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3030738
- 條形碼:9787103030738 ; 978-7-103-0307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 本書特色
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研究工作,數十年來,進展都較遲緩,但是近十幾年,卻有了長足的發展,不論廣度和深度,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惜的是,這些成果分散發表在各種不同的音樂刊物上,倘非專門收集的人士,實在不易窺其全豹,滄海遺珠,那就更在所難免了。
這本稿子則由于前面所說的物色,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缺憾,使讀者在獲得通常所說的古代音樂史常識之外,同時接觸到各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以及各咱不同的見解。這里,隨舉些例子:對于我國間律形成的時期,過去只憑文獻資料加以推斷,其實是并不清楚的。十多年前,根據對于出土的音樂文物的調查和考證,先后出現了兩種新的見解,即呂驥同志所認為的“我國五聲音階在母系氏族社會后期已經形成”的觀點;黃翔鵬同志所認為的“完整的七聲音階至遲在晚商期間已經形成”,從而推斷“我國音樂中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有一個長期并存的傳統”的觀點。這些,都能從本書中找到清楚的敘述。不久前,李純一同志發表了不同意將地隔三百公里之遙,年代和文化遺存是否相同尚末搞清的兩個塤合并研究,因而做出不同推斷的觀點,同樣為本書怕收納。這些觀點不一的研究成果,雖然一時難定是非,但是對于問題的進一步深入探討,顯然都是有益的。因此,本書的這一特色就是不可磨滅的。
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研究工作,數十年來,進展都較遲緩,但是近十幾年,卻有了長足的發展,不論廣度和深度,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惜的是,這些成果分散發表在各種不同的音樂刊物上,倘非專門收集的人士,實在不易窺其全豹,滄海遺珠,那就在所難免了。 劉再生著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修訂版)》則由于前面所說的物色,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種缺憾,使讀者在獲得通常所說的古代音樂史常識之外,同時接觸到各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以及各咱不同的見解。這里,隨舉些例子:對于我國間律形成的時期,過去只憑文獻資料加以推斷,其實是并不清楚的。十多年前,根據對于出土的音樂文物的調查和考證,先后出現了兩種新的見解,即呂驥同志所認為的“我國五聲音階在母系氏族社會后期已經形成”的觀點;黃翔鵬同志所認為的“完整的七聲音階至遲在晚商期間已經形成”,從而推斷“我國音樂中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有一個長期并存的傳統”的觀點。這些,都能從書中找到清楚的敘述。不久前,李純一同志發表了不同意將地隔三百公里之遙,年代和文化遺存是否相同尚末搞清的兩個塤合并研究,因而做出不同推斷的觀點,同樣為本書怕收納。這些觀點不一的研究成果,雖然一時難定是非,但是對于問題的進一步深入探討,顯然都是有益的。因此,本書的這一特色就是不可磨滅的。
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 目錄
修訂版前言
上編 上古音樂(先秦時期)
1 中國音樂文明的曙光——賈湖骨笛地下沉睡九千年復蘇
2 “野蠻人”與原始樂舞
3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古文獻中的原始樂舞
4 撅之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我國出土的原始社會的樂器
5 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我國早的音樂家夔
6 音樂文化的階級烙印——夏代音樂文化面貌的探索
7 甲骨文中的“ ”字——商朝的樂舞
8 以鉅為美,以眾為觀——商朝的樂器
9 恒舞于宮,酣歌于室——商代的“巫樂”和“淫樂”
10 喤喤厥聲,肅雍和鳴——登峰造極的西周雅樂
11 失而復得的晉侯蘇鐘——西周鐘銘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一瞥
12 大司樂掌成均之法——周朝的樂官制度
13 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周代的樂器分類法
14 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周穆王西游的歷史傳說
15 王子朝奔楚——“禮崩樂壞”之一
16 八佾舞于庭——“禮崩樂壞”之二
17 聲淫及商,何也?——“禮崩樂壞”之三
18 惡鄭聲之亂雅樂也—— “禮崩樂壞”之四
19 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孔子對古代音樂文化的貢獻及其局限
20 詩言志,歌詠言——我國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
中編 中古音樂(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
下編 近古音樂(宋、遼、金、元、明、清時期)
參考文獻
本書引用當代中國音樂學家文獻人名索引
圖片索引
后記
修訂版后記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