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呼蘭河傳 生死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30872
- 條形碼:9787519030872 ; 978-7-5190-308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呼蘭河傳 生死場 內容簡介
都說她是傳奇和天才,可是,我更愿意相信,她是那個煙火俗世七情六欲的女子。不過是,上天給了她駕馭文字的本領,盡讓她淋漓發揮罷了。這地氣,在《呼蘭河傳》里,便見一斑,極細膩,極平和,極飽滿。仿佛是一鍋熬著的中藥吧,綿綿長長,總會在某一個時刻,浸了你的骨髓。
呼蘭河傳 生死場 目錄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聲
生死場
一 麥場
二 菜圃
三 老馬走進屠場
四 荒山
五 羊群
六 刑罰的日子
七 罪惡的五月節
八 蚊蟲繁忙著
九 傳染病
十 十年
十一 年盤轉動了
十二 黑色的舌頭
十三 你要死滅嗎?
十四 到都市里去
十五 失敗的黃色藥包
十六 尼姑
十七 不健全的腿
呼蘭河傳 生死場 節選
《蕭紅精選集:呼蘭河傳(文聯全譯本)》:人和馬吃飽了之后,他們再跑。這寒帶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遠又來了一村;過了一鎮,不遠又來了一鎮。這里是什么也看不見,遠望出去是一片白。從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見的。只有憑了認路的人的記憶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拉著糧食的七匹馬的大車,是到他們附近的城里去。載來大豆的賣了大豆,載來高粱的賣了高粱。等回去的時候,他們帶了油、鹽和布匹。呼蘭河就是這樣的小城,這小城并不怎樣繁華,只有兩條大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而*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華。十字街上有金銀首飾店、布莊、油鹽店、茶莊、藥店,也有拔牙的洋醫生。那醫生的門前,掛著很大的招牌,那招牌上畫著特別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齒。這廣告在這小城里邊無乃太不相當,使人們看了竟不知道那是什么東西,因為油店、布店和鹽店,他們都沒有什么廣告,也不過是鹽店門前寫個“鹽”字,布店門前掛了兩張怕是自古亦有之的兩張布幌子。其余的如藥店的招牌,也不過是:把那戴著花鏡的伸出手去在小枕頭上號著婦女們的脈管的醫生的名字掛在門外就是了。比方那醫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藥店也就叫“李永春”。人們憑著記憶,哪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們也都知李永春是在那里。不但城里的人這樣,就是從鄉下來的人也多少都把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盡是些什么都記熟了。用不著什么廣告,用不著什么招引的方式,要買的比如油鹽、布匹之類,自己走進去就會買。不需要的,你就是掛了多大的牌子,人們也是不去買。那牙醫生就是一個例子,那從鄉下來的人們看了這么大的牙齒,真是覺得稀奇古怪,所以那大牌子前邊,停了許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是什么道理來。假若他是正在牙痛,他也絕對的不去讓那用洋法子的醫生給他拔掉,也還是走到李永春藥店去,買二兩黃連,回家。去含著算了吧!因為那牌子上的牙齒太大了,有點莫名其妙,怪害怕的。所以那牙醫生,掛了兩三年招牌,到那里去拔牙的卻是寥寥無幾。后來那女醫生沒有辦法,大概是生活沒法維持,她兼做了收生婆。城里除了十字街之外,還有兩條街,一條叫作東二道街,一條叫作西二道街。這兩條街是從南到北的,大概五六里長。這兩條街上沒有什么好記載的,有幾座廟,有幾家燒餅鋪,有幾家糧棧。東二道街上有一家火磨,那火磨的院子很大,用紅色的好磚砌起來的大煙筒是非常高的,聽說那火磨里邊進去不得,那里邊的消信可多了,是碰不得的。一碰就會把人用火燒死,不然為什么叫火磨呢?就是因為有火,聽說那里邊不用馬,或是毛驢拉磨,用的是火。一般人以為盡是用火,豈不把火磨燒著了嗎?想來想去,想不明白,越想也就越糊涂。偏偏那火磨又是不準參觀的。聽說門口站著守衛。東二道街上還有兩家學堂,一個在南頭,一個在北頭。都是在廟里邊,一個在龍王廟里,一個在祖師廟里。兩個都是小學。龍王廟里的那個學的是養蠶,叫作農業學校。祖師廟里的那個,是個普通的小學,還有高級班,所以又叫作高等小學。這兩個學校,名目上雖然不同,實際上是沒有什么分別的。也不過那叫作農業學校的,到了秋天把蠶用油炒起來,教員們大吃幾頓就是了。那叫作高等小學的,沒有蠶吃,那里邊的學生的確比農業學校的學生長的高,農業學生開頭是念“人、手、足、刀、尺”,頂大的也不過十六七歲。那高等小學的學生卻不同了,吹著洋號,競有二十四歲的,在鄉下私學館里已經教了四五年的書了,現在才來上高等小學。也有在糧棧里當了兩年的管賬先生的現在也來上學了。這小學的學生寫起家信來,競有寫道:“小禿子鬧眼睛好了沒有?”小禿子就是他的八歲的長公子的小名。次公子,女公子還都沒有寫上,若都寫上怕是把信寫得太長了。因為他已經子女成群,已經是一家之主了,寫起信來總是多談一些個家政:姓王的地戶的地租送來沒有?大豆賣了沒有?行情如何之類。這樣的學生,在課堂里邊也是極有地位的,教師也得尊敬他,一不留心,他這樣的學生就站起來了,手里拿著《康熙字典》,常常會把先生指問住的。萬里乾坤的“乾”和乾菜的“乾”,據這學生說是不同的。乾菜的“乾”應該這樣寫:“乾”,而不是那樣寫:“乾”。西二道街上不但沒有火磨,學堂也就只有一個。是個清真學校,設在城隍廟里邊。其余的也和東二道街一樣,灰禿禿的,若有車馬走過,則煙塵滾滾,下了雨滿地是泥。而且東二道街上有大泥坑一個,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漿好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頭,沖了人家里滿滿是泥,等坑水一落了去,天一晴了,被太陽一曬,出來很多蚊子飛到附近的人家去。同時那泥坑也就越曬越純凈,好像在提煉什么似的,好像要從那泥坑里邊提煉出點什么來似的。若是一個月以上不下雨,那大泥坑的質度更純了,水分完全被蒸發走了,那里邊的泥,又黏又黑,比粥鍋瀲糊,比糨糊還黏!
呼蘭河傳 生死場 作者簡介
蕭紅(1911-1942),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中國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二十世紀中國非常優秀的作家之一,被魯迅譽為當今中國非常有前途的女作家。原名張廼瑩,筆名蕭紅。1911年生于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中學時代,開始接觸五四運動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1935年首次以蕭紅為筆名,出版了成名作《生死場》。長篇小說《呼蘭河傳》是她的代表作。其作品主要還有《馬伯樂》《小城三月》等。蕭紅的作品,以其獨特的文體特征,創造了一種介于小說、散文和詩之間的邊緣文體——“蕭紅體”。這種作品藝術形式上的創新之舉,對促進中國當代文學的創作理念多元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在建立現代漢語的審美價值為目標的“文學的啟蒙”的傳統中,蕭紅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對中國當代“尋根文學”的開啟,有著深遠的影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