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跨界創新-原理.方法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55809
- 條形碼:9787511555809 ; 978-7-5115-5580-9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界創新-原理.方法與實踐 本書特色
以跨界思維促進科學領域、社會價值觀的不斷突破與創新 從自我認同到構建創新共同體 走出內心邊境,連接正在生成的未來
跨界創新-原理.方法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從起源與意義、定義、理論基礎、實踐、思維方式、推演方法、案例等方面對跨界創新進行了研究和闡述,旨在為當前乃至以后一個時期內的科技創新提供理論支持和方法,為普通讀者突破自身思維限制、融合多個領域知識、形成更強的創造能力提供途徑和技能,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跨界創新-原理.方法與實踐 目錄
**章 跨界創新面面觀
一、跨界創新的緣起
1.東西方科技發展的分野
2.李約瑟難題的由來與解決
3.錢學森之問對李約瑟難題的回答
二、跨界創新的意義
1.跨界創新是人類進步的原力
2.跨界創新構建連接世界的認同體系
三、跨界創新的定義
1.什么是界
2.什么是跨界
3.什么是跨界創新
第二章 跨界創新的理論基礎
一、科學共同體推動范式革命
二、社會共同體決定科學共同體的開放程度
三、跨界創新鏈:創新的動源與過程
四、跨界創新共同體:綜合競爭力的擴力器
五、認同理論是跨界創新的基礎
第三章 跨界創新的方法
一、跨界創新的要素
1.現實中的“共同體”現狀
2.實現跨界創新的關鍵條件
3.實現跨界創新的五個階段
4.推動跨界創新的平臺
5.組織結構是跨界創新的核心
二、跨界創新的思維方式
1.人類的心智模式
2.跨界創新的基本思維要求
3.跨界創新需要發散式思維
4.跨界創新需要收斂式思維
三、跨界創新的推演方法
1.冰山模型法
2.九宮格分析法
3.頭腦風暴法
4.世界咖啡法
5.六頂思考帽法
6.九型人格法
7.U型理論法
8.認同理論法
9.思維導圖法
第四章 跨界創新的實踐案例
案例1 中紡院浙江分院創新發展模式
案例2 中國交通類移動終端基站信令的價值與應用
案例3 中國現代農業與農業跨界創新
案例4 錢學森空問技術實驗室的科研特區
案例5 慣容器的跨界創新及其應用
案例6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跨界創新、服務與應用
參考文獻
跨界創新-原理.方法與實踐 節選
《跨界創新:原理、方法與實踐》: 什么是界?對人類而言,界是一切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約束的事物。這些事物對人形成了一種秩序,并由此而產生了一系列衍生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省界、國界這樣有形的界,也有政界、商界、文化界之類無形的界。在界的保護下我們獲得了自身的安全,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結果,界在保護我們的同時也成為我們自身的局限和約束。事實上這些界也是我們創新的源頭,當我們具有愉快感覺的時候,我們的精神趨于渙散,當我們具有不愉快感覺的時候,我們的精神卻開始集中。正是有界的存在,我們才產生創新的欲望,去克服這些界給我們帶來的不愉快感受。 界并不是對所有人都是一致的,它是由不同的尺度和角度決定的。譬如說當我們以光年作為度量單位,我們就會發現由各種行星、恒星、星云等組成的寬廣宇宙界。而以微米為計量單位,我們就會發現由各種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組成的微生物界。這些界的產生是由于度量單位的不同而產生的分界,存在于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界。 還有一類更為重要的分界,是建立在人類自身結構和意識之上的界,譬如說物理、化學、哲學、藝術之類的學科劃分;再譬如說國家、組織和個人的層次劃分。這些人類自身的分界為人類社會的運行建立了秩序,同時也給人類社會的運行制造了障礙?梢哉f,人類的發展就是一種不斷制造新界、打破1日界的過程。 小白鼠理論 這些界就像是立交橋,一方面順暢了我們的交通環境,另一方面卻增加了我們到達目的地的距離。在不同的思想指導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們對這些界有著不同的認識。當年明政府閉關鎖國雖然鎖住的是現實的國界,但是經過長期的發展,這種界就變成了思維上的界。 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當一只青蛙被放在蓋了玻璃的容器里的時候,它一開始會不斷地跳躍,希望能夠突破對它的圈禁,但是當它多次碰到玻璃之后,就會放棄這樣的努力,哪怕是以后取掉了玻璃,青蛙也會乖乖地蹲在那里。16世紀初期,在中西方科技發生分野的時候,很多中國人一開始就像這只青蛙,希望去建立和外部的聯系,但是逐漸地放棄了這種努力。 農科院實驗室人員曾經把籠子里的小白鼠拿出來,放在桌子上給王院士演示,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小白鼠雖然離開了籠子的限制,但是在桌子上依舊轉圈,并且和籠子中的半徑一樣。管理人員告訴王院士,40天的籠內生活改變了它的思維方式,進而改變了它的行為方式。馴化一個生靈是如此的簡單,只需要一個籠子,再需要一點時間。 ……
跨界創新-原理.方法與實踐 作者簡介
劉輝,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電子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助理、干部教育中心主任、干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跨界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代表著作有:《中國干部培訓新解》《認同:領導力的秘密》《認同型組織:個人和社會的連接》《認同理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