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浙江大學出版社我們讀詩:少年派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80481
- 條形碼:9787308180481 ; 978-7-308-1804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浙江大學出版社我們讀詩:少年派 本書特色
“我們讀詩”團隊從三年多時間里推出的1200期節目當中,精選了120首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詩人的適合給孩子們讀的詩,詩歌主題涵蓋懷古詠物、傳頌美德、陶冶情操、培養理想等多個方面,除了精心挑選的詩歌文本之外,還專門為每首詩配備了來自20多位專家的解讀點評以及來自近百位文化名人的朗讀音頻,分別從內容與聲音兩個方面引導孩子們進入詩歌之境,感受詩意生活。
浙江大學出版社我們讀詩:少年派 內容簡介
張海龍主編的《我們讀詩(少年派)》收錄了120篇古今中外的詩人所作的適宜給孩子讀,與孩子一起朗讀的詩歌,涵蓋懷古詠物、傳頌美德、陶冶情操、培養理想等多個方面。并配以每首詩專業的朗誦音頻,便于孩子們學習和收聽。是一本“可視,可見,可聽,可學”的獨特文本。
浙江大學出版社我們讀詩:少年派 目錄
浙江大學出版社我們讀詩:少年派 相關資料
◎這是詩歌的棲息地。在這里,一切都像當初的模樣。 ——詩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葉舟 ◎讓孩子們從小接觸詩歌,是一件非常美好并不容置疑的事,就像美麗的大自然讓露珠在清 晨充盈,讓花朵在春天綻開。 ——詩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劉立云 ◎世間一切美好,莫過于孩子和詩。這本書,等于是把*好的給了*好的。 ——詩人、天問詩歌藝術節主席 潘洗塵 ◎少年的心靈*敏感,需要自然的呵護和情感的熏陶,也需要人文的培育和詩的潤養,《我 們讀詩·少年派》是非常好的人文詩歌讀本。 ——詩人、《詩刊》副主編 李少君 ◎少年派,我特別喜歡那些充滿想象力的詩句。 ——詩人、《人民文學》編輯部主任 朱零 ◎希望孩子的未來能托起我們的夢想! ——中國先鋒詩人代表 梁曉明 ◎孩子們是天生的詩人。因為詩歌是夢幻、愛和好奇心,是直覺、洞見和神秘。 ——詩人、作家、學者,職業經理人 王自亮 ◎朗誦猶如鼓點,詩歌會帶我們去到向往的地方! ——浙江大學教授、詩人、作家 蔡天新 ◎詩可能不能換來豪宅與名車,甚至不能換來一塊面包,但它通過改變我們的心,*終改變 了我們的面容。 ——詩人、杭州作家協會副主席 泉子 ◎薈萃中外詩歌經典,育我中華少年詩情。 ——詩人、杭州作家協會副主席 盧文麗 ◎每天清晨,我們應當用詩歌去擦亮孩子的雙眸,吹開他們的耳朵。這本書或許就是那束光,那口神秘的氣息。 ——詩人、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院長 徐兆壽 ◎詩歌是生命中的一勺蜜,讀詩是一點一點品嘗甜的過程。 ——詩人 草人兒
浙江大學出版社我們讀詩:少年派 作者簡介
張海龍,詩人、紀錄片撰稿人、“我們讀詩”創始人,央視紀錄片《自然的力量》總撰稿;央視紀錄片《功夫少林》文學統籌;新疆建區六十周年17集成就紀錄片《新疆是個好地方》總撰稿、16集紀錄片《塔里木河》總撰稿、6集紀錄片《伊犁河》總撰稿;河南電視臺《豫見新世界:一帶一路調研》文學統籌;2014年12月,赴南極參與拍攝央視紀錄片《瘋狂攝影師》;2016年6月22日,大運河申遺成功兩周年之際,以制片人兼總撰稿身份啟動六集紀錄片《國之大運》拍攝項目;2017年,擔任央視國際頻道大型紀錄片《傳承》及《記住鄉愁》撰稿人。2017年,由新疆一心悅讀出品,張海龍策劃并總撰稿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紀錄片《流動的盛宴》公映,其中《曠野上的歌者》部分喜獲第23 屆中國紀錄片長片十優作品。2015年,擔任“杭州大使環球行”之媒體達人,參加三十天環球旅行,從杭州出發,穿越亞歐美三洲七國八城兩島,一路傳播杭州“詩意之城”形象。張海龍,詩人、紀錄片撰稿人、“我們讀詩”創始人,央視紀錄片《自然的力量》總撰稿;央視紀錄片《功夫少林》文學統籌;新疆建區六十周年17集成就紀錄片《新疆是個好地方》總撰稿、16集紀錄片《塔里木河》總撰稿、6集紀錄片《伊犁河》總撰稿;河南電視臺《豫見新世界:一帶一路調研》文學統籌;2014年12月,赴南極參與拍攝央視紀錄片《瘋狂攝影師》;2016年6月22日,大運河申遺成功兩周年之際,以制片人兼總撰稿身份啟動六集紀錄片《國之大運》拍攝項目;2017年,擔任央視國際頻道大型紀錄片《傳承》及《記住鄉愁》撰稿人。2017年,由新疆一心悅讀出品,張海龍策劃并總撰稿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紀錄片《流動的盛宴》公映,其中《曠野上的歌者》部分喜獲第23 屆中國紀錄片長片十優作品。2015年,擔任“杭州大使環球行”之媒體達人,參加三十天環球旅行,從杭州出發,穿越亞歐美三洲七國八城兩島,一路傳播杭州“詩意之城”形象。 我們讀詩, 2014年5月,詩人張海龍聯合杭州之聲電臺,在杭州湖畔居創始成立“我們讀詩”品牌活動,聯動杭州文廣集團、杭州文廣新局、騰訊大浙網、人民攝影、杭州市作家協會、杭州圖書館、浙江圖書館文瀾朗誦團、杭州旅游形象推廣中心、杭州歐美同學會等優質資源,通過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喜瑪拉雅等新媒體矩陣對外廣泛傳播。旨在用優雅的文字與動聽的聲音傳播“詩意生活”正能量,以山水鄉愁為旗,喚起我們對“詩意生活”的向往,為中國增添更多“文化自信”。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