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詩心紀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3649
- 條形碼:9787010193649 ; 978-7-01-01936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詩心紀程 本書特色
中華詩詞學會是個頗有影響的全國性社團,從創(chuàng)辦以來,聚集、團結了一大批中國當代*優(yōu)秀的詩人詞家,堅持數(shù)十年,在推動中華詩詞的復興、繁榮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鄭欣淼深感責任的重大,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十分重視詩詞知識和理論的學習,努力進行一些研究;出席詩詞理論研討會或詩詞講演,筆者都會認真準備。 《詩心紀程》收入筆者有關散曲的幾個講話與訪談,作為歷史資料存錄。
詩心紀程 內(nèi)容簡介
《詩心紀程》是筆者十余年來有關詩詞的文章、講演、講話、訪談以及序、跋等的結集,大致可見我的詩路歷程。所收錄的95篇各類文章,分為四部分,每個部分按時間順序排列。 **部分“詩魂如華”,收入文章、講演等24篇,包括筆者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時就中華詩詞發(fā)展的兩個提案。 第二部分“吟情如縷”,收入訪談、講話25篇。《詩心紀程》不收錄一般的講話稿。有關中華詩詞學會會議的講話,收了《以詩詞的風雅奉獻世界和平的偉大夢想》與 第三部分“佳什如醴”,35篇,是筆者為一些詩詞作品寫的序言、寄語,筆者也從這些佳作中獲得頗多教益。 第四部分“舊作如茶”,11篇,是筆者正式出版及非正式印制過的詩詞集的序、跋,包括委托王素先生代編《鄭欣淼詩詞百首》的代序。
詩心紀程 目錄
詩魂如華
推薦《綴英集》
讓吟誦回到生活中
中華詩詞的外交力量
關于大眾傳媒加強中華詩詞傳播的建議
用心吟出西部的深厚和雄大
加強中華詩詞知識的傳播與普及
喻園直是瑤之圃
學習毛澤東“新體詩歌”論述的體會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談談杜甫的人格精神
舊體詩和新詩應相互學習、相互交流
賀敬之的新古體詩
志念憑營構韶華任飾陳
一把感受王國維靈魂之美的鑰匙
對于杭州建設詩詞之都的感想與建議
研習古詩詞重在傳習民族精神
沉浸濃郁含英咀華
——漫談詩詞鑒賞
寄語《詩詞中國》
九州生氣鳳凰筆,千古文心瑰瑋詞
——中華詩詞的百年回望與發(fā)展前瞻
中華詩詞的力量
堅定文化自信發(fā)展詩詞事業(yè)
回眸才覺雨煙稠
九天時雨詩中落萬里春風掌上來
——說說五年來的中華詩詞
點評李玉平部分散曲
我理解的好詩人
吟情如縷
舊體詩創(chuàng)作:從復蘇走向復興
賦的探索
詩壇新幟歷史重任
忽聞動地歌吟起始信心聲不等閑
詩詞大省的責任與氣象
三癡**是詩魂
“詩詞中國”活動的意義
……
佳什如醴
舊作如茶
詩心紀程 節(jié)選
《詩心紀程》: 第三階段從1946年到1976年。在大約30年的時間里,傳統(tǒng)詩詞再次走人低谷。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來自毛澤東同志對舊體詩詞的認識,毛澤東雖然自己創(chuàng)作了優(yōu)秀的詩詞作品,但他在1957年1月12日寫給臧克家等同志的信里說過:“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舊詩可以寫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為這種體裁束縛思想,又不易學。”由于毛澤東的特殊地位和特殊的影響力,以致中國的教育界、宣傳界很少關注,甚至是有意限制傳統(tǒng)詩詞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是來自史無前例的“文革”沖擊。“文革”期間,一些人把傳統(tǒng)詩詞當做“四舊”一起批判,使本來就很脆弱的傳統(tǒng)詩詞再次受到重創(chuàng)。在這數(shù)十年間,傳統(tǒng)詩詞雖然受到壓制,備受摧殘,但沒有銷聲匿跡,仍然頑強地生長著。比如大家熟知的聶紺弩先生,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內(nèi)容就是在這一階段完成的,而且達到了他個人詩詞創(chuàng)作的高峰。 鑒于此,我們說在這近60年中,總的是傳統(tǒng)詩在打壓中挺立,在風雨中成長,同時也證明了傳統(tǒng)詩強大的生命力與感召力。 2.合時代脈搏,現(xiàn)復蘇曙光。1976年1月8日,深受人民愛戴的周恩來總理逝世。山岳低首,萬民同悲,人們以各種方式進行悼念,但遭到了“四人幫”的無理阻撓和壓制。4月5日前后,在天安門廣場形成了悼念的高潮。人們云集這里,將詩詞貼在紀念碑上,掛在松柏枝葉間,并在人群中朗誦。還有人當場譜曲,帶領群眾歌唱。這就是影響深遠的“四五”事件。英雄的首都人民以革命的大無畏精神,沖破“四人幫”的重重禁令,寫了成千上萬的革命詩詞,沉痛悼念敬愛的周總理,憤怒聲討萬惡的“四人幫”。例如著名的“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灑淚祭雄杰,揚眉劍出鞘”等等。之前詩詞一直處于低谷,不可否認這些詩詞在格律上是存在缺憾的,但是詩詞這種古已有之的形式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乃至表現(xiàn)新的社會生活、表達今人的思想感情的適應能力,卻由此得到了雄辯的證明。 天安門詩歌運動是非常歷史時期的特殊文學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再一次昭示著:傳統(tǒng)詩詞的形式不但沒有過時,而且跳動著時代脈搏。“天安門詩抄”既有文學價值,也有著極為寶貴的史學意義。詩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那種憂國憂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現(xiàn)實的戰(zhàn)斗式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新時期文學萌芽的思潮。尤其這些詩歌在1977年以后結集出版,使得“天安門詩抄”中的文學精神得以迅速廣泛地傳播,拉開了傳統(tǒng)詩詞復蘇的序幕。 1977年到1987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一個不容忽視的文化現(xiàn)象應運而生,詩詞的復蘇呈現(xiàn)燎原之勢。各地詩詞組織、詩詞刊物如雨后春筍一般,自發(fā)地產(chǎn)生,而且很快就遍及全國。特別是1981年,《當代詩詞》雜志在廣州創(chuàng)刊,向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引起詩壇極大關注。在此期間,中華詩詞學會從1984年開始籌備,1987年5月31日正式成立。中華詩詞學會從那時起,逐步地成為全國詩壇上組織活動、創(chuàng)作研討、溝通聯(lián)絡、引領方向的*大詩詞平臺。中華詩詞由此真正開始走向了復蘇。 3.抓發(fā)展機遇,筑復興之路。1987年到現(xiàn)在,由于經(jīng)濟和文化上的改革開放,久受壓制的傳統(tǒng)詩詞獲得解放,創(chuàng)作呈井噴現(xiàn)象。 ……
詩心紀程 作者簡介
鄭欣淼,1947年生,陜西省澄城縣人,曾任中共陜西省委研究室主任、中共陜西省委副秘書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組組長、青海省副省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文化部副部長兼故宮博物院院長、政協(xié)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政協(xié)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曾任中國魯迅研究學會會長、名譽會長等。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任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從20世紀6C年代后期學習詩詞創(chuàng)作,有《雪泥集》《陟高集》《鄭欣淼詩詞稿》等問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