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中國碳市場發展報告:從試點走向全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5988
- 條形碼:9787010195988 ; 978-7-01-01959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碳市場發展報告:從試點走向全國 本書特色
《中國碳市場發展報告:從試點走向全國》匯集了國內低碳領域專家的研究成果,通過總結提煉國內部分省市碳交易試點制度設計與市場運行特征,以獲取對全國碳市場建設的啟示,在分析全國碳市場建設規劃的推進現狀的基礎上,研究未來全國碳市場發展方向,以推動區域性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向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順利過渡。
具體而言,本研究報告系統梳理和總結了近期中國碳排放總量控制與交易機制的發展動態;全面比較了國內各試點市場在總量設定、部門覆蓋、配額分配、交易規則、履約機制等方面的共性和特性;深入解讀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思路、路徑和主要措施。
本研究報告嘗試厘清中國碳市場制度設計的決定性因素,為全國碳市場建設的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同時也為各省市參與全國碳市場提供相關的技術參考和必要引導。
中國碳市場發展報告:從試點走向全國 內容簡介
本研究報告匯集了靠前低碳領域很好不錯專家的研究成果,通過總結提煉靠前部分省市碳交易試點制度設計與市場運行特征,以獲取對全國碳市場建設的啟示,在分析全國碳市場建設規劃的推進現狀的基礎上,研究未來全國碳市場發展方向,以推動區域性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向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順利過渡。 具體而言,本研究報告系統梳理和總結了近期中國碳排放總量控制與交易機制的發展動態;全面比較了靠前各試點市場在總量設定、部門覆蓋、配額分配、交易規則、履約機制等方面的共性和特性;深入解讀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思路、路徑和主要措施。 本研究報告嘗試厘清中國碳市場制度設計的決定性因素,為全國碳市場建設的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同時也為各省市參與全國碳市場提供相關的技術參考和必要引導。
中國碳市場發展報告:從試點走向全國 目錄
**章 北京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節 北京碳交易試點概況
第二節 北京碳市場制度設計
第三節 北京碳市場試點特征
第四節 案例分析:北京碳價穩定機制
第五節 主要成效、挑戰及其對全國碳市場建立的借鑒
第二章 上海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節 上海碳交易試點概況
第二節 上海碳交易市場制度介紹
第三節 市場交易與價格水平
第四節 上海碳排放交易試點特征
第五節 案例分析:上海關于碳金融的探索與發展經驗
第六節 上海碳交易試點對全國碳市場建設的啟示
第三章 湖北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節 湖北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概況
第二節 湖北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制度設計的特點
第三節 案例分析:重要市場力量對體系設計的影響
第四節 主要政策啟示
第四章 深圳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節 深圳碳交易試點概況
第二節 深圳碳交易試點制度介紹
第三節 深圳碳市場制度設計的特點
第四節 市場運行情況
第五節 深圳碳市場運行的主要經驗
第六節 深圳碳交易試點對全國碳市場建設的啟示
第五章 廣東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節 廣東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概況
第二節 廣東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制度介紹
第三節 廣東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制度設計特點
第四節 案例分析
第五節 廣東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運行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及應對
第六節 廣東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的
啟示
第六章 各地試點對全國碳市場建設的啟示
**節 法律保障
第二節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關鍵制度要素
第三節 價格機制與流動性
第四節 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
……
第七章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總體框架設計
第八章 全國碳市場建設規劃與推進現狀
第九章 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體系建設
第十章 覆蓋范圍、配額分配與總量設定
圖索引
表索引
中國碳市場發展報告:從試點走向全國 作者簡介
段茂盛,1973年出生,管理學博士,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中國碳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從2001年開始,一直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從2010年起擔任《京都議定書》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委員,201 2年擔任該理事會主席。中國政府在國內碳市場建設和運行方面的主要支持專家之一。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的主要作者,973項目“碳關稅、碳市場相關研究”首席科學家,作為項目或課題負責人承擔了國家科技部“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下項目或課題,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多項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在Climate Polic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nergy Research&Social Science等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出版了多本碳市場方面的專著。
吳力波,1974年出生,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復旦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復旦大學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1997年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物理二系,2000年于復旦大學獲得環境科學碩士學位,2004年于日本廣島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6年入選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基于大數據的宏觀經濟現時預測理論與方法體系”首席科學家。 段茂盛,1973年出生,管理學博士,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中國碳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從2001年開始,一直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從2010年起擔任《京都議定書》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委員,201 2年擔任該理事會主席。中國政府在國內碳市場建設和運行方面的主要支持專家之一。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的主要作者,973項目“碳關稅、碳市場相關研究”首席科學家,作為項目或課題負責人承擔了國家科技部“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下項目或課題,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多項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在Climate Polic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nergy Research&Social Science等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出版了多本碳市場方面的專著。
吳力波,1974年出生,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復旦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復旦大學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1997年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物理二系,2000年于復旦大學獲得環境科學碩士學位,2004年于日本廣島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6年入選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基于大數據的宏觀經濟現時預測理論與方法體系”首席科學家。
吳力波,在能源經濟建模、政策評估、大數據分析等領域有重大貢獻。先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863計劃”項目子課題以及國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等國家重大課題研究。在Energy Economics、《經濟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等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曾獲得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