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城市綜合體的協同效應研究:理論.案例.策略.趨勢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22049
- 條形碼:9787112222049 ; 978-7-112-2220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綜合體的協同效應研究:理論.案例.策略.趨勢 內容簡介
城市中的建筑,建筑中的城市; 城市綜合體的概念溯源及辨析; 城市綜合體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 城市綜合體協同效應價值剖析 ;滬港兩地城市綜合體比較研究 ; 城市綜合體空間結構體系研究 ; 城市綜合體非盈利性功能研究 ; 城市綜合體公共空間增效策略 ;我國城市綜合體發展趨勢芻議
城市綜合體的協同效應研究:理論.案例.策略.趨勢 目錄
序
前言
緒論:城市中的建筑.建筑中的城市
0.1 城市改變人類生活
0.2 城市正在如何改變
0.3 建筑推動城市發展
0.4 建筑改善城市生活
**部分:理論研究
**章 城市綜合體的溯源及概念辨析
1.1 烏托邦視野下的巨構建筑
1.2 上海小陸家嘴與垂直城市
1.3 從復合體建筑到混合使用
1.4 商業地產開發與豪布斯卡
1.5 城市綜合體相關概念辨析
第二章 城市綜合體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2.1 偉大財富:洛克菲勒中心
2.1.1 實現過程:集體商議決策
2.1.2 主要貢獻:生活模式創造
2.1.3 改造重生:著眼長效回報
2.1.4 歷史典范:融入城市血脈
2.2 結合交通:鼓勵綠色出行
2.2.1 流線梳理:創造步行捷徑
2.2.2 區域整合:組織城市空間
2.2.3 交通換乘:構建站城一體
2.3 適宜居。禾峁┥畋憷
2.3.1 服務內部:滿足多元需求
2.3.2 服務周邊:支撐社區活動
2.3.3 服務城市:打造城中之城
2.4 促進工作:增進資源共享
2.4.1 共享空間:開發存量土地
2.4.2 共享設施:驅動協同創新
2.4.3 共享服務:融合辦公商業
2.5 豐富游憩:營造場所氛圍
2.5.1 購物體驗:黏合城市空間
2.5.2 娛樂體驗:催化城市活動
2.5.3 文化體驗:塑造城市精神
第三章 城市綜合體協同效應價值剖析
3.1 經濟維度:激發經濟增長
3.1.1 直接支持:帶來穩定客源
3.1.2 間接支持:提供設施服務
3.1.3 潛在矛盾:規避互相干擾
3.1.4 功能配比:應對供需要求
3.2 環境維度:促進環境保護
3.2.1 能效整合:合理利用能源
3.2.2 生態改善:形成微型氣候
3.2.3 整體效率:融入城市環境
3.3 社會維度:推動社會進步
3.3.1 輻射作用:改變社會結構
3.3.2 文脈延續:促進社會活動
3.3.3 市場協作:豐富社會體驗
3.4 治理維度:持續運營管理
3.4.1 復合使用:公共商業共享
3.4.2 服務供給:政府企業共建
3.4.3 場所營造:自然社會共贏
3.5 城市綜合體協同效應理論框架
第二部分:案例研究
第四章 滬港兩地城市綜合體比較研究
4.1 滬港兩地城市綜合體歷史發展概述
4.1.1 經濟價值:收益存在差距
4.1.2 環境價值:貢獻無法匹配
4.1.3 社會價值:地位大相徑庭
4.2 滬港兩地國金中心的經濟價值比較
4.3 滬港兩地國金中心的環境價值比較
4.3.1 城市步行系統聯系
4.3.2 城市公共交通聯系
4.3.3 建筑內部空間結構
4.4 滬港兩地國金中心的社會價值比較
4.4.1 城市整體背景情況
4.4.2 內部商業面向人群
4.4.3 輻射周邊實現程度
4.5 滬港兩地城市綜合體比較研究總結
第五章 城市綜合體空間結構體系研究
5.1 城市綜合體城市組合空間概念分類
5.1.1 城市組合空間的定義
5.1.2 城市組合空間的類型
5.1.3 城市組合空間的價值
5.2 城市綜合體城市組合空間案例研究
5.2.1 城市組合空間對內部活力的影響
5.2.2 城市組合空間對出行方式的影響
5.2.3 城市組合空間對外部出行的影響
5.3 城市綜合體垂直空間結構概念分類
5.3.1 垂直空間結構的理論背景和分類
5.3.2 垂直空間結構研究案例情況介紹
5.4 城市綜合體垂直空間結構案例研究
5.4.1 垂直空間結構可達性比較研究
5.4.2 垂直空間結構吸引力比較研究
5.5 城市綜合體空間結構體系研究總結
5.5.1 城市綜合體城市組合空間的發展趨勢
5.5.2 城市綜合體垂直空間結構的設計要點
第六章 城市綜合體非盈利性功能研究
6.1 城市綜合體的功能分類及組合概述
6.1.1 城市綜合體的功能分類
6.1.2 城市綜合體的功能組合
6.2 城市綜合體非盈利性功能組合模式
6.2.1 并置型
6.2.2 聯系型
6.2.3 整合型
6.3 城市綜合體非盈利性功能價值創造
6.3.1 經濟價值
6.3.2 環境價值
6.3.3 社會價值
6.4 城市綜合體非盈利性功能比較研究
6.4.1 案例選擇
6.4.2 研究方法
6.4.3 研究過程
6.4.4 研究小結
6.5 城市綜合體非盈利性功能工程應用
6.5.1 項目背景
6.5.2 研究內容
6.5.3 設計建議
6.6 城市綜合體非盈利性功能研究總結
第三部分:策略研究
第七章 城市綜合體公共空間增效策略
7.1 城市綜合體與城市公共生活
7.2 城市綜合體的城市屬-陛分析
7.3 城市綜合體公共空間增效策略歸納
7.4 城市綜合體公共空間增效策略研究
7.4.1 作為城市立體節點
7.4.2 采用開放網絡結構
7.4.3 容納城市公共活動
7.4.4 城市綜合體公共空間增效策略體系
7.5 面向公交導向開發的城市綜合體
第四部分:趨勢研究
第八章 我國城市綜合體發展趨勢芻議
8.1 我國當前城市綜合體發展情況概述
8.2 環境維度:城市空間結構整合的重要途徑
8.2.1 機遇:城市空間發展模式轉型的新挑戰
8.2.2 挑戰:城市綜合體與城市空間結合松散
8.2.3 應對:城市綜合體公共空間的增效策略
8.3 社會維度:城市公共服務供給的有效補充
8.3.1 機遇: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拓展
8.3.2 挑戰:城市綜合體過于強調商業化功能
8.3.3 應對:城市綜合體文化藝術功能的價值
8.4 治理維度: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模式
8.4.1 機遇:城市營建公私合作模式有待推廣
8.4.2 挑戰:城市綜合體與日常生活結合不足
8.4.3 應對:從私有開發邁向合作開發和治理
8.5 持續開發:邁向可持續的綜合密集型城市
附錄A 本書收錄的城市綜合體案例
附錄B 作者主持及參與和本書研究內容相關的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情況
附錄C 作者作為導師或副導師培養與本書研究內容相關的研究生情況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城市綜合體的協同效應研究:理論.案例.策略.趨勢 作者簡介
王楨棟,博士,同濟大學副教授,博導,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上海市浦江人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訪問學者,并擔任世界高層建筑與都市人居學會(CTBUH)亞洲總部辦公室副主任,及世界高層建筑學報(IJHRB)的聯合主編職務。 1997年進入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系,2008年獲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至今。長期專注以城市綜合體為代表的大型公共建筑及高密度人居環境領域研究,主持國家級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1項,參與國家級課題3項,并在《建筑學報》《時代建筑》《建筑師》《新建筑》《城市建筑》《SPACE》等中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2010年出版了《當代城市建筑綜合體研究》一書,該書已成為國內相關領域的代表性學術專著。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