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4561
- 條形碼:9787010194561 ; 978-7-01-01945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研究》是一本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著作。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能夠贏得主體對其自信的內在品質,具體體現在其形成過程的歷史性、價值取向的人民性、理論來源的科學性、內容架構的創新性、對外比較的優越性、實踐效果的顯著性等方面。當前,堅定制度自信面臨著來自國內和國際、主體和客體、內因和外因等多方面的現實挑戰。提升制度自信,需要從增強價值自信、加大改善民生、加快完善制度、強化黨的領導、擴大話語影響等方面發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研究 目錄
**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基本內涵
**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內涵
第二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的關系
第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重要意義
**節 有助于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二節 有助于重塑中國的國家形象
第三節 有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第四節 有助于克服崇洋媚外心理
第五節 有助于從容應對各種考驗
第三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內在依據
**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過程的歷史性
第二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價值取向的人民性
第三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理論來源的科學性
第四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內容架構的創新性
第五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外比較的優越性
第六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踐效果的顯著性
第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現實挑戰
**節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缺乏正確認識造成的制度不自信
第二節 制度自身不完善引發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擔憂
第三節 民生問題未解決好誘發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質疑
第四節 社會不公問題衍生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指責
第五節 與資本主義制度長期競爭導致的非難
第六節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帶來的不利影響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提升路徑
**節 增強價值自信,營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良好氛圍
第二節 加大改善民生,筑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民眾基礎
第三節 全面深化改革,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內生動力
第四節 加強黨的建設,強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榜樣力量
第五節 擴大對外宣傳,優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國際環境
參考文獻
附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調查問卷(大學生卷)
后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研究 節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研究》: 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涵,黨的十八大報告作了全面闡述,但究竟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黨的十八大報告并未闡述,對此,國內理論界、學術界展開了一些研究和探討,但尚未達成一致意見。由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含多個層次,是由諸多制度構成的制度體系,因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內涵的理解也應該分層次。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內在包含著對社會主義制度屬性的高度認同。從屬性上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從屬于社會主義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實踐形態”,因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理所當然包含著對相對于其他社會制度而言的社會主義制度的高度認同,尤其是對社會主義制度優越于資本主義制度的自信。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2月發表的《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②這一科學論斷是在準確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全面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各種矛盾運動的基礎上得出的,它指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和總趨勢,即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因此,必須堅定社會主義信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和平演變的影響下,蘇聯和東歐國家先后發生“顏色革命”,導致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人們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擔心和憂慮。在這樣的背景下,鄧小平同志仍展現出了對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表現出了高度的制度自信。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同志語重心長地指出“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收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① 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關鍵體現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自覺遵守。一個社會的制度體系是該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關系的本質內容,是該社會得以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歷史上不同形態的社會都有其特定的制度體系。例如,在封建社會的制度體系中,政治上,地主階級掌握國家政權,實行君主專制制度;經濟上,土地歸地主所有,實行地主土地所有制。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制度體系中,政治上,資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實行“三權分立”制度;經濟上,生產資料歸私人占有,實行資本家私人所有制。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的設想,在未來社會的制度體系中,政治上,無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制度;在經濟上,實行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和產品的按勞分配制度。經過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的持續探索和反復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基本形成并在我國社會各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八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從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體制度等方面進行了全面闡述。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內在包含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體制度等不僅符合馬克思主義關于未來社會制度的基本原則,而且緊密結合了中國的具體國情,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彰顯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對這樣的制度體系全黨和全國人民理應高度認可、自覺遵守,這也是是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關鍵所在。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研究 作者簡介
楊學龍,男,1980年出生,江西樟樹人,中共黨員,法學博士,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史黨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省級項目6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在《道德與文明》《倫理學研究》《中州學刊》《江西社會科學》《人民論壇》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主編和參編著作(教材)8部,教學科研成果獲省級和市級獎勵8項,入選宜春市第四批優秀青年科技后備人才。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