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寫字那點事兒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26401
- 條形碼:9787218126401 ; 978-7-218-12640-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寫字那點事兒 本書特色
本書是我國硬筆書法的倡導人之一、全國書法學博士點創辦人之一,首都師大文學院副教授、我國著名書法家高惠敏(阿敏)關于書法和寫字經年累月的研究。 這是一本“離經叛道”的寫字書,本書所有圖解都直指漢子架構規律,它不講點橫撇捺怎樣提按頓挫,只說掌握了怎樣的訣竅,就能看懂和寫好所有的漢字。 “幽靈”寫字法,用“空白類同”準則教你快速掌握寫字門道,提筆即可操演漢字的造型規律。 不“拔尖”只“救災”,使專業的寫字書從云端走向地面,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真正實用工具書。
寫字那點事兒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于寫字的“離經叛道”的書。大多數人都想把字寫好,但從寫字到博大精深的書法,層層精神包裹早已讓人望而生畏。寫好字真的這么難?其實,大眾很想了解的不過是寫字有什么規律和訣竅。本書即拋開一切繁文縟節的約束,另辟蹊徑,正本清源,明白地告訴你:書寫不過就是個工具,掌握就行。摒棄“書法教材”的老套,幫助讀者順利完成一條從懷疑到吸引、到嘗試,再到接受和認可的漢字形象認識之道。全書圖文并茂,“干貨”十足,富于較高的實操性和藝術性。
寫字那點事兒 目錄
知道篇:
造型有規律,形態本相近
平行并等距,原則易把控
空白須類同,筆畫皆服從
偏旁相搭配,形體不固定
空白這概念,意思有幾重
個頭有大小,相處也和諧
漢字有主筆,突出有規律
空白管筆畫,各體都有份
規律有特征,簡明又普適
做到篇:
目標夠得著,進取講實際
但求一般好,指導要具體
臨帖有講究,更要做習題
師生要互動,問答舉實例
模仿借坐標,落筆有根據
各類練習題,訓練有目的
規律重運用,綜合作考察
幾方作判斷,多頭得幫助
通識篇:
超越黃自元,又遇新問題
書法建學科,理論是根基
規律須簡明,量化易執行
概念有特指,表達須理性
寫字那點事兒 節選
造型有規律, 形態本相近 (一) 想跟大家聊聊寫字的事。 是不是又要給我們上書法課呀?免了吧,我們沒空沒興趣。有同學喜歡書法,報班拜師、比賽得獎,但我們多數人不是那個料,而且書法課與平時寫字真是兩碼事…… 是的是的。寫字有天賦有興趣是很容易進步的。現在社會上還有各種書法學校培訓班工作室, 真草隸篆提按頓挫, 老師敬業學生聰明,還真培養了一大批書法人才而且成績卓著。不過,現在的問題是學生寫字整體大滑坡, 多數人寫不出像樣的字。所以, 社會更需要 “ 大面積救災” , 當務之急是幫助那些不喜歡書法的人解決書寫問題。絕大多數人只想把寫字當個工具,希望有個簡單的辦法就能把字寫個大概齊、過得去。所以,現在開聊“只求過關”的話題,說不定還真和多數年輕人對心思,聽聽試試應該也不是壞事。放心,不耽誤多少事,*后你會發現還是挺簡單挺有用的。 書法老師教書法,大多是點橫撇捺的老路子,遇到好苗子很容易見成績。傳統的做法雖然值得尊重肯定,但畢竟與眼下大多數人的要求還有點距離。假如只“掐尖”不“救災”,就與“普通人寫好一般字”沒多大關系。絕大多數人并非不想把字寫好,但若要花很多時間來研究、練習,他又覺得既沒信心也不愿意——這樣的現實我認為是客觀的、合理的。字寫不好,不能全怪學生不用功,更應該檢討老一套的教材教法與新時勢是否嚴重脫離。 興趣歸興趣,現實歸現實。一定要承認在知識和機會目不暇接的當下, 書寫的好壞在整個人生中的地位分量, 已經風光難再今非昔比。所以, 咱試圖來設計一個不太花時間的書寫捷徑, 開頭還要講一點寫字的“*低級道理”,建議讀者先聽聽,如果覺得還新鮮還有益,不妨再拿起筆來試一試。不滿意或嫌沒用,再拜拜不遲。 (二) 如果我說,所有漢字的造型,其實都由一個“幽靈”(《共產黨宣言》語)管著——只要逮住它,叫它聽使喚,就能把所有漢字都寫對寫好——這話你一定從未聽過,哪有這樣的事!別著急,聽我慢慢聊開去。 以前我們總聽說, 每個書法家寫字風格都是很獨特的, 同一個字,歷代的書法名家寫出來也一定大有差異。所以,不管是誰講書法課,主要都強調歐顏柳趙、蘇黃米蔡各有什么特點,歷來如此,大家也覺得真是這么回事 …… 空白這概念, 意思有幾重 (二十八) 細讀上述文字和圖例,聰明的讀者又有發現:咦,奇怪!古人完全不懂視覺心理科學, 怎么寫出字來卻處處符合現代心理學的原理呢?這題目說來話長,這里簡述三點略作提示: 1.科學體系不但要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還要能解釋學科范疇內所有的現象和聯系。視覺心理既是科學,當然就要搞清形式特征與視覺反應的因果關系;漢字架構既屬視覺現象,也應該能在視覺科學的范疇內找到自己的位置。 2 . 就書法而言, 古代只有經驗沒有科學, 書法家雖經反復揚棄確立了每個漢字的優秀造型,但這僅是現象而非關本質。雖然前人也為漢字美形歸納了種種原則和要訣, 但其理由只是“ 不這樣就不好看”,卻無法從形式與感覺的關系上來解釋“為什么”—— 不進入科學體系,只能到此為止。 3.說到底,古今對漢字架構的認識差異,從幾千年的“知其然”階段,現今也該進入“知其所以然”的時代。現代的書法老師,都經過學校的科學訓練,應該有能力、有胸懷借用其他學科的科研成果,來為書法教育做一點實事,特別是給那些對書法全無興趣的同學,講一點寫字“必須如此”的科學道理。當然,前提是你對書法和科學兩方面都要比較熟悉。 以上種種,是否能用來解釋漢字的形式與觀感之間的內在聯系呢?答案不言而喻,關鍵是我們的研究能深入到什么程度。不用說,從目前情況看,連**步“愿意接受”都不那么順利。 毛澤東有名言:“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 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 ( 《實踐論》)現在我們要解決大面積學生寫不好字的問題,除了加強練習指導, 更應該學習一點視覺心理的基本知識。只有站在科學理論的高度,才能真正搞清楚漢字架構的審美機理,在此基礎上再提煉出*核心要素,才有可能使大部分學生領悟和掌握。 (二十九) 通過一系列的視覺體驗(包括所有正反兩方面的字例),我們已能感覺,空白對人眼的作用,在一定條件下是超越具體筆畫的——書寫漢字,即使筆畫略有歪斜尚不到位,但只要空白的分量大致類同,漢字的美形就可大致成立。所以,處理好漢字的空白,就成為寫好漢 字的**要義——無論橫豎還是撇捺,只要它們把空白切割得當,書寫就可以基本達標。 還要提請注意:這里所說的“空白類同”,和大家掛在嘴邊的“ 勻稱” , 意思雖然相近, 但本質卻有不同。其區別在于:“勻稱”只是感覺的形容可以見仁見智,而“類同”則是量化的表述并且可比可測。換句話說,前者是心中的印象既虛且活;而后者是對比的結果既真又實。也正因為“ 類同” 的基準是量化的、確定的,所以無論是用于科學檢驗,還是用作寫字標準,大家都容易取得共識。 以往書法老師為學生指錯, 都會說這筆該長、那筆該短, 此處太近、彼處太遠—— 表面看, 此中也有“量”的因素,但關鍵在于,這“長短遠近”究竟以誰為比較對象,卻游移縹緲難找傍依。基準都不能確定,這“ 量” 就無法落實, 眾人的理解就會有天差地別。而我們所說的“ 空白” , 則是既可目測又可“ 丈量”的——確定了一個計量單位,就可以用它來檢測所有的差異。這就是量化的價值和作用。
寫字那點事兒 作者簡介
高惠敏,筆名阿敏,男,1948年生,江蘇省無錫市人。首都師大文學院退休副教授。 著有《怎樣寫鋼筆字》《成語聯句行草書例》《阿敏硬筆理論與實踐》《行書千字文》《篆刻史話》(日文)《中老年人書法速成》《篆書淺鑒》《趙孟頫書法嚴寺記臨摹研究》等20余種各式毛筆、鋼筆字帖。書法、篆刻作品冊曾多次入選國家展覽并作為“國禮”贈送外國元首。曾幾度應邀出國講學、展出,與日本書法界交流尤為頻繁。《讀賣新聞》《產經新聞》《東京新聞》《神奈川新聞》以及書法專業雜志《墨》《書道》《修美》《水莖》都曾介紹過其作品、論文及藝術業跡。《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中國》等十幾種國內報刊也有過多次報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