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夏丏尊精品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839303
- 條形碼:9787506839303 ; 978-7-5068-3930-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夏丏尊精品選 本書特色
夏丏尊是我國著名作家,著有多篇著作,有《平屋雜文》、《文章作法》、《現代世界文學大綱》、《閱讀與寫作》、《夏尊選集》、《夏尊文集》,譯有《愛的教育》、《文心》、《近代日本小說集》等著作。《夏丏尊精品選(精)》主要精選匯編了他的散文、隨筆、小說、書信等作品。
夏丏尊精品選 內容簡介
夏丏尊是我國著名作家,著有多篇著作,有《平屋雜文》、《文章作法》、《現代世界文學大綱》、《閱讀與寫作》、《夏尊選集》、《夏尊文集》,譯有《愛的教育》、《文心》、《近代日本小說集》等著作。本書主要精選匯編了他的散文、隨筆、小說、書信等等作品。
夏丏尊精品選 目錄
中年人的寂寞
阮玲玉的死
試煉
幽默的叫賣聲
早老者的懺悔
魯迅翁雜憶
一個從四川來的青年
白采
整理好了的箱子
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白馬湖之冬
灶君與財神
緊張氣氛的回憶
春的歡悅與感傷
一個追憶
一種默契
良鄉栗子
兩個家
鋼鐵假山
一個夏天的故事
日本的障子
寄意
黃包車禮贊
我的中學時代
做了父親
弘一法師之出家
懷晚晴老人
弘一大師的遺書
悼一個自殺的中學生
論單方面的自由離婚
“無奈”
徹底
聞歌有感
對了米萊的《晚鐘》
原始的媒妁
光復雜憶
“你須知道自己”
關于職業
恭祝快樂
談吃
回顧和希望
近事雜感
中國的實用主義
文藝隨筆
一九一九年的回顧
家族制度與都會
知識階級的運命
教育雜談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文學的力量
受教育與受教材
怎樣對付教訓
“自學”和“自己教育”
學齋隨想錄
教育的背景
《李息翁臨古法書》跋
我之于書
春日化學談
中國書業的新途徑
先使白話文成話
閱讀什么
怎樣閱讀
學習國文的著眼點
關于《倪煥之》
致文學青年
其實何曾突然
“中”與“無”
讀《清明前后》
讀詩偶感
關于國文的學習
國文科課外應讀些什么
國文科的學力檢驗
序跋
《平屋雜文》自序
《中詩外形律詳說》跋
《中學生》發刊辭
《子愷漫畫》序
《清涼歌集》序
《晚晴山房書簡》序
《文章作法》序
《文章作法》緒言
《鳥與文學》序
小說
命相家
怯弱者
貓
長閑
流彈
夏丏尊精品選 節選
《夏丐尊精品選(文學館.大師經典)》: 阮玲玉的死 電影女伶阮玲玉的死,叫大眾非常轟動。這一星期以來,報紙上連續用大幅記載著她的事,街談巷語都以她為話題。據說:跑到殯儀館去瞻觀遺體的有幾萬人,其中有些人是特從遠地趕來的。出殯的時候沿途有幾萬人看。甚至還有兩個女子因她的死而自殺。轟動的范圍之廣為從來所未有。她死后的榮哀,老實說,超過于任何闊人,任何名流。至于那些死后要大發訃聞號召吊客,出材時要靠許多叫化子來繃場面的大喪事,更談不上了。 一個電影女伶的死竟會如此轟動大眾,這原因說起來原不簡單。**,她的死是自殺的,自殺比生病死自然更易動人;第二,她的死是為了戀愛的糾紛,桃色事件照例是容易引起大眾的注意的;第三,她是一個電影伶人,大眾雖和她無往來,但在銀幕上對她有相當的認識,抱有相當的好感。這三種原因合在一起遂使她的死如此轟動大眾。 如果把這三種原因分析比較起來,我以為第三個原因是主要的,**第二并不是主要的原因。現今社會上自殺的人差不多日日都有,桃色事件更不計其數,因桃色事件而自殺的男女也不知有多少,何以不曾如此轟動大眾呢?阮玲玉的死所以如此使大眾轟動,主要原因就在大眾對她有認識,有好感,換句話說,她十年來體會大眾的心理,在某程度上是曾能滿足大眾要求的。同是電影女伶,同是自殺的一年以前有過一個艾霞,社會人士雖也曾為之惋惜,卻沒有如此轟動,那是因她上銀幕未久,作品不多,工力尚未能深入人心的緣故。 不論音樂繪畫文學或是什么,凡是真正的藝術,照理都該以大眾為對象,努力和大眾發生交涉的。藝術家的任務就在用了他的天分體會大眾的心情,用了他的技巧滿足大眾的要求。好的藝術家,必和大眾接近,同時為大眾所認識所愛戴。普式庚出殯時啜泣而送的有幾萬人,陀思妥夫斯基的死,許多人有為之號哭,農民畫家米萊的行事和作品到今還在多數火心里活著不死。他們一向不忘記大眾,一切作為都把大眾放在心目中,所以大眾也不忘記他,把他們放在心目中。這情形原不但藝術上如此,政治上、道德上、事業上、學問上都一樣。凡是心目中沒有大眾的,任憑他議論怎樣巧,地位怎樣高,聲勢怎樣盛,大眾也不會把他放在心目中。 現在單就藝術來說,在各種藝術之中,*易有和大眾接觸的機會的要算戲劇和文學。因為戲劇天然有許多觀眾,文學靠了印刷的傳布,隨時隨地可得到讀者。同是戲劇,電影比一向的京劇昆劇接近大眾得多。這只要看京劇昆劇已觀客漸少而電影院到處林立的現象,就可知道。在今日,舊劇的名伶——假定是梅蘭芳氏吧,有一天如果死了,死因無論怎樣,轟動大眾的程度,決不及這次的阮玲玉,這是可預言的。電影伶人卓別麟將來死時,必將大大地有一番轟動,這也是可預言的。因為電影在性質上比歌劇接近著大眾,它的藝術材料及演出方法,在對大眾接觸一點上有著種種舊劇所沒有的便利。阮玲玉的表演技術原不能說已了不得,已好到了絕頂,她在電影上的工力,和從來名伶在舊劇上的工力,兩相比較起來,也許不及。她的所以能因了相當的成就,收得較大的效果,可以說因為她是電影伶人的緣故。如果她以同樣的工力投身在舊劇中,也許只是一個平常的女伶而已。這完全是藝術材料和方法進步不進步的關系。 同樣的情形也可應用到文學上。文學是用文字做的藝術,它的和大眾接近,本來就沒有像電影的容易。電影只要有眼睛的就能看,文學卻須以識得懂得文字為條件,文學對于文盲,其無交涉等于電影之對于瞎子。國內瞎子不多,文盲卻自古以來占著大多數,到現在還是占著大多數。文學在中國根本是和大眾絕緣的東西。救濟的方法,一方面固然須普及教育,掃除文盲,一方面還得像舊劇改進到電影的樣子,把文學的藝術材料和演出方法改進,使容易和大眾接近,世間各種新文學運動,用意不外乎此。新文學運動,離成功尚遠,并且還有各種各樣的阻力在加以障礙。例如到現在還居然有人主張作古文讀經。中國自古有過許多杰出的文人,現在也有不少好的文人,可是大眾之中認識他們,愛戴他們的人有多少呢?長此下去,中國文人心目中沒有大眾的不必說了,即使心目中想有大眾,也無法有大眾吧。中國文人死的時候,像阮玲玉似地能使大眾轟動的,過去固然不曾有過,*近的將來也決不會有吧。這是可使我們做文人的愧殺的。 ……
夏丏尊精品選 作者簡介
夏丏尊(1886年-1946年4月23日),本名夏鑄,字勉旃,號悶庵,浙江上虞松廈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散文家。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