方法
9.3.1實驗目的
9.3.2實驗類型
9.3.3實驗內容及步驟
9.3.4自編程序
9.3.5實驗報告
9.4匯編語言程序上機過程
9.4.1實驗目的
9.4.2實驗類型
9.4.3實驗內容
9.4.4實驗步驟
9.4.5實驗報告
9.5分支程序
9.5.1實驗目的
9.5.2實驗類型
9.5.3實驗內容
9.5.4實驗步驟
9.5.5實驗報告
9.6多重循環程序
9.6.1實驗目的
9.6.2實驗類型
9.6.3實驗內容
9.6.4實驗步驟
9.6.5實驗報告
9.7子程序
9.7.1實驗目的
9.7.2實驗類型
9.7.3實驗內容及步驟
9.7.4實驗報告
9.8存儲器擴展實驗
9.8.1實驗目的
9.8.2實驗類型
9.8.3實驗內容及步驟
9.8.4實驗報告和思考題
9.9中斷特性及8259應用編程實驗
9.9.1實驗目的
9.9.2實驗類型
9.9.3實驗內容及步驟
9.9.4實驗報告和思考題
9.108259級聯實驗
9.10.1實驗目的
9.10.2實驗類型
9.10.3實驗內容及步驟
9.10.4實驗報告和思考題
9.118255并行接口應用實驗
9.11.1實驗目的
9.11.2實驗類型
9.11.3實驗內容及步驟
9.11.4實驗報告和思考題
9.128253定時/計數器應用實驗
9.12.1實驗目的
9.12.2實驗類型
9.12.3實驗內容及步驟
9.12.4實驗報告和思考題
9.138251串行接口應用實驗
9.13.1實驗目的
9.13.2實驗類型
9.13.3實驗內容及步驟
9.13.4實驗報告和思考題
9.14自動計數顯示系統
9.14.1實驗目的
9.14.2實驗類型
9.14.3實驗內容
9.14.4實驗報告
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規劃教材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牟琦 節選
第5章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匯編語言是計算機系統底層機器語言的符號表示形式,它用助記符代替二進制的指令代碼,用標號或符號代表地址、常量或變量,克服了機器語言不容易記憶、不方便使用的缺點。匯編語言能夠利用CPU的指令系統及相應的尋址方式,編寫出占用內存少、運行速度快的程序,還能直接利用計算機硬件提供的寄存器、標志和中斷,對寄存器、內存及I/O端口進行各種操作,是直接操作硬件的、效率*高的語言。 本章介紹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步驟、基本語法、偽指令語句、宏指令、系統功能調用等,并通過程序實例介紹分支、循環、子程序等常用的匯編語言結構,*后介紹匯編語言程序的上機步驟和調試程序DEBUG的使用方法。 5.1匯編語言程序基本格式 5.1.1匯編語言源程序和匯編程序 通過2.1.1節大家知道,用匯編語言編寫的匯編語言源程序,計算機無法直接識別和執行,需要通過匯編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 匯編后形成的目標程序雖然是二進制代碼,但還不能直接上機運行,必須經過連接程序連接,將庫文件或其他目標文件連接到一起形成可執行文件后,才能送入計算機執行。匯編語言程序從建立到匯編、連接形成可執行程序的整個過程如圖5.1所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