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恢復生態學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320483
- 條形碼:9787030320483 ; 978-7-03-03204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恢復生態學概論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綜述生態系統及生態系統退化,總結恢復生態學的理論基礎,不同類型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生態系統管理等。
恢復生態學概論 內容簡介
由鄭昭佩編著的《恢復生態學概論》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概括性地介 紹生態系統、脆弱生態系統、退化生態系統等有關概念,并總結了恢復生態 學的理論基礎;二是介紹生態系統的恢復,首先介紹了生態系統非生物環境 的恢復,然后按照不同生物群落分別介紹了退化森林、草地、濕地、海島、 農田、路域、城市、廢棄地等生態系統的恢復,*后討論了生態系統管理的 概念、內容、應注意的問題。 《恢復生態學概論》適合地理科學、環境科學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使用,也可作為了解恢復生態學理論、方法等內容的基礎讀物,供關心環境 保護、熱衷生態恢復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使用。
恢復生態學概論 目錄
前言
緒論0.1 恢復生態學及其研究內容0.2 恢復生態學的形成與發展0.3 恢復生態學的學科特性0.4 恢復生態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第1章 生態系統概述1.1 系統與系統論1.1.1 系統的概念1.1.2 系統論及其主要原理1.2 生態系統的概念1.2.1 生態系統的組成1.2.2 生態系統的結構1.2.3 生態系統的功能1.2.4 生態系統的類型1.3 生態系統有機體思想與生態系統健康1.3.1 生態系統有機體思想1.3.2 生態系統健康的定義1.3.3 生態系統在脅迫下的反應1.3.4 生態系統健康的標準1.3.5 生態系統健康研究存在的問題1.4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1.4.1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意義1.4.2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內容1.4.3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分類第2章 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2.1 對土地的利用使生態系統類型發生變化2.2 從環境中獲取自然資源2.3 物質位移和盲旨量的流動2.3.1 引起自然界物質的位移2.3.2 改變地球表層系統能量流動的方向和強度2.4 向環境排放廢棄物2.4.1 大氣污染2.4.2 水體污染2.4.3 噪聲污染2.4.4 “固廢”污染2.5 造成生物入侵
第3章 脆弱生態系統3.1 脆弱生態系統的概念3.2 典型脆弱生態系統調查與評價3.2.1 黃河三角洲脆弱生態系統3.2.2 濟南市南部山區脆弱生態系統第4章 生態系統退化4.1 生態系統的動態及干擾4.1.1 生態系統的動態4.1.2 生態系統的干擾4.2 退化生態系統4.2.1 退化生態系統及其特征4.2.2 全球及中國的退化生態系統第5章 全球變化與生態恢復5.1 全球變化的現象5.2 全球變化的影響5.2.1 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5.2.2 氣候變化對國民經濟的負面影響5.3 全球變化與恢復生態學5.3.1 人類面對全球變化的思索5.3.2 生態恢復的必要性與生態恢復的目標第6章 恢復生態學理論基礎6.1 生態學理論6.1.1 與物質有關的生態學理論6.1.2 與能量有關的生態學原理6.1.3 與空間有關的生態學原理6.1.4 與時間有關的生態學原理6.1.5 與多樣性有關的生態學原理6.2 恢復生態學理論6.2.1 與退化原因有關的理論——干擾理論6.2.2 與退化程度有關的理論——閩值理論6.2.3 與恢復途徑有關的理論第7章 退化生態系統非生物環境的恢復7.1 水環境的恢復7.1.1 保證生態環境需水量7.1.2 水體的污染控制7.1.3 水體沼澤化7.1.4 水生生態系統恢復的概念7.2 土壤生態恢復7.2.1 土壤的組成與性質7.2.2 土壤污染的生態恢復7.2.3 污染土壤的理化修復技術
第8章 退化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8.1 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8.1.1 森林的概念8.1.2 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8.1.3 森林生態系統月艮務功能8.2 森林生態系統的退化8.2.1 森林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8.2.2 森林退化的現狀8.2.3 森林破壞的后果8.3 退化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8.3.1 森林恢復中應注意的問題8.3.2 不同退化程度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8.3.3 森林恢復后的群落結構與功能8.3.4 生態恢復與林下土壤肥力發育
第9章 退化草地生態系統的恢復9.1 草地生態系統概述9.1.1 草地生態系統的定義9.1.2 草地生態系統的功能9.1.3 全球草地生態系統概況9.2 草地生態系統退化9.2.1 草地生態系統平衡9.2.2 草地生態系統退化9.2.3 草原退化的評估9.3 草地生態系統恢復9.3.1 恢復方法9.3.2 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管理第10章 退化濕地生態系統的恢復10.1 濕地的概念及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10.1.1 濕地的定義10.1.2 濕地的分類10.1.3 濕地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10.2 濕地生態系統退化及其原因10.2.1 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的表現10.2.2 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10.3 退化濕地生態系統的恢復10.3.1 濕地恢復的理論10.3.2 濕地恢復的原則和目標10.3.3 濕地恢復的策略10.3.4 濕地恢復的過程與方法10.3.5 濕地恢復的合理性評價10.4 濕地生態系統的管理10.4.1 濕地的單一目標管理10.4.2 濕地的系統管理10.4.3 工程濕地的營造與管理第11章 退化海島生態系統的恢復11.1 海島生態系統概述11.1.1 海島生態系統的特征11.1.2 海島生態系統的脆弱性11.2 海島生態系統的退化及其恢復11.2.1 海島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11.2.2 海島恢復的限制因子11.2.3 海島恢復的程序與注意事項
第12章 退化農田生態系統的恢復12.1 農田生態系統概述12.1.1 農田生態系統的形成與發展12.1.2 農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12.2 農田生態系統退化12.2.1 農田生態系統退化及其原因12.2.2 我國農田生態系統退化的表現12.3 退化農田生態系統的恢復12.3.1 恢復程序及措施12.3.2 農田生態系統恢復的評價指標12.4 發展可持續農業12.4.1 發展有機農業12.4.2 復合農林生態系統建設
第13章 路域生態系統與城市生態系統的恢復13.1 路域生態系統的恢復13.1.1 路域生態系統的內涵與功能13.1.2 道路建設對路域生態系統的影響13.1.3 路域生態系統的恢復13.2 城市生態系統恢復13.2.1 城市生態系統的特點13.2.2 城市生態恢復第14章 廢棄地的生態恢復14.1 采礦廢棄地的特征及其生態恢復14.1.1 采礦廢棄地的組成及特征14.1.2 采礦廢棄地的恢復14.1.3 采礦廢棄地的恢復效果評價14.2 廢棄采石場生態恢復14.2.1 廢棄采石場及其危害14.2.2 廢棄采石場的結構特征14.2.3 廢棄采石場的生態恢復第15章 生態系統管理15.1 生態系統管理的概念及其發展15.2 生態系統管理的內容15.3 生態系統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15.4 生態系統管理面臨的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