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八部半/黃昱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52440
- 條形碼:9787533952440 ; 978-7-5339-5244-0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八部半/黃昱寧 本書特色
《八部半》是著名翻譯家、出版人黃昱寧的*部個人小說集,收錄了八篇虛構作品《呼叫轉移》《三岔口》《水》《你或植物》《幸福觸手可及》《水星很忙》《千里走單騎》《文學病人》和一篇非虛構作品《海外關系》。“八部半”這個書名,既代表了本書收錄的作品數量,也暗合著名導演費里尼的同題名作。電影《八部半》把現代都市人的生活現狀和心理困境打碎,重組成影像奇觀,而這也是小說集《八部半》追求的目標。本書所收錄的八篇小說中,六篇是現實題材,兩篇是帶有科幻意味的現代寓言;而它們真正的主題,都指向人們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并帶有對人類未來的思索。*后一篇非虛構作品《海外關系》,以小說家的視角和敘述方式,追溯了作者親歷的一段親人從海外歸來的往事;同時,又根據歷史材料虛構了親人漂泊海外的坎坷經歷,力求以家族故事來折射上海乃至中國近百年歷史的大開大合。
八部半/黃昱寧 內容簡介
《八部半》是有名翻譯家、出版人黃昱寧的靠前部個人小說集,收錄了八篇虛構作品《呼叫轉移》《三岔口》《水》《你或植物》《幸福觸手可及》《水星很忙》《千里走單騎》《文學病人》和一篇非虛構作品《海外關系》。“八部半”這個書名,既代表了本書收錄的作品數量,也暗合有名導演費里尼的同題名作。電影《八部半》把現代都市人的生活現狀和心理困境打碎,重組成影像奇觀,而這也是小說集《八部半》追求的目標。本書所收錄的八篇小說中,六篇是現實題材,兩篇是帶有科幻意味的現代寓言;而它們真正的主題,都指向人們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并帶有對人類未來的思索。很后一篇非虛構作品《海外關系》,以小說家的視角和敘述方式,追溯了作者親歷的一段親人從海外歸來的往事;同時,又根據歷史材料虛構了親人漂泊海外的坎坷經歷,力求以家族故事來折射上海乃至中國近百年歷史的大開大合。
八部半/黃昱寧 目錄
八部半/黃昱寧 節選
《千里走單騎》節選 可我并沒有越來越好。我是說,我本來可以越來越好,卻主動繞開了那條通向越來越好的路。 **周,我跟醫生說新試劑盒晚到了一天,還是按老辦法把血樣遞過去。第二周,我說我還不太會用,再給我點時間好好練練。第三周,我把一支空試管放進冰袋,事后再告訴血站快遞送錯了,讓鴿子幫我送回來,我付賬。 其實,**周我就熟練地掌握了用新試劑盒采血的技巧——哪有什么技巧可言,在一個清早起來就會有自動牙刷爬進你嘴里的時代,幾乎任何手工都是多余的。自測的結果和將數據傳送到血站精密比對的結果,誤差率不超過百分之十五。 這三次毫無必要的快遞都是我讓赤兔跑的。甚至在第二次上門前一個小時,我就關掉了智能手表上的報警系統。上回他替我接住試管的那個動作,只要手再往上抬高一厘米,遙感報警系統就會亢奮起來。與其說我根本不相信他會傷害我,不如說,想到“傷害”這兩個字,我并不怎么害怕。也許還有一點點興奮?一場掙脫了程序、隱含著危險的相遇,會讓我們現在的每一句對話都顯得饒有深意。 他并沒有傷害我,至少不是現在。不過,一來二去,我這棟房子的整體結構倒是被赤兔摸得一清二楚。第二周,他甚至鉆進廚房,幫我修好了一根水管。“你可以取消一次機器人水暖工的上門服務了。”他歪著腦袋說。 “不得了,會你這一招的,一萬個人里蕞多有一個。” “不過是知道該擰哪個螺絲而已。” “可我不知道。” “他們也不希望你知道。” “他們是誰?” “他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穩定的系統,”他揚起扳手指指水管,“蕞好就是每顆螺絲都待在原地不動,不操心別的事兒。心思一旦活起來,喏——”他抄起扳手逮住一枚螺絲,用力擰了一道,“那就松了。” “什么意思?” “就是說,我這種什么都會一點的人是一顆危險的螺絲,可你不是,因為不該懂的事兒你全不懂,全都放心地交給機器人。你就老老實實地待在你的坐標上——對了,你是干什么的?” 我開始向他解釋我大概得算是個搞研究的。 “文化史研究?這些東西我倒是不懂。” 我舉不出像螺絲那樣生動的例子,只好一板一眼地把我正在參與的研究項目告訴他:“蟄居文化傳統溯源……有一個團隊呢,我只是個小角色。” 他哧哧地笑。我被他笑得頭皮發麻,只好打開虛擬墻工作區,抖開這個項目的資料包。墻上頓時被各種數據圖像視頻撐得滿滿的,從側面看,好像連屏幕的弧度都改變了。 原始人的穴居生活模型。日本膠囊公寓源起研究。2015年斯皮爾伯格加盟VR公司——當代虛擬現實產業蠶食影視業的里程碑事件。 標題個個寶相莊嚴,赤兔從竊笑變成了狂笑。“你真的相信這些,對嗎?”他咬住嘴唇,咽下蕞后一聲狂笑的末梢,“相信我們現在整天待在家里,是有一整條,呃,按你們的說法,傳統文化的脈絡?” “信不信,總得研究了以后才知道。”順口說出這句外交辭令以后,我的心突然一空,再也抓不到什么去填塞那個正在不斷擴張的缺口。 好在他及時放過了我。“那你繼續研究吧,”他好像突然就笑不動了,“我得送你的快遞去。” 我沒想到的是,一周之后赤兔再度出現時,像變了一個人。 * 按門鈴的時候他甚至沒有從摩托車上下來。我從廚房奔過來,幾乎在門口跌倒。他的腳底在地上摩擦兩下,似乎猶豫片刻,到底還是沒有站起來。我的手指剛剛在簽收機上按好指紋,他就一把搶過我另一只手里攥的冰袋。摩托車的發動機剛才就沒有關,此時他輕輕一蹬,發動機響起駿馬的嘶吼,聲效逼真得讓人憤怒。“趕時間嗎?”我對著他的背影失態地大喊。 他沒有回頭。晚霞毫無節制地堆在地平線上,太陽正處在一天中看起來體積蕞大的時刻。赤兔朝著那方向疾馳,像是被夕陽含在嘴里,不舍得吐出來,也懶得吞下去。我被光線逼得往后退了兩步,大半身體回到了門廊的陰影里。再想看個真切時,我的眼前已經模糊了一片。 哭什么?始亂終棄的戲碼,早二三十年就已經給人類扔進了故紙堆,虛擬游戲里這種模式的點擊率已經快成負數的了,你哪來的這么荒謬的代入感?轉身進屋,你就能登上阿爾卑斯山勃朗峰,戴著氧氣面罩跟漸漸露出吸血鬼獠牙的帕丁森做愛,還在這里磨蹭什么?愛,或者性,與人類其他活動一樣,都是具體而微的,都可以轉化為一堆模式和數據。直到近十年,人類才學會對這些詞語去魅,它們不會因為我的無聊的眼淚,就重新變成輕霧和薄紗之類的東西。 我還是沒有進屋。夜色與夕陽心照不宣地拉鋸了一番以后,天一層層暗下來。我想起有一陣子我是那么喜歡在日夜交匯時站在門口,恰巧躲過日光的威脅,又能稍稍感受白天街道上那種教人心安的忙亂。但那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了。這些年,世界是一律的安靜而干凈,里面或外面,真實或虛擬,漸漸連成一片,時間或者位置早就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在游戲中,現在應該至少出現三個選項。我忍不住抬起手,想試試前面有沒有一張透明的液晶屏,能不能碰到我需要的那個按鍵。我只要他回來。 但竟然真的有馬蹄聲。馬蹄聲竟然一點點清晰起來。直到赤兔脫下頭盔,我還在想用什么辦法驗證這是現實還是在某個游戲中。“發什么愣呢?你的貨送到了。現在是我下班時間。這個點出去兜風,你應該不會變成穿山甲了吧?” 我不知道怎么掩飾心里的起伏,只好順著他的話認真反駁:“沒有那么夸張的,曬到一次也就起一層硬皮,過后還會褪去大半,要累積幾次以后才會真正改變皮膚性質……” “嗯,有一句說一句,你的皮膚好得不像是真的。” 沒有什么游戲會設計這樣言不及義的對話。我在夜色中看不清赤兔的視線,卻明明白白地感覺到他的目光停留在我的皮膚上。遍及全身的皮膚。我想,哪怕再更新十代,傳感器也沒辦法傳達這樣的感覺:這一刻,在他的注視下,我身上所有的汗毛都不知道應該選擇豎起來還是臥倒。不過,當他把頭盔往草坪上一扔,示意我跳上摩托時,我覺得我一定在某部老電影里看到過這個鏡頭。 “扔掉,不好吧?”我終于用上了記憶里的臺詞。 “這樣我們互相說話就都能聽清啦。” 可我不舍得再說話。我連大氣都不敢出。我不會跳車,只能直挺挺地坐在后座上,任由他把我的兩條手臂合抱在他的胸部和腰部之間的位置。“用力,十指交叉,握緊,坐穩,開動。”他似乎是在說給我聽,又好像是在對著胯下的摩托車說。我**次看清這輛車的款式老得好像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河底打撈出來,臨時噴了一層2035年的油漆。漆不錯,純黑,在昏暗的光線下也能清晰地映出我蒼白的面孔。 暴雪驟歇,原始人從溫暖的、漸漸耗盡食物的石洞里往外走出**步時,至少有那么一瞬間,也是這樣慌亂的吧。坐墊上的流蘇垂下來——也是那種古代款式——像迎風招展的馬鬃,不時鉆進我的長裙,拂過我的腿。我緊張極了,我的大腦還來不及接受“癢”或者“情欲”之類的信息,我的眼睛也不知往哪里看,蕞后只能偏著腦袋,從他張開的手臂底下望出去。 街道真是安靜得駭人,連白天那些忙著打掃街道或者修剪樹枝的機器人也已經下班了。車速穩定,一排排黑魆魆的樹木踩著鏗鏘的節奏,齊刷刷地往后倒。我稍稍抬起頭,看到赤兔頭頂上方的天空,不知從何時起聚攏了一圈運動的光點。那是專用于夜巡的迷你無人機,蚊子的發光升級版,我們叫它們螢火蟲。 被螢火蟲盯上的人,總是有點非同尋常,我當時應該想到這一點。 “你想在哪——里——停?”頂著風,他的聲音只能拖長腔,才能拐個彎傳到我耳朵里。 “不——要——停!”我的聲音在空曠的街道上顯得又響又脆,以至于有幾只螢火蟲應激似的從他頭頂上往我這邊飛過來。整天窩在家里,我很少聽到自己的聲音,更沒聽過自己發出這樣放肆的聲音。 就像突然置身于一個陌生的磁場,所有的感官都處于短暫失靈狀態,忙著重新調整參數。它們早就習慣于虛擬世界里的溫度和濕度,它們更適應那種漂亮的、永遠在高位波動的感受曲線。我的經驗詞庫完全不夠用。我無法用虛擬游戲的乏味的光滑,來度量真實世界的迷人的粗糙——那根本是兩種計量單位,可我連換算公式也沒有。 我徒勞地回憶我在多少虛擬現實游戲里坐過男人的摩托車后座。但是它們都沒有給過我這樣一副脊背:在游戲中,我把臉貼在男人背上的時候,不會有吸汗性能不太好的T恤,水涔涔地黏在我臉上,不會一陣陣地涌出煙草與汗水的氣味,讓我呼吸困難,也不會因為用力不當,背部肌肉群呈現不那么好看,甚至不夠合理的弧度。 其實靠在赤兔的背上并不舒服,他太瘦太單薄。他的脊柱上那塊過于僵硬的肌肉,套不進任何一個人體工程學模型,隱約指向某個意外,某些坎坷,硌得我臉上發燙。幾乎每個細節都溢出標準的人生:迎面吹來的角度詭異的風,毫無來由的慌張和內疚,還有錯亂的時間感——有時候一秒鐘拖得像一分鐘那么長,有時候又反過來。一個真實的人,就意味著綿綿不絕的瑕疵,意味著反反復復的溢出。 我緊緊貼在他身上。我想象,我的臉,我的胳膊,透過我的衣服和他的衣服,在他的肌肉上留下印跡,一道又一道凹痕。我想象,我的身體嵌進他的身體,我的氣味融入他的氣味。沒有儀器計算我分泌的多巴胺,我的難以捉摸的快感從所有的儀器里溢出來。漲潮。漫延。一場猝不及防的水災。我想象,我的身體在他的身體里越嵌越深,終于成為他的一部分。 我已經完全忘記那天是怎么結束的。我不記得車在哪里停過。我醒來時,身邊沒有別人。我試圖把那晚的夢和前面的事劃開一道界線,卻做不到。 兩天之后的清晨,透過客廳的落地窗,我看到他的摩托車被孤零零地扔在我家門口的那條馬路邊。我的心一陣狂跳,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把摩托車推到家里,停在門廊的陰影中。 他的電話沒人接。“千里走單騎”的頁面上,只要一下單,程序就進入死循環。
八部半/黃昱寧 作者簡介
黃昱寧,橫跨翻譯、出版、創作三界的全能型新銳作家。翻譯過F.S.菲茨杰拉德、亨利•詹姆斯、阿加莎•克里斯蒂、伊恩•麥克尤恩等多位外國作家的作品。著有散文集《一個人的城堡》《陰性閱讀,陽性寫作》《變形記》《假作真時》等。 《八部半》是黃昱寧推出的第一部小說集,所收錄的八個虛構故事各有其獨特的動機與路徑。若歸攏到一起,可以發現作者關注的幾個方向:當代都市基于互聯網發展的新型人際關系和欲望結構,欺騙和自我欺騙,角色與角色錯位,城市中產者脆弱且內外交困的夢境,小說或故事在未來的命運……因為作者的虛構史開始于五六年前的散文《海外關系》,所以這次結集也將其折算成半篇小說,與八個虛構故事合在一起,構成“八部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