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新中國非公有制經濟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5308
- 條形碼:9787010195308 ; 978-7-01-01953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中國非公有制經濟論 內容簡介
習近平在2016年的一次講話中,富有針對性地強調指出:“有一些人說,目前貧富差距是主要矛盾,因此‘分好蛋糕比做大蛋糕更重要’,主張分配優先于發展。這種說法不符合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黨的十八大提出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是為了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不要發展了,也不是要搞殺富濟貧式的再分配!庇纱丝梢姡暯绞前堰@方面問題上升到黨的基本路線、社會主要矛盾的政治高度來看待的,這是我們認識非公有制經濟問題的根本指導思想。 黨的十九大可以說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加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保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具體說來,可以從“待遇”和“機遇”兩個方面來看! ∈追矫,“待遇”。首先就是社會經濟基本制度層面上的堅持,即再次重申“一個堅持”和“兩個毫不動搖”: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就再次明確了在新時代,非公有制經濟依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基礎之一。
新中國非公有制經濟論 目錄
緒論 非公有制經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基礎
**節 “三個有利于”與非公有制經濟
第二節 “三個代表”與非公有制經濟
第三節 科學發展觀與非公有制經濟
第四節 “四個全面”與非公有制經濟
第五節 改革開放奇跡與非公有制經濟
**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基礎
**節 非公有制經濟憲法地位變遷
第二節 黨和國家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演變
第三節 基本經濟制度與非公有制經濟
第四節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第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產力基礎
**節 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生產力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源泉
第二節 中國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中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
第三節 非公有制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
第三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節 非公有制經濟是中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
第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基礎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基礎
第六章 新時代、新思想、新發展
結束語 非公有制經濟助圓“中國夢”
后記
新中國非公有制經濟論 節選
《新中國非公有制經濟論》: 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國家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 。ㄒ唬┓枪兄平洕恰氨匾暮陀幸娴难a充”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經過兩年的徘徊,我黨終于沖破了“左”傾思想的桎梏,恢復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這次會議對我國現階段的階級狀況作出了客觀分析,在指導思想上*終放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決定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這次會議還明確提出,要“正確地改革同生產力迅速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①,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方針,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也逐步走上了正常軌道! ↑h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逐步放寬了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諸多限制,允許其存在和發展,在所有制問題上初步擺脫了傳統社會主義觀念的束縛,這種突破首先是從恢復和發展個體經濟開始的。20世紀70年代末,為了緩解就業壓力,促進經濟繁榮,中央作出了恢復和發展個體經濟(包括個體商業、個體服務業及個體手工業)的決定,從1978年年底開始,個體經濟先后在農村和城鎮得以恢復。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中明確指出,“社隊的多種經營是社會主義經濟,社員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業和農村集市貿易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附屬和補充;決不允許把它們當作資本主義經濟來批判和取締!鐔T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業和農村集市貿易,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附屬和補充,不能當作所謂資本主義尾巴去批判。相反的,在保證鞏固和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應當鼓勵和扶持農民經營家庭副業,增加個人收入,活躍農村經濟”②。由于農民的家庭副業是農村個體經濟的一種重要形式,這就在事實上為農村個體經濟的恢復開了綠燈! 1981年6月,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討論,《決議》**次作出了“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于初級階段”的判斷,并指出,“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變革和完善必須適應于生產力的狀況,有利于生產的發展。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是我國基本的經濟形式,一定范圍的勞動者個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必要補充。”《決議》還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們的任務是要根據我國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在每一個階段上創造出與之相適應和便于繼續前進的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①。可以說,《決議》在對社會主義非公有制經濟的認識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