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國品牌研究綜述
1.1 總論
1.2 品牌概念分論
1.2.1 品牌戰略
1.2.2 品牌定位
1.2.3 品牌傳播
1.2.4 品牌形象
1.2.5 品牌忠誠
1.2.6 品牌資產
1.2.7 品牌社群
1.2.8 品牌延伸
1.2.9 品牌危機
1.3 品牌類別分論
1.3.1 城市品牌
1.3.2 消費品品牌
1.3.3 制造業品牌
1.3.4 流通業品牌
1.3.5 文體與傳媒品牌
1.3.6 服務業品牌
1.3.7 個人品牌
1.4 結論
第2章 城市品牌
2.1 綜述
2.1.1 中國城市品牌基本要素發展情況
2.1.2 城市品牌競爭向經濟以外發散
2.1.3 城市品牌向“人”聚焦
2.1.4 城市品牌繼續優化
2.1.5 城市品牌發展存在的問題
2.2 上海:從全球城市品牌到卓越全球城市品牌
2.2.1 上海城市品牌基本要素發展情況
2.2.2 上海城市品牌定位與定位更新
2.2.3 品牌實力搭建:打牢全球城市品牌基礎
2.2.4 密織品牌手段:打造全球城市品牌形象
2.2.5 評點
2.3 杭州:城市品牌升級的典范
2.3.1 杭州城市品牌基本要素發展情況
2.3.2 品牌核心引領:打造系統化品牌
2.3.3 品牌緊貼戰略:創造更為復合的品牌形象
2.3.4 掌控品牌機遇:城市品牌登上高峰
2.3.5 評點
2.4 重慶:低調品牌,創實效
2.4.1 重慶城市品牌基本要素發展情況
2.4.2 品牌實心化:實業拉動城市品牌
2.4.3 流通加生長:鑄就“樞紐經濟中心”品牌
2.4.4 消滅房價幺蛾子:打造“低房價”城市品牌
2.4.5 評點
2.5 烏鎮:小城鎮幻化為大品牌
2.5.1 烏鎮城市品牌基本要素發展情況
2.5.2 品牌之眼:借戲劇節點睛
2.5.3 “互聯網烏鎮”品牌打造:成為互聯網象征
2.5.4 品牌預防:烏鎮城市品牌營銷
2.5.5 評點
2.6 北京—張家口聯合申奧:合作打造城市品牌
2.6.1 城市品牌合作:北京與張家口的城市品牌基礎
2.6.2 品牌互益共通:合作如何提升了城市品牌
2.6.3 作為品牌紐帶:冬奧改善兩城關系格局
2.6.4 城市品牌重點:合作中的選擇
2.6.5 評點
第3章 消費品品牌
3.1 綜述
3.1.1 消費品企業與行業
3.1.2 消費品市場2015—2016年總體現狀
3.1.3 未來消費市場趨勢:消費規模進一步擴大,新消費時代來臨
3.1.4 消費品企業應走好品牌發展之路
3.2 伊利:爭創乳業標桿品牌
3.2.1 脫穎而出的乳業品牌
3.2.2 伊利品牌推廣:深度跨界合作
3.2.3 伊利品牌塑造:品質成就標桿
3.2.4 評點
3.3 來伊份:線下門店助推品牌影響力
3.3.1 從“休閑”起步的零食品牌
3.3.2 質量危機后的品牌形象修復
3.3.3 電商風靡下的品牌渠道選擇
3.3.4 評點
3.4 三只松鼠:互聯網零食品牌獨角獸
3.4.1 三只松鼠:賣萌賣堅果的零食品牌
3.4.2 品牌調性:人格化帶來極致的用戶體驗
3.4.3 品牌未來:后IP時代,松鼠何去何從
3.4.4 評點
3.5 衛龍:事件營銷塑造“網紅”零食品牌
3.5.1 品牌發展歷程:創建、開拓與升級
3.5.2 品牌定位精準:宣傳策略錦上添花
3.5.3 品牌價值提升:跟隨熱點助力營銷
3.5.4 評點
3.6 百雀羚:老字號民族品牌的時尚風潮
3.6.1 老字號民族品牌的護膚探索
3.6.2 老字號民族品牌的復興之路
3.6.3 評點
3.7 海瀾之家:國民男裝**品牌
3.7.1 品牌定位:男裝市場的深耕
3.7.2 品牌轉型:“男人的衣柜”走向“國民品牌”
3.7.3 品牌危機:快時尚風潮下,本土品牌出路何方?
3.7.4 評點
3.8 RIO雞尾酒:微醺時代,一騎絕塵
3.8.1 RIO品牌:預調雞尾酒的引領者
3.8.2 品牌定位:精準打造RIO的微醺時代
3.8.3 品牌擴張:R10如何玩轉互聯網營銷
3.8.4 品牌客群:留住消費者RIO任重道遠
3.8.5 評點
3.9 小茗同學:冷泡茶的品牌火熱
3.9.1 “小茗同學”來了
3.9.2 品牌營銷:精準定位,聚焦“95后”
3.9.3 品牌生命:新鮮過后,何以為繼
3.9.4 評點
第4章 制造業品牌
第5章 流通業品牌
第6章 文化與媒體品牌
第7章 服務業品牌
第8章 個人品牌
第9章 品牌危機
第10章 2013—2016年中國品牌大事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