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電路分析基礎/邵雅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3554935
- 條形碼:9787563554935 ; 978-7-5635-549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路分析基礎/邵雅斌 內容簡介
《電路分析基礎/“十三五”高等教育電子類規劃教材》對電路的基本理論、基本定律、基本概念及基本分析方法做了系統、詳盡的闡述,力求內容完整、重點突出、通俗易懂。內容側重于從工程應用角度介紹電路基本理論、分析方法。以電壓、電流響應為線索,依次講解直流電路、動態電路和交流電路相關內容。全書可讀性強,每章*后均以工程應用示例結束。 《電路分析基礎/“十三五”高等教育電子類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學校電子、通信、自動控制、計算機、信息類相關專業的本科“電路”或“電路分析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從事上述專業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電路分析基礎/邵雅斌 目錄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電路和電路模型
1.1.1 電路
1.1.2 電路模型
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電流和電流的參考方向
1.2.2 電壓和電壓的參考方向
1.2.3 電功率
1.3 電阻元件
1.3.1 線性電阻
1.3.2 電阻元件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
1.3.3 電阻元件的功率與能量
1.4 電壓源和電流源
1.4.1 電壓源
1.4.2 電流源
1.5 受控電源
1.6 基爾霍夫定律
1.6.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
1.6.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1
第2章 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2.1 電路的等效變換
2.1.1 二端網絡的概念
2.1.2 等效電路與等效變換
2.2 電阻的串聯和并聯
2.2.1 電阻的串聯
2.2.2 電阻的并聯
2.2.3 電阻的串并聯
2.3 電阻的星形連接與三角形連接的等效變換
2.3.1 電阻的星形連接與三角形連接
2.3.2 電阻的星形連接與三角形連接的等效變換
2.4 電源的等效變換
2.4.1 電壓源、電流源的串聯和并聯
2.4.2 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等效變換
2.5 輸入電阻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2
第3章 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3.1 支路電流法
3.2 網孔電流法
3.2.1 網孔電流
3.2.2 網孔電流法
3.3 回路電流法
3.4 節點電壓法
3.4.1 節點電壓
3.4.2 節點電壓法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3
第4章 電路定理
4.1 疊加定理和齊次定理
4.1.1 疊加定理
4.1.2 齊次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
4.3.1 戴維寧定理
4.3.2 諾頓定理
4.3.3 應用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分析電路
4.4 *大功率傳輸定理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4
第5章 動態元件和動態電路
5.1 電容元件
5.1.1 線性電容元件
5.1.2 電容元件的電壓、電流關系
5.1.3 電容元件的等效變換
5.2 電感元件
5.2.1 線性電感元件
5.2.2 電感元件的電壓、電流關系
5.2.3 電感元件的等效變換
5.3 動態電路及其初始條件
5.3.1 動態電路的基本概念
5.3.2 換路定則
5.3.3 初始值的確定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5
第6章 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
6.1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6.1.1 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6.1.2 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6.1.3 一階電路零輸入響應的一般公式
6.2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6.2.1 RC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6.2.2 RL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6.3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6.4 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6.5 一階電路的階躍響應
6.5.1 階躍函數
6.5.2 階躍響應
6.6 一階電路的沖激響應
6.6.1 沖激函數
6.6.2 沖激響應
6.7 二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6.7.1 二階電路微分方程及求解
6.7.2 固有頻率的三種情況及其響應形式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6
第7章 正弦穩態電路分析
7.1 正弦量
7.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7.1.2 相位差
7.2 相量分析法基礎
7.2.1 復數簡介
7.2.2 相量和相量圖
7.2.3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7.2.4 電阻、電感和電容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7.3 阻抗和導納
7.3.1 阻抗和導納
7.3.2 歐姆定律的相量形式
7.3.3 阻抗的等效變換
7.4 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
7.4.1 相量解析法
7.4.2 電路的相量圖法
7.5 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7.5.1 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7.5.2 各元件功率
7.5.3 功率因數的提高
7.5.4 *大功率傳輸
7.6 交流電路中的諧振
7.6.1 串聯諧振
7.6.2 并聯諧振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7
第8章 三相電路
8.1 三相電路的基本概念
8.1.1 三相電路的組成
8.1.2 三相電路的連接
8.2 三相電路線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關系
8.2.1 丫形連接的線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關系
8.2.2 △形連接的線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關系
8.3 對稱三相電路分析
8.4 不對稱三相電路
8.5 三相電路的功率
8.5.1 三相電路的功率
8.5.2 三相電路功率的測量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8
第9章 含有耦合電感的電路
9.1 耦合電感元件
9.1.1 自感和自感電壓
9.1.2 互感
9.1.3 耦合電感線圈的同名端
9.1.4 耦合電感元件的伏安關系及電路模型
9.2 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分析
9.2.1 互感線圈的連接
9.2.2 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分析
9.3 變壓器
9.3.1 空心變壓器
9.3.2 理想變壓器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9
第10章 不同頻率正弦信號電路的分析
10.1 不同頻率正弦信號作用的電路
10.2 非正弦周期信號
10.2.1 非正弦周期函數分解為傅里葉級數
10.2.2 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0.3 非正弦周期信號電路的計算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10
第11章 二端口網絡
11.1 二端口網絡的概念
11.2 二端口網絡的參數和方程
11.2.1 Y參數(短路參數)和Y參數方程
11.2.2 Z參數(開路參數)和Z參數方程
11.2.3 T參數(傳輸參數)和T參數方程
11.2.4 H參數(混合參數)和H參數方程
11.2.5 二端口網絡各參數間的關系
11.2.6 具有端接的二端口網絡分析
11.3 二端口的等效電路
11.3.1 互易二端口的等效電路
11.3.2 含有受控源二端口的等效電路
11.4 二端口的連接
11.4.1 二端口的級聯
11.4.2 二端口的并聯
11.4.3 二端口的串聯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11
第12章 Multisim仿真軟件使用簡介
12.1 Multisim軟件簡介
12.2 Multisim基本使用方法
12.2.1 Multisim安裝
12.2.2 Multisim界面
12.2.3 菜單欄
12.2.4 Multisim界面定制
12.3 Multisim電路建立
12.4 Multisim電路仿真
12.4.1 給電路增加儀表
12.4.2 電路仿真
12.5 Multisim電路分析
12.5.1 電路分析相關設置
12.5.2 電路分析結果觀察
參考文獻
1.1 電路和電路模型
1.1.1 電路
1.1.2 電路模型
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電流和電流的參考方向
1.2.2 電壓和電壓的參考方向
1.2.3 電功率
1.3 電阻元件
1.3.1 線性電阻
1.3.2 電阻元件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
1.3.3 電阻元件的功率與能量
1.4 電壓源和電流源
1.4.1 電壓源
1.4.2 電流源
1.5 受控電源
1.6 基爾霍夫定律
1.6.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
1.6.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1
第2章 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2.1 電路的等效變換
2.1.1 二端網絡的概念
2.1.2 等效電路與等效變換
2.2 電阻的串聯和并聯
2.2.1 電阻的串聯
2.2.2 電阻的并聯
2.2.3 電阻的串并聯
2.3 電阻的星形連接與三角形連接的等效變換
2.3.1 電阻的星形連接與三角形連接
2.3.2 電阻的星形連接與三角形連接的等效變換
2.4 電源的等效變換
2.4.1 電壓源、電流源的串聯和并聯
2.4.2 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等效變換
2.5 輸入電阻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2
第3章 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3.1 支路電流法
3.2 網孔電流法
3.2.1 網孔電流
3.2.2 網孔電流法
3.3 回路電流法
3.4 節點電壓法
3.4.1 節點電壓
3.4.2 節點電壓法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3
第4章 電路定理
4.1 疊加定理和齊次定理
4.1.1 疊加定理
4.1.2 齊次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
4.3.1 戴維寧定理
4.3.2 諾頓定理
4.3.3 應用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分析電路
4.4 *大功率傳輸定理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4
第5章 動態元件和動態電路
5.1 電容元件
5.1.1 線性電容元件
5.1.2 電容元件的電壓、電流關系
5.1.3 電容元件的等效變換
5.2 電感元件
5.2.1 線性電感元件
5.2.2 電感元件的電壓、電流關系
5.2.3 電感元件的等效變換
5.3 動態電路及其初始條件
5.3.1 動態電路的基本概念
5.3.2 換路定則
5.3.3 初始值的確定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5
第6章 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
6.1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6.1.1 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6.1.2 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6.1.3 一階電路零輸入響應的一般公式
6.2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6.2.1 RC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6.2.2 RL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6.3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6.4 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6.5 一階電路的階躍響應
6.5.1 階躍函數
6.5.2 階躍響應
6.6 一階電路的沖激響應
6.6.1 沖激函數
6.6.2 沖激響應
6.7 二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6.7.1 二階電路微分方程及求解
6.7.2 固有頻率的三種情況及其響應形式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6
第7章 正弦穩態電路分析
7.1 正弦量
7.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7.1.2 相位差
7.2 相量分析法基礎
7.2.1 復數簡介
7.2.2 相量和相量圖
7.2.3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7.2.4 電阻、電感和電容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7.3 阻抗和導納
7.3.1 阻抗和導納
7.3.2 歐姆定律的相量形式
7.3.3 阻抗的等效變換
7.4 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
7.4.1 相量解析法
7.4.2 電路的相量圖法
7.5 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7.5.1 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7.5.2 各元件功率
7.5.3 功率因數的提高
7.5.4 *大功率傳輸
7.6 交流電路中的諧振
7.6.1 串聯諧振
7.6.2 并聯諧振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7
第8章 三相電路
8.1 三相電路的基本概念
8.1.1 三相電路的組成
8.1.2 三相電路的連接
8.2 三相電路線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關系
8.2.1 丫形連接的線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關系
8.2.2 △形連接的線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關系
8.3 對稱三相電路分析
8.4 不對稱三相電路
8.5 三相電路的功率
8.5.1 三相電路的功率
8.5.2 三相電路功率的測量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8
第9章 含有耦合電感的電路
9.1 耦合電感元件
9.1.1 自感和自感電壓
9.1.2 互感
9.1.3 耦合電感線圈的同名端
9.1.4 耦合電感元件的伏安關系及電路模型
9.2 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分析
9.2.1 互感線圈的連接
9.2.2 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分析
9.3 變壓器
9.3.1 空心變壓器
9.3.2 理想變壓器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9
第10章 不同頻率正弦信號電路的分析
10.1 不同頻率正弦信號作用的電路
10.2 非正弦周期信號
10.2.1 非正弦周期函數分解為傅里葉級數
10.2.2 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0.3 非正弦周期信號電路的計算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10
第11章 二端口網絡
11.1 二端口網絡的概念
11.2 二端口網絡的參數和方程
11.2.1 Y參數(短路參數)和Y參數方程
11.2.2 Z參數(開路參數)和Z參數方程
11.2.3 T參數(傳輸參數)和T參數方程
11.2.4 H參數(混合參數)和H參數方程
11.2.5 二端口網絡各參數間的關系
11.2.6 具有端接的二端口網絡分析
11.3 二端口的等效電路
11.3.1 互易二端口的等效電路
11.3.2 含有受控源二端口的等效電路
11.4 二端口的連接
11.4.1 二端口的級聯
11.4.2 二端口的并聯
11.4.3 二端口的串聯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延展與工程應用實例
習題11
第12章 Multisim仿真軟件使用簡介
12.1 Multisim軟件簡介
12.2 Multisim基本使用方法
12.2.1 Multisim安裝
12.2.2 Multisim界面
12.2.3 菜單欄
12.2.4 Multisim界面定制
12.3 Multisim電路建立
12.4 Multisim電路仿真
12.4.1 給電路增加儀表
12.4.2 電路仿真
12.5 Multisim電路分析
12.5.1 電路分析相關設置
12.5.2 電路分析結果觀察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