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mào)易戰(zhàn)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yè)與企業(yè)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科技重塑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191311
- 條形碼:9787313191311 ; 978-7-313-1913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技重塑中國 本書特色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科技的跨越式發(fā)展推動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 中國科技何以在短短幾十年間迅速崛起?崛起的中國科技是如何重塑中國的? 本書作者從當今熱點切入,帶領讀者一起觀察、思考為什么短短幾十年中國科技能取得如此巨大的進步和成就。作者以多年的研究積累為基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點帶面,講述中國科技如何從追趕者,變成某些領域的領跑者,分析我們能否在更多領域成為領跑者。 本書作者黃慶橋既是研究科技史方面的專家,又是撰寫通俗理論文章的高手,所撰寫的文章曾和*、孟建柱等國家領導人的文章一起刊登于2014年第3期的《新華文摘》,參與撰寫的《平易近人——*的語言力量》非常受普通讀者歡迎,銷量達幾十萬冊。 本書將歷史與現(xiàn)實結合,將學術性、思想性與可讀性融為一體,閱讀本書,恰似走在歷史的長廊里,跟隨作者一起抽絲剝繭,尋找真相。是一本人人讀得懂的優(yōu)秀科普圖書。 誠然,我們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回望幾十年前一窮二白的中國,旁觀其他國家的發(fā)展速度,不得不說,中國科技確確實實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后,我想引用作者在自序里的一段作為結語,“我們要做中國科技發(fā)展的積極促進派、參與者,而不是反對派、旁觀者。”
科技重塑中國 內(nèi)容簡介
本書聚焦中國十大重大科技工程,如北斗導航系統(tǒng)、高鐵、芯片、人工智能等,梳理這些領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和成就,多維度分析其背后的重要原因;聚焦科技評價體系發(fā)展中的大事件,揭開其背后的故事,凸顯評價體系在科技發(fā)展和科技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推動作用;聚焦科技領軍人物,如錢學森、李政道、楊振寧、錢三強等,呈現(xiàn)他們?yōu)橹袊萍歼M步的巨大貢獻,他們無私奉獻,成為后來者的楷模。全書分為科技工程、科學評價和科學巨匠三個篇章,每個篇章包括6-10篇文章,每篇文章5000字左右。本書為通俗易懂的科普讀物,具有可讀性和思想性。
科技重塑中國 目錄
科技工程
中國為什么沒有造航天飛機?
中國“北斗”經(jīng)略的歷史與未來
核武器時代,為什么還要搞航母?
核潛艇:水下“護國之盾”
科學理性認識“內(nèi)陸核電”
中國大飛機的翱翔之路
中國高鐵的“逆襲”之路
斯諾登事件啟示錄:中國要強“芯”
迎接機器人時代的到來
無人機之戰(zhàn),中國怎么打?
科學評價
正確評價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的五大價值
理性看待“863”、“973”淡出歷史舞臺
為什么要花大力氣搞“無用”的基礎科學
“兩彈一星”元勛遴選過程的啟示
誰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中國科學家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之真相
科學精英
“哥德巴赫猜想”與“科學的春天”
眾帥之帥:錢學森與“兩彈一星”
錢學森的科學大師之路
至少14次會見,鄧小平為何如此看重李政道?
李政道倡導的CUSPEA對中國大學物理教育的影響
楊振寧肯定中國教育成績就是“歌功頌德”嗎?
楊振寧率先回到中國的歷史與現(xiàn)實
錢三強是怎樣向黨中央建言獻策的?
科技重塑中國 作者簡介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科技的跨越式發(fā)展推動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 中國科技何以在短短幾十年間迅速崛起?崛起的中國科技是如何重塑中國的? 本書作者從當今熱點切入,帶領讀者一起觀察、思考為什么短短幾十年中國科技能取得如此巨大的進步和成就。作者以多年的研究積累為基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點帶面,講述中國科技如何從追趕者,變成某些領域的佼佼者,分析我們能否在更多領域成為佼佼者。 本書作者黃慶橋既是研究科技史方面的專家,又是撰寫通俗理論文章的高手,所撰寫的文章曾和溫家寶、孟建柱等國家領導人的文章一起刊登于2014年第3期的《新華文摘》,參與撰寫的《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非常受普通讀者歡迎,銷量達幾十萬冊。 本書將歷史與現(xiàn)實結合,將學術性、思想性與可讀性融為一體,閱讀本書,恰似走在歷史的長廊里,跟隨作者一起抽絲剝繭,尋找真相。是一本人人讀得懂的優(yōu)秀科普圖書。 誠然,我們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回望幾十年前一窮二白的中國,旁觀其他國家的發(fā)展速度,不得不說,中國科技確確實實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最后,我想引用作者在自序里的一段作為結語,“我們要做中國科技發(fā)展的積極促進派、參與者,而不是反對派、旁觀者。”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