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分析與評價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22902
- 條形碼:9787552022902 ; 978-7-5520-229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分析與評價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討了當藝術升為門類后如何練好內功,更好地建設藝術學科的問題,認真冷靜的分析了藝術學學科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致力于從構建藝術學學科競爭力評價系統的角度出發完善藝術學學科的建設、提升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提高藝術人才培養質量,推動藝術教育事業科學化發展。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分析與評價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中以邁克爾·波特的“鉆石模型”競爭理論為切入點,以高等教育學理論、教育管理學理論、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系統工程理論以及統計學理論等為基礎,借鑒了國內外高校藝術學學科發展及評價的經驗,以實證分析為主,規范分析為輔,建立了高校藝術學學科綜合評價的總體框架,并構建了高校藝術學學科綜合評價模型,將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的綜合評價系統細分為資源競爭力子系統、需求競爭力子系統、環境競爭力子系統以及管理競爭力子系統等四大子系統,并進一步細分為學科軟/硬件設施、學科聲譽、學科定位、學科價值等19項二級指標,50個三級指標,其中藝術學學科特殊評價指標9項。研究基于新的視角,全面、系統、科學的解析了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的構成要素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分析與評價研究 目錄
序◆1
自序◆1
**章 緒論◆1
**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2
一、 研究背景◆2
二、 研究意義◆7
第二節 學科競爭力國內外研究動態綜述◆8
一、 學科競爭力國外研究動態◆8
二、 學科競爭力國內研究動態◆10
三、 學科競爭力國內外研究動態評述◆12
第三節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徑◆15
一、 研究內容◆15
二、 研究方法◆16
三、 研究路徑◆17
四、 研究創新點◆18
第二章 基本理論及研究方法綜述◆19
**節 學科競爭力研究相關理論綜述◆20
一、 教育評價理論◆20
二、 學科評價理論◆22
三、 學科競爭力評價理論◆24
四、 鉆石模型理論◆28
第二節 學科競爭力研究相關方法綜述◆30
一、 學科競爭力評價方法綜述◆30
二、 學科競爭力評價方法比較分析◆34
三、 熵權法與逼近理想點法簡介◆37
本章小結◆39
第三章 我國高等院校藝術學學科發展研究◆41
**節 我國高等院校藝術教育的發展歷程◆42
一、 高等院校和藝術教育的基本內涵◆42
二、 中國式特色藝術教育思潮演進與發展變革◆43
第二節 我國高等院校藝術學學科發展歷程◆46
一、 我國高等院校藝術學學科的基本特征◆46
二、 我國高等院校藝術學學科的演進過程◆48
三、 我國高等院校藝術學學科發展取得的成果◆54
四、 我國高等院校藝術學學科的發展前景◆59
第三節 中西方高等教育藝術類評估比較研究◆61
一、 中西方高等教育藝術類評估比較研究概述◆61
二、 西方高等教育藝術類評估簡介◆65
三、 國內高等教育藝術類評估簡介◆70
四、 西方高等教育藝術類評估對我國的啟示◆73
本章小結◆74
第四章 基于鉆石模型的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分析◆75
**節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分析◆76
一、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的內涵◆76
二、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的特征◆77
第二節 基于“鉆石模型”的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要素分析◆77
一、 邁克爾·波特“鉆石模型”的因素分析◆78
二、 高校藝術學學科資源競爭力子系統◆81
三、 高校藝術學學科需求競爭力子系統◆83
四、 高校藝術學學科環境競爭力子系統◆84
五、 高校藝術學學科管理競爭力子系統◆84
第三節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運行機制分析◆85
一、 系統運行理論分析◆85
二、 系統運行動力機制◆86
三、 系統運行調控機制◆86
四、 系統運行保障機制◆86
本章小結◆87
第五章 基于鉆石模型的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綜合評價體系構建◆89
**節 藝術學學科競爭力評價指標構建說明◆90
一、 指標與指標體系◆90
二、 指標體系構建原則◆92
第二節 藝術學學科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94
一、 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指標體系的構建思路◆94
二、 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指標體系的設計方法◆94
三、 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指標體系的指標構成◆95
第三節 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指標模型擬合度檢驗◆98
一、 數據來源及數據處理◆99
二、 相關性分析◆99
三、 相關檢驗◆100
四、 因子分析◆100
五、 因子分析結果◆105
第四節 藝術學學科競爭力評價指標權重確定◆108
一、 確定權重的程序◆108
二、 層次分析法與熵權法結合確定權重◆119
第五節 藝術學學科競爭力逼近理想點法綜合評價◆122
一、 逼近理想點法選擇依據◆122
二、 逼近理想點法特點◆123
三、 逼近理想點法評價分析◆123
本章小結◆125
第六章 實證研究:西南地區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綜合評價◆127
**節 西南地區高校藝術學學科概況◆128
一、 西南地區開設藝術類相關專業的高校空間分布◆128
二、 西南地區部分高校藝術學學科招生數量、師資配備概況◆129
三、 西南地區高校藝術學學科地位與社會認知度◆131
四、 西南地區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131
第二節 西南地區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綜合評價◆132
一、 西南地區樣本高校來源及數據處理◆132
二、 西南地區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綜合評價◆134
第三節 評價結果及綜合分析◆142
一、 評價結果的現實分析◆142
二、 評價結果的定性分析◆144
本章小結◆150
第七章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提升的戰略思考◆151
**節 基于評價要素系統的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提升策略◆152
一、 高校藝術學學科資源競爭力提升策略◆152
二、 高校藝術學學科需求競爭力提升策略◆154
三、 高校藝術學學科環境競爭力提升策略◆155
四、 高校藝術學學科管理競爭力提升策略◆156
第二節 基于波士頓矩陣模型的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提升策略◆157
一、 “明星型”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提升策略◆157
二、 “進取型”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提升策略◆158
三、 “問題型”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提升策略◆159
四、 “奮進型”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提升策略◆159
第三節 高校藝術學學科發展的新思路——創新人才培養◆160
一、 政府:宏觀層面政策的規劃、引導◆160
二、 高校:中觀層面政策的探索、研究◆161
三、 高校教學部門:微觀層面政策的實踐、創新◆162
本章小結◆163
結語◆165
一、 主要工作◆166
二、 后續展望◆167
附錄◆168
附錄1調查數據獲取及指標間相關系數矩陣◆168
附錄2指標重要性對比調查表◆175
附錄3專家評分表◆176
參考文獻◆178
后記◆184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分析與評價研究 節選
第四章 基于鉆石模型的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 系統分析高校藝術學學科不僅具有明顯的行業特性,而且其發展與競爭力密切相關,脫離不開“鉆石模型”的大框架。高校藝術學學科的競爭力與多數傳統產業一樣,受到“鉆石模型”六大要素影響。同時,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內部結構復雜,影響要素眾多,本章在探討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結構和內涵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構成系統的各個子系統要素及其關聯進行深入分析。 **節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分析 各方面影響因素所構成的競爭合力便是學科競爭力的來源,本節對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的結構、內涵、特征和功能進行分析。 一、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的內涵 不同學者對學科競爭力有著不同的定義,但學者一致認為學科競爭力受到許多因素的綜合影響,比如學科帶頭人、學科梯隊、資金、設備、學科發展方向、相關學科支撐條件、政策環境等。因此,基于對相關文獻的整理和分析,本書的研究范疇特定為高等學校中的學科競爭力,特指以高等學校中的學科作為競爭主體,以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能力為競爭目標,在國內和國際競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這種競爭力量是從比較的角度來看的,是各學校同一學科在某些方面的比較優勢或差距表現,是學科自身所形成的一種能力或素質反映。 藝術學學科競爭力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競爭體系。相較于醫學、農學、法學等常規學科的競爭力具有層次鮮明的特征而言,藝術學學科競爭力具有層次復合的特性。因此,藝術學學科不同于常規學科,我國高等教育中藝術學學科的院校大致可分為:綜合類大學中的藝術類學院或藝術系(如四川大學藝術學院、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南開大學東方藝術學院、成都大學美術學院等)以及獨立的藝術類院校(如四川音樂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從綜合角度看學科的競爭優勢,不一定層次高的985、 211院校的藝術學學科競爭力就強于獨立的藝術類院校。因此,針對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的評價分析具有層次復合競爭的特性,需要從多角度進行系統分析。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是一個動態的多層次復雜系統,需要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分析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要素構成及其相互關系,綜合考慮多因素對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的作用。研究基于波特的“鉆石模型”理論從生產資源條件、市場需求條件、組織發展戰略、相關產業發展狀況以及政府政策等角度對藝術學學科競爭力要素進行分析。 二、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的特征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具有開放系統的一般特性。 1. 整體性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的整體性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特性,由眾多因素和子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構成的一個統一整體。 2. 復雜性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規模大、層次多、要素多,是一個復雜的網絡狀系統結構。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的復雜性是內部各要素、各子系統間存在有機聯系的反映。系統內部各級組成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非線性,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性。 3. 多樣性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具有功能多樣性和目標多樣性,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的目標主要體現在學科對生源的吸引力、學科發展與經濟社會效益協調兼顧、學科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學科的可持續發展。 4. 動態平衡性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的發展變化在空間上隨環境的不同而不同,在時間上則是連續和呈階段性的,系統整體處在一種動態平衡狀態。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除具有開放系統的一般特性外,還具有協同性等復雜系統的特征和以人為本等社會經濟系統特征。 1. 協同性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的協同性表現為外部政策、市場發展等環境要素與高校藝術學科內部競爭要素之間的協同,學科競爭力系統中各個子系統之間的協同,以及每個子系統內部各個組成要素之間的協同。 2. 以人為本特征 在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中,人是學科發展過程中的活動主體,學科的人才培養與服務社會是學科發展的核心,其決策者、管理者、調控者是學科競爭的重要構成。 3. 系統狀態不可逆性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狀態的每個時點不可重復,在機遇、政策到來時,怎樣抓住機會、利用利好政策,是提高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第二節 基于“鉆石模型”的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要素分析 鑒于高校藝術學學科的特殊性,現有的學科評價體系難以對我國藝術教育的規律和學科特點進行客觀真實的評價分析。在如此的研究背景下,本書中以邁克爾·波特提出的“鉆石模型”為理論基礎,構建藝術學學科競爭力評價模型并形成系統、規范的指標體系兼具理論與實現的重要意義,有利于建立健全藝術學學科的科學評價機制并促進學科競爭力的有效提升。 將“鉆石模型”引入藝術學學科競爭力分析中,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的內涵;另一方面,為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的評價分析提供了一個動態的、系統性的模型。 一、 邁克爾·波特“鉆石模型”的因素分析 邁克爾·波特在其著作中研究提出,產業競爭力將集中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競爭力水平,是其滿足市場需求或服務社會的能力表現。如圖41所示的“鉆石模型”,波特認為,其中決定國家競爭優勢的宏觀因素共有六個方面: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及支持性產業、企業戰略、機遇和政府,其中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及支持性產業、企業戰略等四項為基本影響因素,對競爭力起決定性作用。上述六項因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交互的、動態的、多向強化系統,進而產生動態、協同效應,幫助企業、國家進行資源合理調配。 ……
高校藝術學學科競爭力系統分析與評價研究 作者簡介
張令偉,四川大學博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后。現任教于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國畫系,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學術研究主攻國畫人物技法與創作,多幅作品入選國家*、省級展覽并獲獎,主持和參加國家*、省部級人文社科項目多項,包括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國家藝術基金、四川省社科規劃項目,四川省科技廳項目,參與省級精品課程項目。多篇學術論文發表于EI、CSSCI檢索期刊。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