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天然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00966
- 條形碼:9787521200966 ; 978-7-5212-009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然閣 本書特色
一代湘軍名將,轉身為一代留名青史的儒商。他的后裔憑什么續寫百年傳奇!天然閣大揭密……
天然閣 內容簡介
湖南作家曾理的長篇小說《天然閣》,以近代中國風云為背景,以湘繡歷史傳承為線索,以一批近代民族工商企業家為主角,展現了民族藝術魅力,禮贊了民族文化精神。
天然閣 目錄
目 錄
前 言/1
**章 名門/001
第二章 道緣/015
第三章 私銀/028
第四章 坐堂/041
第五章 密傳/055
第六章 規矩/068
第七章 較量/081
第八章 洋綢/094
第九章 械斗/107
第十章 棺罩/120
第十一章 陰謀/133
第十二章 日貨/146
第十三章 避嫌/160
第十四章 金匾/175
第十五章 徽標/188
第十六章 戰爭/201
第十七章 大火/213
第十八章 劫案/225
第十九章 漏網/237
第二十章 跟蹤/248
第二十一章 針譜/261
第二十二章 國禮/277
天然閣 節選
**章 名門 辛亥革命爆發,沉淀幾百年的中國政治社會吹過一陣變革的清風,隨后走馬燈似的官場變換,造成劇烈的社會動蕩,此后一個很長的時間,中國的版圖被各地軍閥撕扯得四分五裂。距北京有著千里之遙的長沙城,社會秩序似乎還是風平浪靜,兩個神秘訪客的到來,卻攪動了長沙繡莊往日的平靜。 1916年,袁世凱稱帝不過幾個月,便在全國此起彼伏的護國戰爭硝煙中退位了,隨后不久病故,因鬧自治而被袁世凱逼退的湖南督軍譚延闿,再次坐上了湖南省長公署的**把交椅。 這天下午,兩個槍兵陪伴著兩位身穿黑色雙排扣外衣、手提大皮包的人,走在長沙城馬王街的麻石板路上,“咔嚓”“咔嚓”的靴釘聲震得麻石板咚咚 地響。 在路人驚訝的目光中,兩位身穿黑色雙排扣的外來人,旁若無人地走進了長沙坡子街的宏昌繡莊,而槍兵則站立店鋪門外。這種場面,在悠閑慣了的長沙城并不多見,自然讓長沙城街頭的路人多了幾分緊張與好奇。平常只有官府到商鋪里抓人才是這陣勢,難道宏昌繡莊有人犯了事,抑或是得罪了官府? 宏昌繡莊是長沙三大繡莊之首,飛檐翹角,走獸銜鈴,風吹鈴動,發出清脆的聲響,配上富麗堂皇的店面,顯得極為氣派。不過在兵荒馬亂的年月,購買時尚高雅刺繡品的顧客卻不多,幾個店伙計或站或坐顯得甚為悠閑。 一瞧兩位來客的架勢,領頭的店伙計心里一驚,騰地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見來人并無惡意,而是春風滿面,不由得忙迎上去熱情地招呼:“長官,需要點什么?” 領頭的高個子回頭望了一眼跟在身旁的店伙計,自顧看著店鋪陳列的各類繡品,沒有回話。 坐在內堂算賬的趙管家也迎了出來,見到來客氣宇軒昂,門外站著槍兵,連聲吩咐店伙計:“上茶!上*好的芙蓉山毛尖。” “不麻煩了。我們只是隨便瞧瞧。”領頭的高個子似乎從趙管家那滴溜溜轉個不停的眼珠子看出了什么,推脫著說。 瞧著兩位旁若無人的來客,生意江湖混了多年的趙管家低聲對伙計道:“殷勤點,看架勢這兩人還挺有來頭。” 高個子下意識地瞧了一眼趙管家,突然掏出隨身攜帶的一張紙條,低聲地問:“老板,你知道芙蓉坊繡莊嗎?” “芙蓉坊繡莊……”店伙計剛要說芙蓉坊的老板曾紀生就在隔壁吳大茂店鋪里買東西時,話還沒說出口,就被趙管家打斷。 “芙蓉坊繡莊?在……離長沙城很遠的地方——銅官。老板!您是要買湘繡么?我這里有……”趙管家眼珠子轉了幾圈狡黠地說。 兩位來人從趙掌柜那怪怪的眼神里似乎看出了什么,相互交換了一下眼色,禮貌性地笑笑,一言不發地離開了店鋪。 長沙人好議事是出了名的,無風尚且能攪起三尺浪,何況這槍兵闖進店鋪的事。不久后,從宏昌的伙計那里傳出來一個莫名其妙的傳聞,芙蓉坊出大 事啦! 什么大事?誰也說不清。有人還記得好些年前,曾家大屋的掌門人曾傳玉,曾經莫名其妙地被官府關押過,這種噩運今天是否又會降臨到曾紀生的身上? 那時的社會,雖然從君主制進入了共和時代,但科學技術并不發達,僅僅是在門楣上換了塊刷了新油漆的招牌,信息的傳遞方式仍然極其落后。此時兩位神秘來客在宏昌繡莊折騰了近半個時辰,在吳大茂采購繡線的曾紀生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曾紀生從吳大茂出來后,又到自己熟悉的錦文麗繡莊那里去坐了一陣,當他聽到這一傳聞時,已是當天晚上的事。 陌生人、槍兵、芙蓉坊,世界上的事就怕聯成串來想,聯系起來后便有了無數的結果。這幾件事聯系起來,曾紀生便有了心事,雖然覺得自己與官府并無多少牽扯,但“天飛橫禍”的典故還是令人生畏。 第二天一大早,曾紀生便離開長沙城平安客棧,往家里趕。 小篷船靠上了銅官的碼頭,曾紀生三步并作兩步地急急往家的方向走去。他人還沒進曾家大屋的院門,便瞧見站在曬谷場上的謝春正在打望,順著目光方向望去,遠遠瞧見一撥人正從山坳口向曾家大屋走來。 曾紀生走到院門的荷塘前站住,心里猜想著:這會是些什么人? “少老板!在忙么子啰?有兩個上海來的貴客要找你。”隨著呼喊聲,家住銅官芙蓉坊繡莊隔壁的王娭毑,帶著兩個陌生人向曾家大屋走過來。 曾紀生迎了上去。王娭毑搶前幾步把曾紀生拉到一邊,壓低聲音道:“他們是遠方來的貴客,有‘大事’找你。” 王娭毑將“大事”兩字說得特別重,曾紀生不覺心里一驚,如今的他*怕聽到的就是“大事”二字。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月,“大事”往往與“禍事”是兄弟,但他畢竟闖蕩生意江湖多年,不是那種輕易亂了陣腳的貨色。他很快鎮定了心神,面上熱情而又警惕地應酬道:“哦!稀客,稀客!快請進屋里坐。” 聽主人發了話,謝春連忙跑進大門朝著繡樓呼喊:“二嫂!來客人啦!” 只聽一陣“吱吱”的樓梯響聲,周嬸急匆匆地下了樓。她見曾紀生從門外領著幾個客人走了過來,趕忙問道:“少爺,您回來啦!二嫂還沒回來,您有什么事嗎?” “哦,快給客人泡茶。”曾紀生吩咐道。他的腦海里卻在急速地思索著來客的真實身份,這兩人是不是昨天長沙繡莊尋找芙蓉坊的客人?他們隨行的槍兵怎么沒見同來?是不是會來個先禮后兵?! 兩位來客一高一矮,高個子戴著墨鏡,文質彬彬,矮個子則提著一個黑色皮包,神情上顯得憨厚淳樸。從眼前的景象來看,不像是來找麻煩的,但兩人那一身深藍色雙排扣外衣的打扮,仍然給人一種神秘江湖客的感覺,讓人心里不踏實。 曾紀生的心如水桶打水——七上八下地懸著。待客人坐定后,他試探地問道:“請問貴客尊姓大名,找芙蓉坊有何貴干?” “您這地方可真難找呀!”戴墨鏡的高個子從身上摸出手帕,抹了抹額頭上的細汗,這才解釋來意,“我們是專程從上海過來的。在下姓宋,名耀平。受堂嫂之托到長沙辦一件家事。” 來人有意將“家事”兩字說得很輕,以降低王娭毑“大事”的分量。 “上海?”曾紀生心里“咯噔”了一下。上海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外國洋人都仰慕的繁華大都市,他們到長沙辦什么家事?為什么顯得這樣神神秘秘? 宋先生見曾紀生的臉上布滿了疑惑,忙解釋道:“我們要訂一套湘繡嫁妝。” “您要訂湘繡嫁妝?哦!好,好……”曾紀生話是這么說,心里卻是更加迷糊。他的思維還停留在這些人有槍兵護送的神秘上,這種身份的人可是要風有風,要雨有雨的,要一套刺繡嫁妝,還不是“落水鬼”要喝水,張口便有的事,何以千里迢迢跑到湖南來?曾紀生雖然生長在銅官小鎮,但全國也跑了不少的地方,甚至連意大利都靈也去了,可以說也是個見過大世面的人。他對全國刺繡行業了解很深,像蘇繡的刺繡名家——沈壽,他也面對面地交流過,顧繡的代表性人物韓希孟的作品,曾紀生也曾認真地研究過。
天然閣 作者簡介
曾理,出生于湘繡世家,4歲開始學畫,8歲創作水墨畫《墨蟹》獲湖南“小天使”書畫競賽一等獎。后被繡成湘繡送往日本展出。因此,選擇湘繡為主業,對曾理而言是“天意”使然。 2007年曾理創作設計的《荷塘鷺色》,被刺繡成湘繡作品,并榮獲第七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后來赴澳大利亞、美國攻讀法律和會計學專業。2012年畢業回國創業。2013年3月獲長沙市十大“杰出創業女性”稱號。2013年12月創作湘繡作品《新瀟湘八景》榮獲“第一屆湖南省民間文藝”一等獎。2015年創作電影劇本《國禮》于2017年1月正式投拍。現任長沙市僑聯副主席、長沙市政協常委、湖南省僑商會副會長。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