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律出版社刑法論叢(2017年第4卷總第52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20872
- 條形碼:9787519720872 ; 978-7-5197-208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律出版社刑法論叢(2017年第4卷總第52卷) 本書特色
《刑法論叢》第52卷共載論文20篇,秉承本論叢業已習慣的固定風格,所收錄的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國刑法學界所取得的全新研究成果。內容涵括中國刑法學、外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刑事執行法學、犯罪學與刑事政策學等刑法學諸多領域。《刑法論叢(2017年第4卷 總第52卷)》特設"腐敗犯罪專欄",收錄了3篇相關文章。操宏均的"新形勢下民營企業家腐敗犯罪預防進路--以新型政商關系為視角"一文指出民營經濟必須走出以往主要通過以"傍官"為主的發展模式,以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為契機,綜合運用民營企業家、官方和社會三方力量,從觀念、制度與實踐等方面多管齊下,進而有效預防民營企業家腐敗犯罪。陳偉、趙赤的"司法責任制改革背景下司法瀆職犯罪立法反思與前瞻"一文考察了司法瀆職犯罪立法的歷史與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反思了司法瀆職犯罪的立場之困、定位之難與取向之爭,作者在文章*后還對司法瀆職犯罪立法的觀念重塑進行了展望。彭德才在"物質主義與腐敗犯罪的相關性分析及啟示"中,通過分析世界價值觀調查的相關數據和"透明國際"發布的全球清廉指數,驗證了物質主義與腐敗犯罪之間的相關性,這對于分析中國當前的腐敗原因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理非常有意義。
法律出版社刑法論叢(2017年第4卷總第52卷) 內容簡介
《刑法論叢》第52卷共載論文20篇,秉承本論叢業已習慣的固定風格,所收錄的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國刑法學界所取得的全新研究成果。內容涵括中國刑法學、外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刑事執行法學、犯罪學與刑事政策學等刑法學諸多領域!缎谭ㄕ搮玻2017年第4卷 總第52卷)》特設“腐敗犯罪專欄”,收錄了3篇相關文章。操宏均的“新形勢下民營企業家腐敗犯罪預防進路——以新型政商關系為視角”一文指出民營經濟必須走出以往主要通過以“傍官”為主的發展模式,以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為契機,綜合運用民營企業家、官方和社會三方力量,從觀念、制度與實踐等方面多管齊下,進而有效預防民營企業家腐敗犯罪。陳偉、趙赤的“司法責任制改革背景下司法瀆職犯罪立法反思與前瞻”一文考察了司法瀆職犯罪立法的歷史與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反思了司法瀆職犯罪的立場之困、定位之難與取向之爭,作者在文章很后還對司法瀆職犯罪立法的觀念重塑進行了展望。彭德才在“物質主義與腐敗犯罪的相關性分析及啟示”中,通過分析世界價值觀調查的相關數據和“透明靠前”發布的優選清廉指數,驗證了物質主義與腐敗犯罪之間的相關性,這對于分析中國當前的腐敗原因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理很好有意義。
法律出版社刑法論叢(2017年第4卷總第52卷) 目錄
新形勢下民營企業家腐敗犯罪預防進路
——以新型政商關系為視角 操宏均
司法責任制改革背景下司法瀆職犯罪立法反思與前瞻 陳偉 趙赤
物質主義與腐敗犯罪的相關性分析及啟示 彭德才
〔中國刑法〕
網絡空間秩序與刑法介入的正當性 敬力嘉
聚眾淫亂罪的保護法益及處罰限定 王琦
我國犯罪化立法的教義學邊界
——以犯罪構造為中心 滿濤
論中立的幫助行為之可罰邊界 李思
走向擴張的單位犯罪及其應對
——基于《刑法》第30條立法解釋的分析 余秋莉
信息社會犯罪治理的刑事政策反思
——以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為視角 王肅之
交叉式法定刑的功能及其模式選擇 袁彬 徐永偉
扒竊犯罪對象之考探
——基于法益保護、刑法解釋和司法裁判的考量 陳偉強
〔外國刑法〕
實行著手中的主觀與客觀:基于刑法教義學超越論的檢討 [日]江藤隆之著 李立豐 駱程譯
“偶然防衛”性質重述
——以美國刑法相關論爭為重點的考察與思索 陸凌
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矯治刑罰觀變遷及其啟示 曹興華
小野清一郎的“道義刑法”:歷史、傳承及反思 譚堃
〔比較刑法〕
刑法謙抑主義的西方立場與中國定位 敦寧
先前行為產生作為義務的根據及限定 陳文濤
〔刑事執行法〕
刑事司法中的風險調查與評估
——以審前釋放為視角 史立梅 周洋
〔犯罪學與刑事政策〕
犯罪功能論再議
——從犯罪的哲學根基談起 林毓敏
企業犯罪風險防控策略研究
——以C市為樣本 么寧
法律出版社刑法論叢(2017年第4卷總第52卷) 作者簡介
趙秉志,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院長、國際反腐敗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新中國首屆刑法學博士,“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首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1995),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美國杜克大學訪問學者。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副主席暨中國分會主席,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務。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