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新時代領導干部法治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7081
- 條形碼:9787010197081 ; 978-7-01-01970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領導干部法治概論 本書特色
付子堂主編的這本《新時代領導干部法治概論》是黨政領導干部法治理論學習的參閱書目。全書分總論、分論兩部分,內容包括法治基本知識、德治基本知識、黨內法規基本知識、堅持依憲治國、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嚴格依法行政、維護民事權益、建設法治經濟、建設生態文明、促進公平共享、尊重程序法治、遠離職務犯罪。
新時代領導干部法治概論 內容簡介
《新時代領導干部法治概論》分為總論和分論兩大部分。總論部分共三章,分別介紹法治、德治和黨內法規的基本知識。分論部分共九章,主要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七大法律部門的主要內容,以及關于國家安全和生態法治的基本知識,力圖構建領導干部法治知識基本體系。 《新時代領導干部法治概論》堅持問題導向,力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和實用好用。每章內容既在篇首有“內容導讀”,又在篇尾設計了“拓展閱讀”和“思考題”,并在基礎理論以外的全部章節按“相關基本知識”“重點立法解讀”和“典型案例透視”的邏輯體系及領導干部學法用法需求展開,以滿足廣大領導干部對法治基本知識的學習和使用需要。
新時代領導干部法治概論 目錄
**章 法治基本知識
**節 法治
第二節 依法治國
第三節 新時代法治體系建設
第二章 德治基本知識
**節 道德及其相關概念
第二節 法治與德治的基本關系
第三節 領導干部講政德
第三章 黨內法規基本知識
**節 黨內法規釋義
第二節 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第三節 違紀違規典型案例透視
第四章 堅持依憲治國
**節 憲法概述
第二節 憲法實施與監督制度
第三節 憲法修改
第四節 《監察法》的制定
第五章 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
**節 總體國家安全觀概述
第二節 國家安全領域重要法律解讀
第三節 危害國家安全問題典型案例透視
第六章 嚴格依法行政
**節 依法行政基本知識
第二節 依法行政主要規范解讀
第三節 違法行政典型案例透視
第七章 維護民事權益
**節 民事權益基本知識
第二節 關于民事權益立法規定解讀
第三節 侵害民事權益典型案例透視
第八章 建設法治經濟
**節 法治經濟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關于建設法治經濟的立法規定解讀
第三節 法治經濟建設領域的典型案例透視
第九章 建設生態文明
**節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生態文明觀
第二節 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法律制度解讀
第三節 生態環境問題典型案例透視
第十章 促進公平共享
**節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基本知識
第二節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立法解讀
第三節 勞動與社會保障問題典型案例透視
第十一章 尊重程序法治
**節 程序法治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關于程序法治立法規定解讀
第三節 程序違法典型案例透視
第十二章 遠離職務犯罪
**節 刑法的相關基本知識
第二節 職務犯罪立法規定解讀
第三節 職務犯罪典型案例透視
新時代領導干部法治概論 節選
《新時代領導干部法治概論》: 五是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確定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重要內容,強調“黨內法規既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有力保障”,并從制定、備案、解釋和執行等方面對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作出部署。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增強依法執政本領,加快形成覆蓋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各方面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加強和改善對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十九大再一次對《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了部分修改;加上十八大以來制定或修訂一系列黨內重要法規,諸如《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使黨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廉政建設在制度層面得以進一步落實。依規治黨、用法治思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讓我們進一步堅信:“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新時代要求從黨內法規的制定、備案、解釋、執行等方面,進一步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要求從理論和實踐層面理順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的關系;同時,對黨內法規在從嚴治黨、管黨方面的效用進行評估,為修改完善黨內法規提供依據。 綜上,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有力保證。 (五)全面加強人權法治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直致力于不斷發展人權理論,注重通過法治建設保障人權,促進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1997年首次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主題報告,2004年首次寫入憲法,2007年首次寫入黨章。2012年,黨的十八大把“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2014年,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的要求。從黨的報告到黨的章程,從憲法確認到司法保障,再到法治保障,指明了法治是實現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根本途徑,而且認識更加務實、更加全面。 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呈現,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深化人權內涵,不僅在話語上多處表達權利、權益,而且特別強調“加強人權法治保障”,確立了新的人權發展方向,更加堅定了我國的人權自信。 一是突出了人權的本原。人權的核心并不僅僅在于承認權利、表述權利,而在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這些思想都以“人”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實現人權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是強調了人權的整體性。人權是人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等各方面合理需要的話語主張。這些方面是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的,任何一方面的偏廢都可能傷及其他方面。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八個明確…十四條方略”,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這些嚴密的頂層設計和科學謀劃,為全方位提升人權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是貢獻了人權實現的中國方案。中國共產黨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立場認識人權,從根本上深刻闡釋、準確把握人類社會基本矛盾和矛盾運動的趨向。“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才能真正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如果在這一點上把握不好,人權的實現就只會是海市蜃樓。美國等西方國家近年來在人權方面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就在于未能看清或者粉飾了社會矛盾。 總之,人權是法治的終極追求。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中,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單純滿足生活需要還不夠,更要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決不讓一個人掉隊。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新時代人權目標,離不開法治的全面保障。實現全面的人權法治保障是未來中國的重大軟實力之一。加強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使人權事業發展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可持續的人權發展道路。這對堅定中國人權自信、提升中國國家影響力、構建人權話語體系、掌握人權話語權,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
新時代領導干部法治概論 作者簡介
付子堂,著名法學家,現任西南政法大學校長。第六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首批“中國當代法學名家”。兼任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國家司法考試命題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及國家期刊或核心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100余篇,主持和主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出版法學教材、專著、辭書等40余部。出版《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研究》《法之理在法外》、《法律功能論》等著作20余部,其中主編高等學校法學核心課程教材《法理學初階》、《法理學進階》、《法理學高階》,構成“法理學三部曲”。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