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古代音樂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3011096
- 條形碼:9787103011096 ; 978-7-103-0110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音樂史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遠古至夏、商、周 ; 民間音樂 ; 宮廷音樂 ; 國內各民族之間與國內外之間的音樂文化交流 ; 樂器與樂律 ; 音樂思想等。
中國古代音樂史 目錄
社會概況
**章 遠古至夏、商、周
一、有關遠古音樂的傳說
二、遠古音樂與巫術、《易經》等的關系
三、六代樂舞
第二章 民間音樂
一、民間歌曲
二、著名器樂演奏家及其藝術成就
第三章 宮廷音樂
一、雅樂
二、統治階級對民間音樂的利用
第四章 國內各民族之間與國內外之間的音樂文化交流
第五章 樂器與樂律
一、樂器
二、樂律
第六章 音樂思想
第二編 秦漢、魏晉、南北朝社會概況
**章 民間音樂
第二章 宮廷音樂
第三章 國內各族音樂與國內外音樂的大融合
第四章 宗教與音樂
第五章 樂器、樂律與樂譜
第六章 音樂思想
第三編 隋、唐、五代社會概況
**章 民間音樂
第二章 宮廷音樂
第三章 樂器與音樂理論
第四章 音樂思想
第四編 (上)遼、宋、西夏、金社會概況
**章 民間音樂
第二章 宮廷音樂
第三章 樂器、器樂與音樂理論
第四章 音樂思想
第四編 (下)元社會概況
**章 民間音樂
第二章 宮廷音樂
第三章 樂器與器樂
第四章 音樂論著
第五編 明、清社會概況
**章 民間音樂
后記
中國古代音樂史 節選
第四章國內各民族之間與國內 外之間的音樂文化交流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各地區、各國的音樂,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盡管古代交通不便、戰亂頻仍,但是相互之間依然有不少機會能夠進行音樂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動,促進了各自的音樂水平的提高。從各種粗略的記載中可以見到,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如下的渠道,為進行音樂文化交流提供了條件。 一、各國之間通過正常的交往,了解他國的音樂。如楚國的音樂固然有自己的楚樂風格,但從屈原的《離騷》的詞句中所寫的“啟《九辯》與《九歌》兮”,“奏《九歌》與舞《韶》兮”,《招魂》中的“二八齊容,起鄭舞兮”、“吳歈蔡謳”,以及《楚辭》與《國風》之間在語助詞的用法等方面可能有所交流等等。而在秦國,也并非固守自己的特點,它也吸收過《韶》、《武》和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二、商業的發展,使各國音樂能手有可能到本國或別國的都市去謀生,因而將自己的音樂介紹給對方,同時,也有可能了解了對方的音樂。如趙、鄭等國的女歌舞能手和韓國的韓娥遠離家鄉,出去賣藝謀生,以及戰國時中山國(山、陜交界地區)自狄族的男女歌舞能手也到別國去靠賣藝求生。 三、知識分子、貴族、宮廷樂師的音樂活動,也起過一定的作用。如吳國的季札到魯國訪問時曾聽過多樣的音樂和多國的歌曲,并能辨別出它們的特點,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借機核對過各國的民歌,當然,別人也可能有機會了解到孔子彈琴、擊磬的風格;衛國的師涓曾將衛地的琴曲介紹給晉國國君,鄭國的師文曾向魯國的師襄學過琴藝。 ……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