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審計基礎與實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650760
- 條形碼:9787560650760 ; 978-7-5606-507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審計基礎與實務 本書特色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高等職業教育財經大類專業教學標準和國家*頒布的審計法規編寫而成的。作者遵循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按照工作過程、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與學方式來設計和編排教學內容。全書分為十個項目,全面介紹了審計職業發展狀況、審計目標和審計過程、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采購與付款循環審計、生產與存貨循環審計、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貨幣資金審計、完成審計工作與出具審計報告等內容,系統地展示了審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各項目均由職業能力目標、項目導入、具體工作任務、項目練習和拓展閱讀等部分組成。
此外,本書借鑒注冊會計師和初級審計師的職業資格標準,搭建以注冊會計師通用目的編制基礎的財務報表審計為核心的學習平臺,既可以作為高職高專學校會計專業、審計專業及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課教材,亦可以作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高等成人教育和審計職業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審計基礎與實務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新制定的高等職業教育財經大類專業教學標準和國家*新頒布的審計法規編寫而成的。作者遵循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按照工作過程、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與學方式來設計和編排教學內容。全書分為十個項目,全面介紹了審計職業發展狀況、審計目標和審計過程、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采購與付款循環審計、生產與存貨循環審計、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貨幣資金審計、完成審計工作與出具審計報告等內容,系統地展示了審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各項目均由職業能力目標、項目導入、具體工作任務、項目練習和拓展閱讀等部分組成。 此外,本書借鑒注冊會計師和初級審計師的職業資格標準,搭建以注冊會計師通用目的編制基礎的財務報表審計為核心的學習平臺,既可以作為高職高專學校會計專業、審計專業及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課教材,亦可以作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高等成人教育和審計職業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審計基礎與實務 目錄
1.1 審計的產生和發展 3
1.2 審計的對象、職能和作用 8
1.3 審計的分類和組織 10
1.4 審計準則和審計職業道德 12
項目練習 14
項目2 明確審計目標、制定審計計劃 18
2.1 審計目標 19
2.2 初步業務活動 24
2.3 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 30
項目練習 37
項目3 掌握審計證據、編制工作底稿 43
3.1 審計方法 44
3.2 審計抽樣 50
3.3 審計證據 54
3.4 審計工作底稿 58
項目練習 61
項目4 進行風險評估與風險應對 66
4.1 風險評估 67
4.2 風險應對 79
項目練習 86
項目5 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 92
5.1 銷售與收款循環概述 93
5.2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控制測試 95
5.3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實質性程序 100
項目練習 106
項目6 采購與付款循環審計 112
6.1 采購與付款循環概述 113
6.2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控制測試 115
6.3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實質性程序 118
項目練習 124
項目7 生產與存貨循環審計 132
7.1 生產與存貨循環概述 134
7.2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控制測試 135
7.3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實質性程序 138
項目練習 147
項目8 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 153
8.1 籌資與投資循環概述 154
8.2 籌資與投資循環的控制測試 155
8.3 籌資與投資循環的實質性程序 158
項目練習 165
項目9 貨幣資金審計 169
9.1 貨幣資金審計概述 170
9.2 貨幣資金的控制測試 171
9.3 貨幣資金的實質性程序 174
項目練習 177
項目10 完成審計工作、出具審計報告 181
10.1 完成審計工作 182
10.2 審計報告概述 186
10.3 審計報告的編制 190
項目練習 193
附錄A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
附錄B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205
項目練習參考答案 210
參考文獻 217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