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黃河十四走-黃河民藝考察記-(全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08509
- 條形碼:9787559808509 ; 978-7-5598-0850-9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河十四走-黃河民藝考察記-(全三冊) 本書特色
民間藝術是一個龐大的造型世界,實實在在與廣大平民共存了數千年,并自始至終沿著自己的規律去進行創造,發展成一深厚而豐富的藝術體系。正是這些典籍不載、正史不論的民間藝術,在很大范圍內支撐著一個民族的元氣和凝聚力。 自1986年至1989年,楊先讓作為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的組建者之一,率領考察隊14次深入黃河流域,考察當地的民間藝術種類、藝術風格、民間藝人、節慶習俗等,足跡遍及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8省(區)。在走訪中,考察隊積累了近千張圖片資料,并整理出二十多萬字的文本,匯集成《黃河十四走》一書。書中不僅詳述了諸如安塞腰鼓、漢畫像石、木版年畫、剪紙、農民畫、石刻、泥(面)塑等民間技藝,還分析了其藝術風格、反映的民俗風貌、折射的文化內涵等,并記錄下當時優秀的民間藝人(如劉蘭英剪紙、蘇蘭花剪紙、潘京樂皮影等),為黃河流域的民間藝術留下了珍貴的圖文資料。 《黃河十四走》以真切的文字和鮮活生動的圖片,記錄下80年代黃河流域的民間藝術,讓古老的民藝得以傳唱至今……
黃河十四走-黃河民藝考察記-(全三冊) 內容簡介
他創建了中國*個民間美術系,他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他是徐悲鴻的學生、徐冰的老師,他是80年代考察黃河流域民間藝術的*人——楊先讓。 4年,他14次帶領隊伍走進黃河流域,足跡遍布8省區,匯集近千張圖片,整理出20多萬字的文本,一心搜集失落的民藝,只為追尋中華文明的根。 《黃河十四走》,一部讓黃永玉嘆為觀止的書! 黃永玉、陳丹青、呂勝中、林海音撰文推薦! 臺灣漢聲首次在大陸正版授權,簡體版《黃河十四走》經典重現!
黃河十四走-黃河民藝考察記-(全三冊) 目錄
黃河十四走-黃河民藝考察記-(全三冊) 作者簡介
楊先讓,1930年生于山東牟平養馬島,1939年隨家人遷居朝鮮,1944年回國求學,195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和創作員,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員,文化部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間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主任、教授。 曾獲美國休斯敦大學亞洲藝術部文化獎、全美華人教育基金會終身藝術成就獎、中國文聯第 11 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等國內外大獎,作品被大英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曾出版著作《楊先讓文集》《徐悲鴻》《中國鄉土藝術》《與木刻刀結緣50年:我的木刻版畫創作歷程》《海外漫紀》《藝苑隨筆》等。 楊陽,1957年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美術學會會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