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鏢人1-10(共10冊)
-
>
一人之下(1、2兩冊)
-
>
蟲與歌
-
>
(精)雪山、青春與我-八品
-
>
(精) 薊與玫瑰(共2冊)
-
>
天空之城/(日)宮崎駿原作
-
>
瑪法達的世界(全十冊)
中華民族很好傳統(tǒng)文化教育叢書;青少年德育課外系列讀本信的系列故事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1449509
- 條形碼:9787561449509 ; 978-7-5614-4950-9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民族很好傳統(tǒng)文化教育叢書;青少年德育課外系列讀本信的系列故事 內(nèi)容簡介
“信”,就是信守諾言,忠實于自己所承擔的義務(wù)。*早是人們對上天和祖先的誠實和依賴,“忠于民而信于天”,到了春秋時期,“信”更成為人們普遍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之所以將“信”作為儒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是因為儒學創(chuàng)始人孔子、孟子對“信”有較大的發(fā)展。到了漢代,大儒董仲舒將“信”列為“五!敝,成為古代人們必須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鬃诱J為,“信”是人不可缺少的道德修養(yǎng),如果人不講“信”,不具備“信”的品質(zhì),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彼选靶拧狈譃椋阂皇切湃危切庞,“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則認為:“信”是交朋友*好的辦法。“信”是上天賦予人的品德,是人們道德修養(yǎng)要達到的目標。孟子從道德角度出發(fā),將人分為六等,認為“信”是從下往上的第二等,自己內(nèi)心充滿善的人就是“信人”。荀子認為“信”是取天下的前提條件。他總結(jié)春秋五霸成就霸業(yè)的經(jīng)驗,認為諸侯講究忠信者,就會稱霸天下。魏征認為,“信”是維系國家、家庭的綱常,是治理國家的“大道”!叭粍t德禮誠信,國之大綱,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須而廢也。上不信,則無以使下,下不信,則無以事上,信之為道大矣!(《貞觀政要·誠信》)
歷代圣賢們把誠信視為是任何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認為人如果沒有信用是不能立身處世的。人身在世上,言而有信,說話要真實,不要說假話,說大話,不要吹大牛;與人相交要開心見誠,守信用;要敬事而信,要據(jù)德敬業(yè)。誠信是人本質(zhì)的內(nèi)在要求,是人的良心之所在。言而有信,就能事業(yè)有成,因為有誠信就會有朋友的支持和幫助,人無信不立;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就能被任用,就能有施展才華的機會。所以說,沒有誠信是不能立身處世的,不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現(xiàn)代社會都是如此。
四川巨人文化有限公司推出的《中華民族很好傳統(tǒng)文化教育》連環(huán)畫叢書——《信的系列故事》,個個獨立成篇,圖文并茂,簡明扼要,緊緊圍繞“信”這一道德范疇,自成一家,故事內(nèi)容豐富,情節(jié)感人。諸如“富貴不悔貧時之誓”,講述秦國宰相百里溪在富貴之時,仍信守“家無余錢,炊無剩米”時向糟糠之妻許下的山盟海誓:“言出守信曾子殺豬”,講述曾子不因妻子哄逗自己孩子的一句信口之言而失其信,教導孩子誠實守信,無論是怎樣許諾的,既許諾就要兌現(xiàn)……
《信的系列故事》的作者是李彗生。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