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jīng)典:水滸傳(上下冊)
我的大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030022
- 條形碼:9787512030022 ; 978-7-5120-3002-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的大學 本書特色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的*后一部,作品描寫16歲的主人公阿廖沙滿懷上大學的愿望,告別了年邁的外祖母,來到伏爾加河岸的喀山市。到了喀山,嚴酷的現(xiàn)實生活使他上大學的美好愿望頓時化為泡影,因為他必須直面人生,必須為生存而受雇去干活。后來,因接觸大學生、秘密團體的成員及西伯利亞流放回來的革命者,他的思想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我的大學 內(nèi)容簡介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終結篇,《我的大學》內(nèi)容緊接《在人間》,描述了青年時代的阿廖沙從少年時代走向成熟的人生歷程。社會,這所沒有圍墻的大學,沒有教授,沒有課程表,我們卻能從中學到更多。”社會大學”理論就是《我的大學》一書提出的。 《我的大學》中,阿廖沙沒能進入大學,但在社會這所大學里接觸到了各個階層,結識了不少進步青年,了解了人民的生活現(xiàn)狀。得到了自我提升,正如高爾基所說的那樣——“獲得了精神上的生命”。
我的大學 節(jié)選
《我的大學》: *終,我去喀山大學求學了,就這么回事兒。 一個名叫尼古拉·葉夫列伊諾夫的中學生引起了我上大學的念頭。他是個十分招人喜歡的年輕人,長得也頗為英俊,兩只眼睛如同女人一樣可愛溫柔。他那會兒跟我住在同一幢樓里,只因常見我手里拿著書,就留意起我來,我們就因此認識了。沒多長時間,葉夫列伊諾夫競琢磨著叫我承認這一觀點:我有“研究科學的特殊才能”。 “你生下來就是個搞科學的人。”他說道,瀟灑地甩甩他那馬鬃一樣的長發(fā)。 那時我什么都不明白,哪怕是只家兔,也可能為科學做出貢獻。但是葉夫列伊諾夫成功地讓我相信:我這般的青年正是各個大學急需的。順理成章的,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的典故再次被搬了出來。葉夫列伊諾夫接著說,我去喀山的話,能夠住在他家,利用秋冬兩季學完中學課程,再“隨意”把幾門考試對付過去(他就是這么說的:“隨意!”)。到了大學里面,我就能夠領到助學金,五年之后,我就能成為“學者”了。所有的一切在他看起來都是易如反掌的事,因為當時的葉夫列伊諾夫只有十九歲,并且有一顆善良的心。 他考完試就回家了。半個月后,我也跟著上了路。 我被年邁的外祖母送走時,她勸告我說: “你不能再對人亂發(fā)火了!你總喜歡發(fā)火,變得兇狠而又傲慢!這全部是從你外祖父那兒遺傳的,但是你看一看你外祖父,都變成什么樣子了!這命苦的老頭子,活了這么久,竟然變成個傻子。你必須記住:上帝不談人的對錯,只有魔鬼專愛此道!再見啦,唉……” 她松弛的面頰淌下來幾滴無奈的淚水。她抹了一抹,接著說道: “咱們再也見不著啦!你這不安穩(wěn)的孩子,要遠走他鄉(xiāng)啦,我的時日不多了……” 這幾年來的異地生活使我不能陪在外祖母身邊,可以說很難見到她。想到馬上就要和她分別,跟這個和我血肉相連、體貼善良的老人分別,我不禁悲從中來。 我站在船尾,一眼不眨地望著她。外祖母就站在碼頭上,一手畫著十字,一手不停地拿起那條舊披肩的角兒,擦拭自己的臉和那雙總是流露著慈愛和溫柔的眼睛。 后來,我到了這座半韃靼樣兒的城市,住進了一所平房中的一間小屋。這所平房孤孤單單地矗立在一條窄巷盡頭的土坡上。房子當中的一面墻正對著一片大火燒后的荒地,雜草叢生的荒地上,一片房子倒塌的廢墟,隆起在苦艾、牛蒡、馬蓼的雜草叢和接骨木的灌木林里,廢墟下面有個十分大的地窖。到處游晃的野狗就生在那兒,也埋葬在那兒。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大地窖,因為它是我上過的**所大學。 葉夫列伊諾夫的媽媽,靠著一點不多的撫恤金勉強過活,撫養(yǎng)著兩個兒子。初到他家的幾天,我不時看見這個面色蒼白的個子不高的寡婦從市場歸來,帶著不知所措的憂傷,買來的東西被放在櫥桌上,尋思著怎么解決當前的問題:既便把自己除外,又如何用這么一小塊肉做出一頓美味的餐點,讓三個強壯的小伙子吃好呢? 她的話不多,灰蒙蒙的雙眼顯露著一種無奈而溫和的堅強,好像一匹已經(jīng)筋疲力盡的母馬,即便知道自己不能把車拉上坡,依舊在盡力掙扎。 到她家的第四天的一個早晨,我去廚房幫她洗菜,她的孩子們那會兒都還沒起床。她試試探探地低聲問我: “您到這里來想做什么?” “念書,上大學。” ……
我的大學 作者簡介
高爾基(1868-1936年),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作家,蘇聯(lián)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與托爾斯泰、契訶夫被稱為是俄國文學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哥羅德城,父親是木匠。他早年喪父,寄居在經(jīng)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十一歲時,他便開始獨立謀生。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沙皇時代的底層度過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jīng)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