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顆粒力學的工程需求
1.2 顆粒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學特性
1.2.1 摩擦定律對顆粒材料力學發展的啟蒙
1.2.2 糧倉效應對顆粒材料力學發展的推動作用
1.2.3 顆粒材料的擠壓及剪切膨脹
1.2.4 顆粒材料的流動狀態
1.3 計算顆粒力學的計算分析軟件
參考文獻
**部分 計算顆粒力學的基本理論
第2章 非規則顆粒單元的構造
2.1 基于球體單元的粘結與鑲嵌顆粒單元
2.1.1 基于球體單元的粘結模型
2.1.2 鑲嵌顆粒模型
2.2 超二次曲面顆粒單元
2.2.1 超二次曲面顆粒單元
2.2.2 基于超二次曲面的橢球體顆粒單元
2.3 多面體及擴展多面體單元
2.3.1 多面體單元
2.3.2 基于Minkowski Sum的擴展多面體
2.4 新型非規則顆粒單元
2.4.1 隨機星形顆粒模型
2.4.2 B 樣條函數模型
2.4.3 組合幾何單元法
2.4.4 勢能顆粒單元
2.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顆粒材料的細觀接觸模型
3.1 球形顆粒的粘彈性接觸模型
3.1.1 線性接觸模型
3.1.2 非線性接觸模型
3.2 球形顆粒的彈塑性接觸模型
3.2.1 法向彈塑性接觸模型
3.2.2 切向彈塑性接觸模型
3.3 球形顆粒的滾動摩擦模型
3.3.1 滾動摩擦定律
3.3.2 球體單元的滾動摩擦模型
3.4 球形顆粒的粘接{破碎模型
3.5 非球形顆粒的接觸模型
3.5.1 超二次曲面單元間的接觸模型
3.5.2 擴展多面體的接觸模型
3.6 顆粒間的非接觸物理作用
3.6.1 球形顆粒的粘連接觸力
3.6.2 濕顆粒間的液橋力
3.6.3 顆粒間的熱傳導
3.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顆粒材料的宏細觀分析
4.1 基于平均場理論的顆粒材料計算均勻化方法
4.1.1 摩擦接觸問題的變分表述
4.1.2 宏、細觀兩尺度上的邊值問題
4.1.3 基于均勻場理論的顆粒材料宏、細觀尺度求解過程
4.2 顆粒材料應力場的細觀分析
4.2.1 顆粒材料微觀拓撲結構的平均應力描述
4.2.2 顆粒集合體的應力表征
4.2.3 基于虛功原理顆粒材料的宏觀應力描述
4.2.4 Cosserat連續體內顆粒集合體表征元的平均應力
4.3 顆粒材料應變場的細觀分析
4.3.1 Bagi的應變定義
4.3.2 Kruyt-Rothenburg的應變定義
4.3.3 Kuhn的應變定義
4.3.4 Cundall的*優擬合應變定義
4.3.5 Liao等的*優擬合應變定義
4.3.6 Cambou等的*優擬合應變定義
4.3.7 李錫夔等的體積應變定義
4.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顆粒材料的離散元{有限元耦合分析
5.1 連續體向離散材料轉化的 DEM-FEM 耦合方法
5.1.1 接觸算法
5.1.2 單元的變形
5.1.3 材料的破壞模型
5.2 連續體與離散材料連接的 DEM-FEM耦合方法
5.2.1 耦合區間控制方程的弱形式
5.2.2 耦合界面力的求解
5.2.3 耦合點搜索
5.3 連續體與離散材料相互作用的 DEM-FEM 耦合方法
5.3.1 顆粒與結構物接觸的全局搜索判斷
5.3.2 顆粒與結構物的局部搜索判斷
5.3.3 接觸力的傳遞
5.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顆粒材料的流固耦合分析
6.1 顆粒材料與流體耦合的 DEM-CFD方法
6.1.1 顆粒離散項基本控制方程
6.1.2 CFD-DEM 耦合的求解方法
6.1.3 流體域控制方程
6.1.4 流體與固體顆粒之間的動量交換
6.1.5 流體體積分數
6.1.6 對流傳熱項
6.2 顆粒材料與流體耦合的 DEM-SPH 方法
6.2.1 SPH的函數和粒子近似
6.2.2 Navier-Stokes的 SPH形式
6.2.3 不可壓縮流體的 PCISPH方法
6.2.4 DEM-SPH耦合模型
6.3 顆粒材料與流體耦合的 DEM-LBM 方法
6.3.1 格子Boltzmann法
6.3.2 DEM-LBM耦合的浸沒邊界法
6.3.3 DEM-LBM耦合方法的應用
6.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基于GPU并行的離散元高性能算法及計算分析軟件
7.1 離散元計算分析軟件的發展現狀
7.1.1 GPU并行技術
7.1.2 離散元計算分析軟件的發展現狀
7.2 基于CUDA編程的離散元數值算法
7.2.1 CUDA的并行軟硬件架構
7.2.2 多機/多GPU環境的離散元算法
7.3 基于GPU的顆粒接觸高效搜索方法
7.3.1 網格和顆粒的關系
7.3.2 接觸對鄰居列表的建立
7.3.3 顆粒接觸力序列的計算
7.4 基于GPU并行算法的離散元計算分析軟件
7.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計算顆粒力學的工程應用
第8章 海洋平臺及船舶結構冰荷載的離散元分析
8.1 海冰材料的離散元方法及計算參數的確定
8.1.1 海冰材料的離散單元構造
8.1.2 海冰壓縮和彎曲強度的離散元分析
8.1.3 海冰離散元模擬的主要計算參數
8.1.4 粘結海冰單元間的失效準則
8.1.5 顆粒尺寸影響下的海冰強度離散元模擬
8.2 海冰與固定式海洋平臺結構相互作用的離散元分析
8.2.1 直立腿結構冰荷載的離散元分析
8.2.2 錐體海洋平臺結構冰荷載的離散元分析
8.2.3 多樁腿錐體導管架平臺結構的冰荷載遮蔽效應
8.2.4 自升式海洋平臺結構冰荷載的離散元分析
8.3 海冰與浮式平臺及船舶結構相互作用的離散元分析
8.3.1 浮式海洋平臺的冰荷載分析
8.3.2 船舶在冰區航行的DEM模擬
8.4 冰激海洋平臺結構振動的DEM-FEM耦合分析
8.4.1 冰激導管架平臺DEM-FEM耦合方法
8.4.2 基于DEM-FEM方法的冰激導管架平臺振動分析
8.5 海洋結構冰載荷的擴展離散單元模擬
8.5.1 碎冰與海洋平臺樁腿、船體結構的相互作用
8.5.2 平整冰與船體結構的相互作用
8.6 核電站取水口海冰堆積特性的離散元分析
8.6.1 取水口海冰堆積的數值模擬
8.6.2 海冰堆積特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8.7 海冰動力學的粗粒化離散元模型
8.7.1 海冰粗粒化離散元模型
8.7.2 規則區域內海冰動力過程的數值模擬
8.7.3 渤海海冰動力過程的數值模擬
8.8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有砟鐵路道床動力特性的離散元分析
9.1 道砟顆粒壓碎特性的離散元模擬
9.1.1 單道砟顆粒破碎的離散元模擬
9.1.2 單道砟顆粒破碎試驗驗證
9.2 有砟鐵路道床動力沉降特性的離散元分析
9.2.1 非規則形態道砟顆粒的構造
9.2.2 道砟箱的離散元構造
9.2.3 往復荷載下道砟材料的累積沉降量和形變模量
9.3 沙石混合體剪切強度的離散元分析
9.3.1 道砟材料直剪試驗的離散元數值模擬
9.3.2 道砟含量對抗剪切強度的影響及力鏈分析
9.4 有砟{無砟過渡段動力特性的DEM-FEM耦合分析
9.4.1 有砟鐵路道床DEM和FEM間的耦合算法
9.4.2 有砟{無砟過渡段的DEM-FEM數值模型
9.4.3 有砟{無砟過渡段的沉降分析
9.4.4 考慮道砟顆粒嵌入無砟道床的DEM-FEM耦合分析
9.5 有砟鐵路道床動力特性的擴展多面體單元模擬
9.5.1 道砟箱試驗的擴展多面體單元模擬
9.5.2 不同加載頻率下道床的沉降
9.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 顆粒材料減振及緩沖性能的離散元分析
10.1 顆粒材料減振特性的試驗測試及離散元模擬
10.1.1 顆粒阻尼器的試驗研究
10.1.2 顆粒阻尼器的數值模擬
10.2 顆粒材料緩沖特性的離散元分析
10.2.1 顆粒緩沖特性的試驗研究
10.2.2 顆粒緩沖特性的數值模擬
10.3 著陸器緩沖過程的離散元分析
10.3.1 著陸緩沖系統及月壤的離散元模型
10.3.2 著陸過程的離散元分析和沖擊力特性
10.4 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