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定心劍-卷四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4146671
- 條形碼:9787114146671 ; 978-7-114-14667-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定心劍-卷四 本書特色
1.浪漫的武俠情緣 + 嚴謹的工科思維 2.三清博士十年力作,起點武俠人氣作品。 3.在玄幻小說盛行的今天,新人新作的傳統武俠小說越來越少。掉下山崖撿到的不是武林秘籍而是美女;不再有行俠仗義走江湖,只有天生神力救蒼生。你是否還能憶起“披蓑戴笠江湖路,男兒至死是少年。”的武俠情懷? 4.隨書附贈精美路線圖明信片。
定心劍-卷四 內容簡介
“武林,散花仙翁,雌雄雙煞,了無神僧。”這是一部很生活化、很有真實感的傳統武俠小說,盡量細致全面地反映書中所設定時代的社會文化、各地的風俗習慣、各種人物的喜怒哀樂。尤其是很多小角色的刻畫,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作者文字講究、描寫細致,符合邏輯、情節合理,心理真實、情感細膩。讀者可以享受到很強的代入感,以書中人物的視角觀察周圍事物,經歷故事發展,感受喜怒哀樂。全書共八卷,本書為第四卷,共24章,主要故事包括:豪門養身、咫尺天涯、卷入風波、總壇之亂、高閣鬧鬼、山川有險。
定心劍-卷四 目錄
定心劍-卷四 節選
關于獨樂寺和觀音之閣牌匾,有詩《獨樂寺傳說 其一》贊曰:過了山門,赫然見到一座兩層的樓閣,比山門還要高出一倍有余。小和尚介紹說:“那是觀音閣。”觀音閣前有一棵陳年古柏,算得上高大挺闊,但是在高大的觀音閣面前,就顯得矮小許多。小靈子抬頭看了看上方的匾額,方方正正四個大字“觀音之閣”,不由得欣喜道:“這幾個字倒不錯!”小和尚介紹道:“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墨寶。”小靈子和吳秋遇看到牌匾上的落款“太白”,知道小和尚說的是真的。小和尚繼續說道:“說起來這里面還有典故。”小靈子好奇地問道:“什么典故?”小和尚說:“兩位施主發現沒有,那個‘之’字的一點與別處筆法不同。”小靈子仔細看了看,點頭道:“確實是有點不一樣。這個有什么說法?”小和尚說:“當年李白施主來到漁陽……”小靈子撲哧一聲笑了。吳秋遇和小和尚都驚訝地看著她。小靈子說:“沒什么,我只是覺得他在李白的名字后面加上‘施主’兩個字怪怪的。好了,你繼續說吧,小師父。” 小和尚繼續說道:“當年李白施主來到漁陽,恰逢觀音閣落成,住持師父有意請他題寫匾額,便托人以好酒款待。等到住持師父提出請他題匾的時候,李白施主已經大醉。人人知道他是個斗酒詩百篇的才子,李白施主也不負眾望,蒙眬中提筆揮毫,一氣呵成寫下‘觀音之閣’四個大字,并題寫‘太白’落款。住持大師非常高興,趕緊找人做匾,第二天就掛了上去。大伙正在慶賀的時候,忽然有人發現不對勁,原來‘之’字上竟然少了一筆。當時一片嘩然,可把住持大師急壞了,趕緊找李白施主想辦法。李白施主也發現了牌匾的缺失,站在閣前看了一會兒,忽然有了主意。他讓人找來紙筆,又要了一壇酒,一通狂飲之后,乘著酒興,提筆蘸墨,飛筆一揮,筆墨不偏不倚,正點在那個‘之’字的頭上。因此便有了‘李太白飛筆點之字’的千古佳話。”小靈子拍手叫道:“這個好,有趣!看來這位大詩人還是武林高手。” 關于獨樂寺和觀音之閣牌匾,有詩《獨樂寺傳說 其一》贊曰: 胡兒曾居亂起名, 飛筆點字太白風。 寺中只見觀音像, 卻用大佛作異名。 進入觀音閣,忽然聞到一股怪味,小靈子趕緊把鼻子捂住。抬頭看去,吳秋遇和小靈子都有些驚訝。小和尚知道他們為何驚訝,于是介紹道:“這座觀音閣設計精巧,結構玄妙,外面看是兩層,里面卻是三層。”聽到小和尚這樣說,吳秋遇和小靈子知道,一定有不少人都會如此驚訝,所以寺里的和尚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二尺多高的須彌壇上,一尊巨大的觀世音菩薩塑像,穿過二、三層平臺,直達頂部藻井,看起來足有四五丈高。觀世音菩薩沉穩威嚴,飄逸端莊,讓人看了不禁頂禮膜拜。左右兩側各有一尊脅侍菩薩,也都身高有丈,怡然優美。吳秋遇合十行禮,默念阿彌陀佛。小靈子學著行禮之后,開口問道:“小師父,觀音菩薩頭上另有幾個小頭,這是怎么回事?”小和尚沖著觀音像拜過之后,先帶著二人走出觀音閣,然后才開口說道:“菩薩頭上另有十面小頭,因此又稱十一面觀音。”小靈子說:“這么高的菩薩像我還是**次看到,這個樣子的菩薩像我也是**次看到。別的地方我們先不去看了,小師父,你能給我們說說這尊觀音像的來歷嗎?” 說起十一面觀音的來歷,小和尚好像很樂意跟別人分享,于是,興致勃勃地請二人到閣前坐下,然后娓娓道來。 ——薊州城以前叫漁陽。當年,唐太宗御駕親征,率大軍東征高麗,十幾萬大軍途經漁陽的時候,糧草難以為繼了,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唐太宗思前想后,不甘心就此撤軍,于是,開始盤算就近籌集糧草。有大臣見皇帝煩悶,便陪著他到獨樂寺進香散心。當年獨樂寺供奉著一尊觀音銅像,栩栩如生。李世民心中一動,便跪地禱告:“李世民率兵東征,路過此地,只因糧草不濟陷入困境,欲借菩薩金身一用,緩解燃眉之急。待我日后班師,當以十倍金身奉還。”觀音菩薩仍是那樣似笑非笑。李世民祈禱完畢,磕了三個頭,隨后命人搬倒觀音像,熔化之后鑄造銅錢,終于籌集到糧草,繼續東征。 東征結束之后,李世民班師回朝,重塑金身的事卻被擱置了。當初急著要借用銅像籌集糧草,難免考慮得不夠周全,輕易許下諾言,要以十倍金身奉還。如今要實現諾言,造那么大一座金像,恐怕國庫里的黃金都拿出來也不夠。李世民既不想失信于神佛,又苦于諾言難以兌現。正在他苦惱的時候,大臣魏征送來一份奏折,上寫:“昔日萬歲東征,錢糧不濟,曾在漁陽獨樂寺借用菩薩銅像一座,并許下愿誓,言明班師之后以十倍泥塑金身奉還。今圣上回鑾一載有余,未踐前言,故敢奏聞。臣聞為人主者,上不可失信于天,下不可失信于民……”李世民乍一看,奏折竟是催他還愿的,心中又急又氣。耐著性子又看了一遍,忽然發現金身前面有“泥塑”二字,頓時大喜,終于明白魏征的機智和用心。他當即頒下旨意,命大將軍尉遲敬德到漁陽監修獨樂寺,造觀音閣,塑十倍泥塑金身。泥塑觀音像比原來的銅像大了十倍有余,頭上還另外塑了十個觀音小頭,強調增加十倍之意,這便是后來的十一面觀音像。—— 聽小和尚說完,小靈子笑道:“真難為了那個魏征大人,他居然能想出十倍泥塑金身。既解決了皇帝的難題,又留下這么一尊高大的菩薩。要不是皇帝下令,這么高大的佛像,造起來還不容易呢。”小和尚說:“施主說得沒錯。這座觀音閣和里面的菩薩像,修建的時候確實頗為不易。”小靈子說:“皇帝親自下旨,大將軍奉命督建,按說不至于為難吧。”小和尚說:“問題就出在那位黑臉大將軍身上。尉遲敬德大將軍久經沙場,能征慣戰,但畢竟是個粗人。他來到漁陽之后,召集了十多個有名工匠,根據自己的想法提了要求:佛得高,閣得高,不用釘,不用鉚。然后就讓這些工匠分頭去設計。” 小靈子笑道:“這個黑臉將軍真有意思,不用釘,不用鉚,那么高的樓閣怎么建吶?哎,對了,那后來這個觀音閣是怎么修起來的?”小和尚說:“一開始那些工匠都被難住了,兩個多月都沒有進展。據說后來木工祖師爺魯班給黑臉將軍托了個夢,在夢中給他看了一個神奇的蟈蟈籠子。黑臉將軍醒了之后,把情況跟工匠一說,工匠很快就設計出了方案,并照此施工。”吳秋遇越聽越神奇。小靈子笑道:“這位魯班爺真行,還管后世的事。”小和尚說:“還不止這個呢。據說后來施工的時候,魯班爺還化身出現過,當時他扮作一個過路的老者,跟眾人一起吃飯時叫嚷‘鹽短’,他嘴上說的是鹽放少了。后來黑臉將軍看他跟夢里的魯班爺很像,反復琢磨他的話,終于聯想到觀音閣骨架上的椽子出檐太短,于是,命人把椽子放長一尺,*后才做成現在這樣的斗拱。”小靈子拍手道:“好,好,越說越神奇了。聽你這么一說,我覺得這觀音閣更值得看了。” 小和尚不無得意地說道:“是啊,這座觀音閣高有七丈,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整個一體不用一釘一鉚,你們說有多神奇。”吳秋遇覺得簡直難以置信:“這里面真的一個釘子都沒有?”小和尚十分肯定地說道:“當然。這可是魯班爺的玄妙設計。”小靈子說:“魯班爺可真是好人。”小和尚說:“后來人們為了感謝魯班爺,專門在城里修了公輸子廟,就在供奉孔夫子的文廟對面,可見大家對他的敬重。”小靈子看著小和尚,驚訝道:“佛門講求六根清凈,你倒什么都知道。”小和尚憨憨地笑道:“我出家時間不長,原來也念過幾年書。”小靈子道:“難怪。你知道得真多,出家可惜了。”小和尚合十道:“阿彌陀佛,小僧出家是我娘的遺愿,我不過替她還愿罷了。況且娘親過世以后,我家里也沒有別人了,在此出家也是一條出路。”小靈子和吳秋遇心里仍然覺得可惜,但是嘴上也不好再說什么。 關于觀音閣的來歷,有詩《獨樂寺傳說 其二》述曰: 唐王御駕去親征,佛像金身入陣營。 魏相諫君還舊愿,太宗敕命建新容。 尉遲將軍不得法,公輸匠祖到夢中。 七丈高閣工藝巧,竟無一處用長釘。
定心劍-卷四 作者簡介
朱太河 天津薊縣人,保送清華大學,連續完成本、碩、博學業,現為大學教師。 因緣際會寫下武林秘傳,席卷江湖上塵封已久的波詭云譎。 都說刀光劍影的江湖已遠,光怪陸離的幻界正紅,但我堅信武俠不死,江湖猶存。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