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歸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087453
- 條形碼:9787536087453 ; 978-7-5360-8745-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歸宿 本書特色
(1)小說以客家文化為背景,描寫了一段以客家圍龍屋展開的曲折、悲傷的故事。作者為展現宏大的故事架構,在小說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與情節相呼應,并用樸實的敘述打動人心。特別是對主角情感的刻畫,親情、愛情到內心的回歸——對圍龍屋和父母的思念,無論走得多遠,終將落葉歸根,回到自己*初的歸宿。此外痛心的結局具有強烈的情緒感染力。 (2)作者把客家文化,比如客家南遷歷史、客家圍龍屋、客家美食、客家“等郎妹”、客家風情、客家民俗等,沒有生搬硬套,而是自然地融入情節中,讓讀者跟隨主角由奮斗到尋根的人生歷程,感受客家文化豐富的內涵。其中,對歷經歲月滄桑的客家圍凝聚了客家人落葉歸根和魂牽夢繞的游子內心這一點,有著深刻的情感刻畫。
歸宿 內容簡介
家圍是典型的客家圍,客家圍是客家人的精神圖騰。除夕之夜,離家二十多年、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溫尚文夢見了祖屋溫家圍和病逝多年的母親,以及在新婚第二天便“過番”、一去不歸的父親。年初五,在外人看來妻賢子孝、兒孫繞膝的他,獨自一人踏上回鄉之路。偌大的溫家圍已空無一人,破敗荒蕪。為給父親留下歸家的路,年近花甲的溫尚文決定盡余生之力保護溫家圍,卻遭到家人的反對。在古民居雜志編輯嚴梅紅等人的幫助下,溫家圍申報重量古村落成功。與此同時,溫尚文和妻子徐冬娘漸行漸遠,直至妻子病入膏肓,臨終前將阻止其回溫家圍的真正原因告知,令溫尚文對妻子愧疚不已。隨后,溫尚文放下心中郁結,為完成母親和妻子的心愿,決定赴海外尋父,一段陳年往事逐漸打開……
歸宿 目錄
歸宿 節選
**章 溫尚文望著緊閉的大門,冰冷的鐵鎖,愣在那里,像被迎面潑了盆冷水。他木木地拍了拍滿是滄桑的門板,厚實的門板嘭嘭嘭地回應他三聲,又復歸闃靜。腦袋像突然缺氧似的,他整個人跌坐在門檻上,背靠著門框,油麻石的門檻、門框在冷冬里給他無情的冷硬。他本能地摸摸衣袋,袋子里沒有大門的鑰匙。怎么會呢?以前老圍熱鬧時,大門幾乎是不鎖的。即便晚上也不鎖,除了發現圍屋進小偷了才上鎖。過段時間如果風平浪靜,又不鎖了。大門的大鎖,更多的作用只是象征意義,圍內的家家戶戶雖然配了鑰匙。 他早已把鑰匙給忘了,不知放在哪里,或者弄丟了。再說,眼前這把鎖也早已不是當年那把鎖,中間不知換了多少把。誰會想到給他新配一把鑰匙呢。他很久沒有回老圍了。 他失魂落魄地呆坐著,心底泛起傷感和凄涼:五十多歲了,竟然像被拋棄的懵懂小孩,有家進不了門。一大早獨自開車,從省城回來,緊趕慢趕跑了五個多小時的路程,連中途都顧不上休息,等著自己的竟是這種情景…… 眼前緊閉的老圍,是他曾經生活了三十年,已有二十多年沒有回來的鄉下老家溫家圍。 建于明朝的溫家圍有八橫四圍,四百多間房屋,人氣*旺時住了兩千多人,但如今徹底空了。溫尚文心有不甘,慢慢地站起來,步履沉重地沿著弧形的照墻(圍墻)外的那條路,走到另一扇大門。溫家圍有兩扇大門。然而情形依然一樣,大門緊閉著。他撫門長嘆,眼淚涌了上來:怪自己,都怪自己,能怪誰啊!太久沒有回家了。 村里沒有誰知道他回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他要回來,離開那么久了,告訴誰呢。再說也沒必要搞得那么像回事,把自己弄得像個大人物似的。溫尚文雖然是位大老板,但他沒有土豪的俗氣,像他的名一樣,溫文爾雅。 已是午后,這時候的溫家圍村的白天*冷清。溫家圍村是因溫家圍這座地標性建筑而得名。圍內的人家都搬遷了,而且都遷移得有些遠。幾年前,新開了一條縣道,穿過村子。村里人像群餓壞的魚,突然發現有人撒下美食似的,蜂擁而上,一戶一戶地紛紛沿著縣道兩旁建新房。溫家圍里的人家更是爭相建新房。村子里的那段縣道,順著道路兩邊就這么建了一棟棟水泥澆筑的樓房。占不了緊挨路邊的,也不甘心,退而求其次,在樓房后面建了條街路,再建樓房。遠遠望去,像圩市。而溫家圍則落寞、衰敗在那里,像老態龍鐘的老人。圩市熱鬧、嶄新在這里,像生機勃勃的小孩。溫家圍數百年的歷史好像終結了。 已至隆冬,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這是一年中*冷的日子,寒風冷冽中,溫尚文徘徊在照墻外的那條路上。午后的陽光雖然有些暖意,但在陣陣冷風中微乎其微,他走了幾個來回,心里滿是難以言說的復雜感情。其實,他應該是有預感的。大約在一個星期前,溫順生打電話告訴他:老圍里的春嬸前幾天“過老”(逝世)了,老圍這下就徹底沒有人住了。溫家圍人習慣把圍屋叫作老圍。因為確實老。據說不只是在全村,還是臘梅鎮*古老的圍龍屋。臘梅鎮有十條村,幾乎村村有圍龍屋。他聽后,當即就愕了,忘了講電話。溫順生以為手機信號有問題,問,喂,喂,聽到了嗎?溫尚文剛從電梯出來,正要掏鑰匙開門進家里。在聽,在聽,生哥你不是說老圍徹底沒人住了嗎?溫尚文有氣沒力地回應。溫順生這個電話,讓他午飯沒了胃口,午休也沒有睡好;端起一碗湯想喝,湯里全是老圍的影子;躺在床上,腦子里盡是老圍的影子。 溫尚文叫溫順生不叫村主任而叫生哥,是因為溫順生比他大兩歲。溫順生是他離開溫家圍后當村主任的,他叫習慣了溫順生為生哥。溫順生不是經常打電話給他。有事要辦了,有話要說了,才給他打電話。溫順生也許覺得,他在省城辦私立學校不容易。溫順生是他小時候的玩伴,一塊在老圍長大、成家。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溫順生比他晚五年搬離老圍。他是一九九○年搬到縣城的。溫順生把新家安在村里那段熱鬧的縣道邊。溫尚文在縣城住了十年后又舉家遷到了省城。自從搬遷到縣城后,他就再也沒有回過老圍了。
歸宿 作者簡介
翰儒(本名彭漢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68年9月出生于廣東省豐順縣黃金鎮。已在《中國作家》《花城》《青年文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中、短篇小說和散文近兩百篇。出版中篇小說集《家園》和散文集《遠去的風景》《歲月有情》等6部作品集。散文《鄉村美的人》入選2013年《人民日報》散文精選集。被聘為中國客家文學副院長。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