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人間失格 本書特色
★現象級超級暢銷書,開啟“喪文化”新紀元,全球狂銷數千萬冊!
★日本金字塔文學巨著!太宰治的靈魂之書!迷茫人間頹廢的人生哲學,靈魂深處無助的生命絕唱。 ★日本“無賴派”文學大師太宰治的代表作集結,幾乎收錄太宰治所有經典代表作。
★影響日本文學的一代傳奇,三島由紀夫、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樹等眾多名家一致推崇!
★名家新譯,專家精校,可讀、耐讀。
人間失格 內容簡介
纖細而敏感的人容易在人間受苦,幸福并非理所當然,美麗往往象征著沉重的壓力,明知道越沉淪越沒人格,仍舊選擇墜向無法自拔的深淵。日本無賴派文學大師太宰治借由小說主人公的人生遭遇,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涵蓋其中,拿著文學的利刃,切剖自己柔弱的內心……
人間失格人間失格 前言
我看過那個男人的三張照片。
其中一張應該是那個男人童年時期的照片,估計是十歲左右時拍的。照片中的男孩被許多女人包圍著(那些女人可能是男孩的姐妹、堂姐妹、表姐妹),穿著粗條紋的裙褲,站在庭園的池塘邊,頭向左側傾斜三十度左右笑著,笑得很難看。不過,反應遲鈍的人(即不關心美丑的人)可能對此并沒有什么感覺,并不感覺有趣,隨便奉承一句,說男孩挺可愛的。這種奉承并不完全是單純的奉承,男孩的笑容中略帶著一種普通的可愛。然而,稍微受過一點兒審美訓練的人看上一眼,可能馬上就會說這個男孩好討厭,覺得很不高興,像甩掉毛毛蟲一樣將照片扔到一邊。
說真的,那個男孩的笑臉無論怎么仔細看,什么都看不出,只是令人覺得討厭、可怕,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笑臉,這個孩子一點兒都沒有笑,因為他緊緊地攥著兩個拳頭站在那兒。人是不可能攥緊拳頭笑的。簡直是只猴子,他的笑臉是猴子的笑臉,只不過是臉上堆滿了丑陋的皺紋。照片上的他,一副奇妙的表情,誰見了都會忍不住想說這是個皺巴孩子,而且不知為什么令人覺得骯臟,讓人惡心。我從未見過表情這么奇怪的孩子。
第二張照片上的他,臉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令人吃驚。那是一副學生的打扮,看不出是高中時的照片還是大學時的照片,總之是一個英俊的學生,英俊到驚人的程度。不過,照片中的他還是令人覺得奇怪,竟沒有一點兒活生生的人的感覺。他穿著學生服,白色的手帕從胸前的口袋中露出,雙腿交叉坐在藤椅上,也是在笑。這張笑臉已不再是滿臉皺紋的猴子般的笑臉,而是一種相當精巧的微笑,但不知為什么,總感覺與人的笑是不同的。不知應該說是血液的沉重,還是應該說是生命的苦澀,總之,充實感完全沒有,正因為如此,感覺輕得像羽毛,而不是鳥,只是白紙一張。也就是說,一切都令人感覺是人工做出來的。說裝模作樣、輕薄、女人氣都不足以說明問題,說愛漂亮當然也是不夠的。而且,仔細看的話,這個英俊的學生不知為什么像鬼怪故事一樣令人不快。迄今為止,我從未見過如此怪異的英俊青年。
另一張照片是*為怪異的。照片中的他簡直看不出年齡,頭上好像有些許白發。在一個十分骯臟的房間(照片上清晰可見,房間的墻壁已有三處剝落)中的一個角落,他把雙手放在小火盆上烤火。這次他沒有笑,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就那么坐著,把雙手放在火盆上烤火,好像已經自然死去,十分令人討厭,感覺不吉利。奇怪之處不止于此。由于照片中臉部拍得比較大,因此我得以仔細觀察那張臉的結構。額頭一般,額頭的皺紋也一般,眉毛、眼睛也一般,鼻子、嘴、下巴都很一般。這張臉不僅沒有表情,甚至不能給人留下任何印象,沒有什么特征。例如,我看過這張照片后把眼睛閉上,這時我已經忘了照片中的臉是什么樣的。房間的墻壁、小火盆可以想起來,但房間中主人公的面部印象一下子煙消云散,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這張臉不能構成一個畫面,就連漫畫的感覺都沒有。睜開眼后都想不起來是一張什么樣的臉。極端地說,睜開眼后再次看照片都想不起來。只是感覺不愉快、焦躁,*后想把眼睛移開。
這就是那種所謂的死相,原本應該有某種表情或印象,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如果在人的身體上裝上劣馬的頭可能會出現這種感覺。總之,令人毛骨悚然,心生厭惡。還是那句話,在此之前,我從未看到過這種不可思議的男人的臉。
人間失格 目錄
斜陽 /107/
逆行 /243/
維榮之妻 /263/
魚服記 /293/
人間失格 節選
我的人生是充滿羞恥的。 對我來說,人的生活是難以捉摸的。我出生在東北的鄉下,因此長大以后才看到火車。我在火車站的天橋上爬上爬下,完全沒有注意到天橋是為了過鐵路而架設的,以為它像外國的游戲場那樣,只是為了使火車站內富有樂趣、時尚而建造的。而且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這么想的。上、下天橋對我來說更像說是一種游戲,在很大程度上使自己超凡脫俗,天橋在鐵路的各種服務中是*善解人意的服務之一,后來發現那只不過是供旅客過鐵路的一種實用性的階梯,不由得大為掃興。 另外,小時候在圖畫書中看到過地鐵,以為這也不是為了實用而想出來的,而是乘地下的車比乘地上的車更加新奇、有趣。 我從孩童時期起就體弱多病,經常臥床不起,躺在床上把褥單、枕套、被套想成是無聊的裝飾品,直到快二十歲的時候才明白這些都是實用的東西。人的節儉令我黯然,感覺悲哀。 還有,過去我不知道饑腸轆轆是什么滋味。這并不是說自己在不愁吃穿的家庭長大,并不是那么簡單,而是全然不知饑腸轆轆是一種什么感覺。 說句奇怪的話,即使肚子餓了,我自己也不知道。上小學、中學時,自己一從學校回來,周圍的人就會說:肚子餓了吧?自己過去也是這樣的,從學校回來時肚子餓得不得了,吃點甜納豆怎么樣?蛋糕、面包都有。而我卻發揮天生的討好人的秉性,嘴里嘟囔著說肚子餓了,把十來粒甜納豆扔進嘴里,但實際上一點兒都不知道饑餓感是什么滋味。 自己的事情自己當然知道,雖然吃很多東西,但幾乎不記得哪次是因為有饑餓感而吃東西。我吃那些自己認為少見的東西、自己認為奢華的東西。另外,到別處去時人家會拿出東西給我吃,我硬著頭皮基本都吃掉。對孩童時期的我來說,*痛苦的時間是在自己家里吃飯的時間。 我的家在鄉下,家里有十來個人,吃飯的時候每個人的座位相對排成兩排,我在家中是老小,當然是坐在*靠邊的座位上。吃飯的房間光線昏暗,吃午飯時,十幾個家人只是默默地吃飯,那種場面總是令人感覺冰冷。另外,我家是鄉下的老式家庭,因此每頓飯菜基本上是一成不變的,少見的菜、奢華的菜是不能奢望的,*后終于導致我對吃飯感到恐懼。我在光線昏暗的房間里坐在*靠邊的座位上,感覺身體因寒冷而發抖,一點兒一點兒地勉強把飯菜塞進口中。 人為什么要一日三餐吃飯呢?大家都以一副嚴肅的面孔吃飯,這好像是一種儀式。家里人每天三次在規定的時間集中到一個昏暗的房間,按順序將飯菜擺好,即使不想吃也要默默地吃,并把頭低下。我甚至想過,這或許是為了向家中的魂靈祈禱。 “不吃飯就會餓死”這句話,在我聽來是一句令人討厭的嚇唬人的話。這種迷信(直到現在,我仍然覺得好像是一種迷信)總是使自己感到不安和恐懼。人不吃飯就會餓死,因此必須為此工作來保證有飯吃。沒有哪句話像這句話這樣令自己感覺晦澀、難懂,并使自己感到受了威脅。 也就是說,自己仍然沒有明白人應該如何生活。自己的幸福觀念和世間所有人的幸福觀念完全不同,這令我感到不安,并為這種不安夜夜輾轉反側、呻吟,甚至開始發狂。自己到底幸不幸福呢?我從小的時候起經常被人說成是幸運的人,但我自己總覺得像是身在地獄之中,反倒覺得說我幸運的那些人一直是比較快樂的,沒有任何煩惱。 我甚至想過,自己有十大災難,身邊的人只要遇到其中的一個災難,恐怕就沒命了。 我不清楚身邊的人到底有什么災禍。他們的痛苦的性質、程度我完全搞不清楚。實際的痛苦,只要能吃上飯就可以解決的痛苦,這才是*為強烈的痛苦,或許是凄慘的阿鼻地獄,足以使我的十大災難化為烏有。具體不得而知。如果是這樣的話,不自殺,不發狂,不議論政黨,不絕望,不屈服,可以不斷地為生活而奮斗,這不就不痛苦了嗎?成為徹底的利己主義者,而且堅信這是理所當然的,這樣不就完全不懷疑自己了嗎?這樣就輕松了。人不都是這樣,認為這是*高境界嗎?不清楚……夜里睡得香嗎?早晨感覺爽快嗎?做的是什么夢?走路時考慮的是什么?是錢嗎?不只是錢吧?“人是為吃飯而活著”的這種說法好像聽說過,但“為錢而活著”這種說法沒聽說過,不,或許……這也不清楚……越考慮越不清楚,自己一個人被變態的不安和恐懼侵擾著。自己和身邊的人幾乎不能對話,不知道該說什么、怎么說。 于是我想到了搞笑。 這是自己對人*后的求愛方式。自己對人極度恐懼,但似乎無論如何都無法斷念。自己唯有通過搞笑這一種方式與人建立一點兒聯系。表面上總是裝出笑臉,心里想的是只在極其罕見的千鈞一發之際才拼死地為人做事。 從孩童時期起,對于家人是如何痛苦地活著,在考慮些什么,我都一無所知,只是感覺可怕,無法忍受他們的不愉快,于是成了搞笑的高手。也就是說,自己不知不覺地成了一個一句正經話都不說的孩子。 從當時與家人一起拍的照片看,其他人的面部表情都是嚴肅的,唯獨我一個人總是莫名其妙地歪著頭笑。這也是我幼稚的令人傷心的一種搞笑方式。 另外,無論家里人說我什么,我一次都沒有還過嘴。即便一點點兒申斥對我來說也猶如晴天霹靂,我近乎發瘋,別說還嘴,我堅信那些申斥是萬世不變的真理,只是自己無力去實踐那種真理,因此已經無法與人生活在一起。正因為如此,自己無法與人爭辯,也無法辯解。被人說了難聽的話,理所當然地覺得是自己嚴重誤解了,總是默默地接受,內心感到發瘋般的恐懼。 恐怕任何人受人責備、被人罵了都不會有好心情。我在人們生氣的臉上看到的是比獅子、鱷魚、龍更可怕的動物本性。這種人平時好像將這種本性隱藏起來,但在某種情況下,他們會像悠閑地躺在草地上的牛突然甩動尾巴將肚皮上的虻蟲拍死那樣,突然發怒,暴露人的可怕本性。每當看到這種情景,我總會感到不寒而栗,頭發好像豎了起來。一想到這種本性也許是人生存下去所不可避免的行為之一,自己幾乎感到絕望。 對人總是感覺恐怖,戰栗不安,而且,對同樣為人的自己的言行絲毫沒有自信,將自己的懊惱隱藏在心中,一味掩蓋這種憂郁和焦躁,偽裝成天真樂觀的人,自己逐漸變成了一個滑稽搞笑的怪人。 什么都行,只要能讓人笑就行。這樣一來,即使我在人們所謂的生活周圍,他們也不會太在意的。總之,不能妨礙人們的視線。我什么都不是,我是風,我是天空。心里只有這種想法,而且越來越強烈,我以搞笑的方式來讓家人笑,而且,對比家人更不可思議、更可怕的男女用人也拼命地進行逗樂。 夏天,我在浴衣里面穿上紅色的毛衣,在走廊里走來走去,惹得全家人大笑,就連平時很少笑的大哥看到這種情景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以十分可愛的口氣說:“喂,小葉,不好看!”什么?我可不是那種怪人,大夏天的穿著毛衣走來走去,不知冷熱。其實,我是把姐姐的護腿套在了兩只胳膊上,讓它們從浴衣的袖口露出,假裝穿著毛衣。 父親在東京事情多,所以在上野的櫻木町購置了別墅,一個月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那個別墅中度過的。回家時,總是給家里人甚至親戚買很多禮物,這似乎是父親的一種嗜好。 一次去東京的前一天夜里,父親把孩子們召集到客廳里,笑著問每個孩子,下次回來時帶什么禮物好,并把孩子們回答的話一一寫在了記事本中。父親對孩子們如此親切是很少有的事。父親問:“葉藏呢?”我頓時語塞了。父親問我想要什么,我一下子什么都不想要了,心里想,怎么都行啊,反正沒有什么東西能讓我快樂,這種想法在我的腦海中一閃而過。人家給我東西時,無論東西怎么不合我的意都無法拒絕。對討厭的事說不出討厭,對喜歡的事也是戰戰兢兢地如行竊一般,感覺十分苦澀,并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恐懼感,令人苦惱。也就是說,我連討厭和喜歡二者擇一的能力都沒有。多年以后,我終于想到這是我的性格之一,正是這種性格導致了自己所謂的充滿羞恥的人生。 見我一聲不吭,扭扭捏捏的,父親臉上顯出不高興,說道:“還是想要書嗎?淺草的商店街有一種新年舞獅子用的獅子,大小正適合小孩披在身上玩,不想要嗎?” 一聽到父親問我想不想要,我已經不行了。逗父親發笑或是別的什么一概做不到。搞笑的滑稽演員已是徒有虛名。 ……
人間失格 作者簡介
太宰治(1909—1948),原名津島修治,日本小說家。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受井伏鱒二影響,為《日本浪漫派》同人。戰時發表過小說《晚年》《跑吧,梅洛斯》《右大臣實朝》《御伽草子》等作品。戰后著文猛烈抨擊傳統私小說,發表小說《維榮的妻子》《斜陽》《櫻桃》《人間失格》等代表作。作品嘲弄人的罪孽和苦惱,反映了頹廢的人生哲學,被視為無賴派(或新戲作派)的代表作家。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