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高山峽谷區1:50000填圖方法指南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61893
- 條形碼:9787030561893 ; 978-7-03-05618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山峽谷區1:50000填圖方法指南 內容簡介
《高山峽谷區1:50000填圖方法指南》是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狀況調查、地質災害評價、生態環境保護、關鍵地質問題解決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的前提下,基于試點項目成果編寫而成。《高山峽谷區1:50000填圖方法指南》內容分為兩部分,**部分根據高山峽谷區(基巖裸露區)基本地質地貌特征,簡要介紹了1∶50000高山峽谷區填圖的目標任務、工作程序及工作部署等,詳細論述了遙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在高山峽谷區填圖過程中的使用方法,以及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構造、礦產等野外地質調查有效技術方法組合。第二部分闡述了在有效技術方法選擇基礎上的應用效果,包括沉積巖區填圖單位劃分及地層系統的建立、巖漿巖區填圖單位厘定及屬性研究、構造變形期次劃分及變形序列的建立,以及礦化點、礦點、礦體的發現與查證等內容。實踐表明不同屬性地質實體所采用的技術方法體系具有有效性、適用性和實用性,可為高海拔、深切割區填圖提供借鑒。
高山峽谷區1:50000填圖方法指南 目錄
目錄
叢書序
前言
**部分 高山峽谷區1∶50000填圖技術方法
**章 緒論 3
**節 高山峽谷區定義與基本特征 3
第二節 填圖目標任務、基本準則及工作程序 4
第二章 資料收集、預研究與野外踏勘 6
**節 資料收集 6
第二節 資料預研究 10
第三節 野外踏勘 11
第三章 技術路線及技術方法 13
**節 技術路線 13
第二節 技術方法 14
第四章 工作部署 42
**節 部署原則 42
第二節 年度工作部署 42
第五章 野外地質調查 45
**節 有效技術方法組合選擇的原則及標準 45
第二節 有效技術方法組合的選擇 46
第三節 剖面類型、研究內容及精度要求 49
第四節 路線地質調查 52
第六章 資料整理和野外驗收 57
**節 資料整理 57
第二節 野外驗收 57
第七章 成果編審與資料匯交 59
**節 成果編審 59
第二節 資料歸檔與匯交 60
第二部分 新疆1∶50000 喀伊車山口等3幅高山峽谷區填圖實踐
第八章 項目概況 63
**節 工作區位置、范圍及自然地理 63
第二節 總體目標任務及工作流程 65
第三節 主要實物工作量設置 65
第九章 工作部署 67
**節 重點工作區與一般工作區劃分 67
第二節 年度工作區劃分與部署 69
第十章 沉積巖區地質調查 72
**節 概述 72
第二節 有效技術方法選擇及應用效果 73
第三節 沉積巖屬性研究 85
第四節 技術方法評價 95
第十一章 巖漿巖區地質調查 96
**節 概述 96
第二節 有效技術方法選擇及應用效果 97
第三節 巖漿巖屬性研究 100
第四節 技術方法評價 109
第十二章 構造地質調查 110
**節 概述 110
第二節 有效技術方法選擇及應用效果 110
第三節 構造變形期次及變形序列研究 117
第四節 技術方法評價 126
第十三章 礦產地質調查 127
**節 概述 127
第二節 有效技術方法選擇及應用效果 127
第三節 技術方法評價 132
參考文獻 134
叢書序
前言
**部分 高山峽谷區1∶50000填圖技術方法
**章 緒論 3
**節 高山峽谷區定義與基本特征 3
第二節 填圖目標任務、基本準則及工作程序 4
第二章 資料收集、預研究與野外踏勘 6
**節 資料收集 6
第二節 資料預研究 10
第三節 野外踏勘 11
第三章 技術路線及技術方法 13
**節 技術路線 13
第二節 技術方法 14
第四章 工作部署 42
**節 部署原則 42
第二節 年度工作部署 42
第五章 野外地質調查 45
**節 有效技術方法組合選擇的原則及標準 45
第二節 有效技術方法組合的選擇 46
第三節 剖面類型、研究內容及精度要求 49
第四節 路線地質調查 52
第六章 資料整理和野外驗收 57
**節 資料整理 57
第二節 野外驗收 57
第七章 成果編審與資料匯交 59
**節 成果編審 59
第二節 資料歸檔與匯交 60
第二部分 新疆1∶50000 喀伊車山口等3幅高山峽谷區填圖實踐
第八章 項目概況 63
**節 工作區位置、范圍及自然地理 63
第二節 總體目標任務及工作流程 65
第三節 主要實物工作量設置 65
第九章 工作部署 67
**節 重點工作區與一般工作區劃分 67
第二節 年度工作區劃分與部署 69
第十章 沉積巖區地質調查 72
**節 概述 72
第二節 有效技術方法選擇及應用效果 73
第三節 沉積巖屬性研究 85
第四節 技術方法評價 95
第十一章 巖漿巖區地質調查 96
**節 概述 96
第二節 有效技術方法選擇及應用效果 97
第三節 巖漿巖屬性研究 100
第四節 技術方法評價 109
第十二章 構造地質調查 110
**節 概述 110
第二節 有效技術方法選擇及應用效果 110
第三節 構造變形期次及變形序列研究 117
第四節 技術方法評價 126
第十三章 礦產地質調查 127
**節 概述 127
第二節 有效技術方法選擇及應用效果 127
第三節 技術方法評價 132
參考文獻 134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