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太陽正在升起-(全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01574
- 條形碼:9787521201574 ; 978-7-5212-015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太陽正在升起-(全三冊) 本書特色
“復調書寫”的創作手法,14位當事人“口述歷史”。 一部寓民間哲理以日常、斥世弊流俗于具象,全景式抒寫當代中國農民掌握自己命運、深度剖析世情民心的長篇巨作。
太陽正在升起-(全三冊) 內容簡介
《太陽正在升起》:太陽初升時,天空往往伴有霧靄;隨著太陽越升越高,霧靄也就漸漸地散盡了。這時,陽光普照大地,灑遍了每個角落……每當一次重大的社會變革來臨時,各階層面臨著“重新洗牌”,他們中“精英分子”的地位,不是上升,就是沉淪,都在做孤注一擲的掙扎……“牛耕千塊田,哪塊屬于它?”本書闡述了社會基層的“農民夢想”。 《太陽正在升起》鑄塑了城鄉各階層人物形象,把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糾結與歡樂,以及時下社會中的人性與奴性、人情與流俗、美麗與邪惡……犬牙交錯、紛繁有序地組合交織在一起,通過一個綽號憨佬的農民帶領村民辦廠致富的故事而真實可信地反映出來。 一幕幕悲喜交集、激動人心的生活、愛情篇章,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令人讀后回腸蕩氣,掩卷長思……
太陽正在升起-(全三冊) 目錄
目?錄
吼山記
**拍 那是我們回不去的故鄉
背景:鳥兒為什么折斷了翅膀? / 1
單思明(一):名不見經傳的山村 / 7
單思明(二):因為牛,這村子始有動靜…… / 27
單思明(三):被稱之為牛的人們 / 48
第二拍 憨佬也想看風景
戚常鎖:牛要與人爭草場? / 65
單思明(四):還魂草 / 86
單思明(五):草鞋與皮鞋 / 103
戚長庚:我就為了“討替代” / 123
單思明(六):配給化肥事件 / 145
單思明(七):一錘定音 / 165
第三拍 給點陽光就燦爛
黃鴻年:村里真要辦廠了 / 187
單思明(八):憨佬進城顯擺來了 / 207
陳國梁:阿娘的大腳,歸順“天朝” / 230
單思明(九):馬山之納賢 / 252
單思明(十):自古英雄氣短 / 275
釆訪補述:強者其實都陽痿 / 297
出山記
第四拍?不屈的星星草
背景:沉重翅膀下的血色浪漫 / 1
戚志潮(一):又去馬山…… / 15
戚志潮(二):油嘴佬的奮斗史 / 38
戚志潮(三):誰都不是省油的燈 / 60
戚志潮(四):風云突變 / 83
戚志潮(五):不靠別人恩賜活著 / 104
第五拍?貧不失志
菲菲日記(一):馮老先生進山 / 129
戚志潮(六):甩破砂鍋縫到底 / 151
菲菲日記(二):艱難的抉擇 / 173
戚志潮(七):鐵壁合圍之掙扎 / 194
戚志潮(八):格桑花兒開 / 216
單思明(十一):餓死也不遷祖墳 / 237
第六拍?別以為娘家沒人
戚大猛:眾人拾柴火焰高 / 259
戚志潮(九):窮寇莫追 / 279
采訪補述:成人的游戲里沒有愛情 / 301
歸山記
第七拍?你連驕傲都不敢,談何作為?
背景:未曾忘卻的詩與遠方 / 1
戚長庚(一):瑪麗要嫁人了 / 10
戚長庚(二):危險的游戲 / 32
瑪麗舊日記:塵封的記憶 / 53
戚長庚(三):這兒的黎明靜悄悄 / 72
戚長庚(四):怪鳥之滄海一笑 / 93
于燕:老爹是他心中的神 / 115
第八拍?亂石躥筍,熬過*初三厘米
戚長庚(五):老爹知上善若水 / 134
黃志明:憨叔砍下三板斧 / 155
戚長庚(六):樹大分杈,熬過老爹 / 176
挪亞方舟——瑪麗之殤 / 200
戚長庚(七):男兒膝下有黃金 / 222
高曉敏:瘋了,沒有明天的賭博 / 243
第九拍?善良是為后人留下的路標
戚長庚(八):赭紅色的凝重土地(上) / 260
戚長庚(九):赭紅色的凝重土地(下) / 275
洪長生:“狼來了”的困惑(上) / 301
洪長生:“狼來了”的困惑(下) / 319
采訪補述:每一個卑微的靈魂都有不屈的呻吟 / 337
后記?河流為何總是彎曲著前行? / 352
太陽正在升起-(全三冊) 節選
**拍 那是我們回不去的故鄉 背景:鳥兒為什么折斷了翅膀? 在一切行將過去,太陽重新升起時我們就會發現:天空是多么美好啊!雖然這種美好常常伴有霧霾,有我們不可理解的世紀陣風的悸動和俗世浮云的困擾;然而太陽繼續升起,明晃晃的陽光普照世界每個角落。許多看似強盛實質腐朽的東西,都在陽光越來越熾烈的照耀下,原形畢露,盡顯本質。 也許你飽經風霜,已經習慣世弊流俗的存在。如果你與我有過同樣的經歷就會見多不怪,覺得人生原本就該如此。還記得我們這些老三屆們,當年是何等狂熱地追求真理與主義,致使在改變落后面貌狂飆突進的同時,遺落下許多值得后人深思的東西。我們這代人在世俗的眼光里,顯然是與前人有別創造力極其頑強的群體,其實卻是先天腦殘內心荒蕪殘缺的人。我們雖然肢體健全靈活經得住各種敲打,但智商情商皆缺乏,在俗世滄海游過種種不幸,仍在頑強地展示自身的愚笨。眼下流行的心靈雞湯,與在街市中播放的《小蘋果》舞曲,足夠證明這一代人生命的活力。 然而,我們是有原罪的。現實世界中出現的林林總總、披著時尚外衣的世弊流俗,難道不是由靈魂卑微的我們一手造成的嗎? 這年頭人們辦不成事兒,通常只會埋怨自己愚笨或環境局促,天不助人。其實錯了,你辦不成事兒恰恰因為你太聰明。是呀,你太聰明了;由于聰明失去你想要的一切! 就成功概率來說,這年頭聰明人辦成的事兒,不及愚笨者一半,甚至連一半都不到。道理很簡單,因為這年頭每個人都充滿著非理性的欲望,聰明人實在太多太多,人們都相互提防算計著……你想哪,如果你渴望著成功,希望對手聰明還是愚笨?如果人人都想滿足自己的欲望去主宰別人,那么世界就會顛倒過來,聰明人受愚笨者的支配。不要以為你的對手比你聰明,其實正因為他的愚笨,才在*后贏定了你…… 公元2012年夏,我意識到前半輩子因聰明產生諸多失誤,辦理退休手續辭掉手頭正忙著的活兒,在老家白鶴橋村買下一畝地蓋了座院子,內置小小的菜園子,取名愚自園,準備把余下的時間交給自己。隨他建高樓,隨他裁花衣,隨他唱小曲,隨他入夢鄉?是該安靜下來了……難道我們這代人,在庸常已久的現實里折騰得還不夠嗎?人們總在世弊流俗中自作聰明地愚人愚己,奔忙在損人又損己的事上,取悅沉湎于物欲中的肉體,而忘記尚在天空自由飛翔的小鳥…… 在那段時日里,我聽到了那小鳥的歌唱。其實也不是啥小鳥,分明是一只禿毛快嘴烏鴉,在太陽初升晨霧氤氳時,在村口僅存的那棵盤根錯節老槐樹上悲聲啼唱著。很少有人聽懂它在唱些什么,但我還是聽懂了。它這樣吟唱道: 所有的時尚都出于城市, 所有的傳統都出于鄉村, 所有的奇跡都出于無知, 所有的不幸都出于聰明, 你不幸嗎?先生或者夫人, 你太聰明、太聰明了…… 如果你還沒有聽懂,對不起,它就唱著跳著飛走了。可是它飛不了多遠,因為它已經折斷了翅膀…… 這般類似電視鏡頭的畫面,當然是我信口開河的虛擬;它應是在夢中出現的意境,并不是在現實中采集所得…… 可憐的現代人啊,這世界上已沒有我們兒時那些坐落在“水盡頭,云過處;白墻襯褐云,瓦上生雨煙”的江南民居?那時候啊,開窗即見蔚藍的天空和蔥綠的群山;眼前或街市喧鬧,商賈踵至,或農夫晨起,牽牛荷鋤。屋子臨河(或池)而建,一字兒排開,開后門可至青石層疊的河埠頭。那繞屋而過的一泓清水,魚翔淺底,三兩可數;一聲木門吱呀,鄰家少婦婀娜出屋,揮舞棒槌洗滌衣衫,碧波蕩漾間,水圈頓如墨荷綻開。朗朗乾坤,小橋流水;春望燕子呢喃,夏纏菖蒲掩窗,秋聽寒雨凄切,冬見蠟梅綻庭;*憶金秋季節,夜聞輕風細語淫雨蜷綿,間或一兩槳聲劃開圈圈漣漪,和著楊柳岸曉風殘月下的滿塘遲荷,蛙聲連片鯉魚躍波。那種靜謐而富有野趣的美,就活脫脫地演化成一幅江南之水墨畫;儼然有貧窮卻快樂著的一種文化范兒…… 如今我那可愛可憐的故鄉,那楊柳岸下淙淙溪澗流過的美麗村莊,早已變得鬧猛非凡面目全非舊景難尋,連一棵十幾年的楊柳樹都找不見了,又何來我童年記憶中存活百年、盤根錯節的老槐樹呢?禿毛快嘴烏鴉的歌唱只是我的幻覺。如果你徜徉在寬敞的水泥路面上,觸目皆是一排排被玻璃鋼屋面覆蓋的廠房,與制造劣質不銹鋼時蘸水而污染魚蝦翻白水面的溪流,很少再見有鳥兒棲息林間,烏鴉嘛,也壓根兒找不見了…… 然而我還是聽到了這歌聲。這是一份存儲在記憶里的頑跡,一份童真的追思;只不過歌詞內容隨著我逝去的歲月而被改動了。它是彌足珍貴的一份人生履歷,隱藏在故鄉那座山那條溪和同齡人皺紋密布的褶縫里,像一只只螞蟻似的不時從心頭爬上來,撩動我的思緒噬咬著我的靈魂…… 時刻躁動的時尚流俗,不會允許人們保持內心那份憩靜沉湎于過去,它時不時地跳著鬧著把你拉回眼前。這城市在這一年夏秋之交,發生了一場代號“菲特”的臺風釀成的特大洪災,即刻之間就沖垮了我苦心經營的菜園子;隨即又有兩位民營企業家之殤,使我的心又蠢蠢欲動,產生動筆的沖動回至現實中。 河面又漲高了,人們在緊急地疏離…… 這是臺風襲擊時,出現在我居住城市媒體上頻傳的一句話。這話背后是城市的幾萬輛轎車變成登陸艇,無數村莊被淹,盤根錯節的高速公路與國道線上,擠滿了攜老扶幼的人們。我的菜園子被沖垮了,別人的菜園子也被沖垮了,屋里的水漲到人胸口,有些地方淹沒頭頂;那些可憐的青瓜、茄子與番茄在洪水中哭泣,桌椅板凳床與洗衣機冰箱電視機在水中漂浮…… 洪災很快就過去,政府下撥幾十億元改造抗洪設施。此英明決策深受市民擁護,在水利干部與群眾發揚當代愚公與智叟相結合精神,團結一心加班加點努力下,僅短短十個月(汛期前),各項指標均達國際先進水平的五大應急排澇泵站,奇跡般地屹立在高樓鱗次櫛比車水馬龍的錦簇喧鬧之中了;與此同時,此市三江六塘河疏浚工程,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整治。 幾百億元損失幾十億元彌補;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城市很快恢復了往昔的繁華,人們臉上仍浮現出燦爛的笑容,興奮地談論物價與反腐,匆匆地上班匆匆地掙錢,籌劃著買房炒股生二胎和與之相關的教育改革。一切很自然地發生,又都很自然地結束,沒留下任何災難的痕跡。但人們就是沒有想一想,為何在物質匱乏清貧,沒能達至國際水平的昨天,洪災卻沒有眼下這般頻繁與猖獗?難道真如有人在網上的那聲沉重嘆息:我們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僅隔著一條久治難愈的城市下水道嗎? 現在這城市正大搞五水共治與治水強基,并申報建設具有國際級標準的海綿城市,使城市像海綿一般吸收與貯存雨水。自然又是大手筆,港口碼頭地鐵高鐵跨海大橋……諸多的世界**,難道解決不了城市的防洪排澇嗎?為此各行各業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雖然不像我們當年那般拿著洋鎬挑著畚箕,用草包沙石筑壩開掘河道整治山塘,乃至圍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積(冬季全民興修水利)那般搞人海戰術,但也差不了多少。全城動員血脈僨張,把城市由于奢華而失去的三江六塘河湖泊重新恢復(付出破壞前幾倍幾十倍的代價),制造巨型人工蓄水池……與當年不同的是,我們當年憑的是艱苦樸素原始蠻力,現代人卻坐在寬敞的辦公室里,運用科學智慧在專家反復論證基礎上實施…… 世界日新月異地發生著變化,使我們把以前許多憧憬轉化為現實,又使我們在世俗的現實中,逐漸失去個體抗爭的能力。人們已經淡忘了董存瑞、邱少云與雷鋒,卻念念不忘十年前跳樓的明星。新新時代中機器人與人類殘酷地博弈又相互依存,侵蝕著我們這個民族日益衰竭的生存智慧,使我們每天快樂地沉淪卻無法憂傷。我們總是自以為是自作聰明,步履匆匆不遺余力地向著奢華行進,總是走得太急太快而無法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究竟來自何處去向何方?其實這個民族并不缺乏智慧,只是習慣比肩奢華,缺乏華佗已逝而沒有挖肉療瘡的決心。我經營的菜園子被洪水沖垮了可以重建,但是人類的某種精神或能力的缺失,可就是萬劫不復再難新生…… 除洪災外,這座日新月異之城發生的另一樁大事,就是省內外聞名遐邇規模超大的兩位民營企業家之殤。
太陽正在升起-(全三冊) 作者簡介
車弓,本名張堅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寧波市文聯簽約作家。1991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與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合辦的文藝學·文學創作研究生班。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紅襟鳥》《名利圈》《大商無界》《宋妃魂》等,中短篇小說集《海地》,以及長篇報告文學、影視作品、散文集二十部。七次獲省級以上優秀作品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