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三峽·往日的記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256854
- 條形碼:9787555256854 ; 978-7-5552-5685-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三峽·往日的記憶 內容簡介
三峽和長江支流間的寬谷孕育了東方早期的人類,在一二十萬年以前,古人類已由三峽出入。在一批批我們還沒有命名的古人類零零落落過往之后,大批巴人成為三峽的過客。這批發祥于今湖北西部清水流域和長陽一帶的部族,成千上萬地溯江而上,穿過三峽,于三四千年前,在江州(今重慶)建都。公元前四世紀巴國被秦所滅后,又有大批巴人出三峽而下,散居在三峽,或者返回他們祖先的故鄉,或者繼續遷徙,又或者神秘地消失了,實際上卻繼續在這一帶生息繁衍。 世界上大概沒有一座峽谷曾經吸引過如此多的騷人墨客!從李白、杜甫、劉禹錫、自居易、蘇軾、陸游直到當代的詩人,只要從三峽經過,都會留下詩詞文章。“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這些千古絕唱為三峽生色,也因三峽而流傳。 從鄭云峰先生的攝影作品中我們發現了往日的記憶,這不是凝固的畫面,而是永恒的歷史。
三峽·往日的記憶 目錄
序 往日的記憶
一 三峽歷史概況
二 先秦考古
夔門古象
巫山猿人遺址
大溪遺址
秭歸太陽神紋石刻
中堡島遺址
三 峽地區戰國墓出土文物
懸棺
神農溪懸棺
石柱懸棺
秭歸懸棺
巫溪懸棺
瞿塘峽懸棺
西陵峽懸棺
三秦以后的政治與戰爭
忠縣烏楊漢墓
豐都匯南漢墓
三峽地區出土文物
白帝城
八陣圖
孔明碑摩崖石刻
張飛廟
張飛擂鼓石像
磐石城
鎖江鐵柱
賈似道告示碑
宋城遺址
釣魚城遺址
秦良玉墓
奉節古城、耀奎塔
抗日炮臺、抗日摩崖石刻
四 航運與經濟
古道
瞿塘峽古棧道
大寧河古棧道
巫峽古棧道
西陵峽古棧道
小鎮古棧道
古橋
纖夫古道
水文
制鹽
甘井中壩文物
寧河鹽場
五 文化藝術中的三峽
石刻
大足石刻
彈子石佛教造像
忠縣臨江巖摩崖造像
云陽大佛頭造像
白鶴梁
大梁巖畫
龍脊石
求雨圖
寶塔沱水則
漁王洞
粉壁墻題刻
峽江題刻
古建
丁房闕
無銘闕
烏楊石闕
石寶寨
小周字庫塔
洄瀾塔
夏黃氏節孝牌坊
名人
高堂觀
陸游洞
昭君故里
屈原故里
屈原祠
三游洞
白公祠
杜甫西閣
秋風亭
信仰
豐都鬼城
巴王廟
雙桂堂
嫘祖廟
下嚴寺
后記
一 三峽歷史概況
二 先秦考古
夔門古象
巫山猿人遺址
大溪遺址
秭歸太陽神紋石刻
中堡島遺址
三 峽地區戰國墓出土文物
懸棺
神農溪懸棺
石柱懸棺
秭歸懸棺
巫溪懸棺
瞿塘峽懸棺
西陵峽懸棺
三秦以后的政治與戰爭
忠縣烏楊漢墓
豐都匯南漢墓
三峽地區出土文物
白帝城
八陣圖
孔明碑摩崖石刻
張飛廟
張飛擂鼓石像
磐石城
鎖江鐵柱
賈似道告示碑
宋城遺址
釣魚城遺址
秦良玉墓
奉節古城、耀奎塔
抗日炮臺、抗日摩崖石刻
四 航運與經濟
古道
瞿塘峽古棧道
大寧河古棧道
巫峽古棧道
西陵峽古棧道
小鎮古棧道
古橋
纖夫古道
水文
制鹽
甘井中壩文物
寧河鹽場
五 文化藝術中的三峽
石刻
大足石刻
彈子石佛教造像
忠縣臨江巖摩崖造像
云陽大佛頭造像
白鶴梁
大梁巖畫
龍脊石
求雨圖
寶塔沱水則
漁王洞
粉壁墻題刻
峽江題刻
古建
丁房闕
無銘闕
烏楊石闕
石寶寨
小周字庫塔
洄瀾塔
夏黃氏節孝牌坊
名人
高堂觀
陸游洞
昭君故里
屈原故里
屈原祠
三游洞
白公祠
杜甫西閣
秋風亭
信仰
豐都鬼城
巴王廟
雙桂堂
嫘祖廟
下嚴寺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