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糧食生產與需求:影響因素及貢獻份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34481
- 條形碼:9787511634481 ; 978-7-5116-344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糧食生產與需求:影響因素及貢獻份額 內容簡介
糧食,關系國計民生,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生產豐收。文稿主要利用經濟學方法,探求了我國糧食生產與需求的影響因素,并分析了主要影響因素的貢獻份額。糧食,關系國計民生,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生產豐收。文稿主要利用經濟學方法,探求了我國糧食生產與需求的影響因素,并分析了主要影響因素的貢獻份額。
糧食生產與需求:影響因素及貢獻份額 目錄
糧食生產與需求:影響因素及貢獻份額 節選
一、三大谷物供需態勢 近年來,我國三大谷物(小麥、稻谷、玉米)總產量不斷提高,自給率始終保持在 95% 以上,國內供給基本有保障,但差價凈進口態勢明顯(表 11)。 2005—2014 年,三大谷物 a 總產量從 40 133 萬 t 增加至 56 304 萬 t,國內消費量 從 40 720 萬t 增加至 49 576 萬 t,自給率始終保持在 98% 以上。分品種來看,稻 谷和玉米供大于求,小麥供求處于緊平衡。受國內外價差影響,從 2009 年開始, 三大谷物呈現全面凈進口態勢,而且凈進口量不斷擴大,2015 年三大谷物凈進口量為 1 069 萬 t(圖 11)。 (一)稻谷 (1)稻谷供大于需 受國家糧食支持政策鼓勵,特別是國家 2004 年開始實施稻谷*低收購價政策,除 2003 年南方高溫干旱災害外我國稻谷產量年年增產, 2014 年全國稻谷總產量為 20 651 萬 t。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稻谷口糧消費維持 剛性增長,2014 年稻谷消費總量為 19 128 萬 t,其中,口糧消費為 16 920 萬 t, 占稻谷消費總量的 88.5%,飼用和工業用糧為 1 080 萬 t,占 12.3%。2014 年, 稻谷自給率 108.0%。 (2)稻谷從凈出口轉變為凈進口 稻谷是我國糧食出口的傳統優勢產品, a 注:農產品貿易中稻谷、小麥、玉米分別指稻谷產品、小麥產品、玉米產品。 糧食生產與需求:影響因素及貢獻份額 3 000 2 000 1 000 0 1 000 2 000 3 000 年份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 ??? ???? 圖 11 1980—2014 年我國三大谷物貿易情況 多數年份為凈出口,但受國內外價差影響,2009 年稻谷轉變為凈進口,2015 年稻谷凈進口量達到 309 萬 t。 (二)小麥 (1)小麥供需處于緊平衡 2014 年,我國小麥消費量為 12 250 萬 t,其中 口糧消費 9 430 萬 t,占小麥消費總量的 77.0%,飼用消費量為 1 400 萬 t,占 11.4%。全國小麥總產量 12 621 萬 t,實現了小麥產量“十一連增”。小麥自給率 103.0%(圖 12)。 (2)小麥進口量增大 小麥是我國傳統的糧食進口主要產品。國產小麥以中筋小麥為主,適用于面包生產的強筋小麥和適用于餅干制作的弱筋小麥產量較少,需要進口調劑。1995 年以前,由于國內優質小麥產量不足,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常年進口量保持在 1 000 萬 t 以上,占我國糧食進口總量的 80% 以上;隨 著國內優質小麥的推廣,1996 年后小麥進口量大幅度下滑,年進口量只有 100 萬 ~300 萬 t ;由于國內外小麥價格倒掛,2012 年小麥進口量開始增加;2015 年全國小麥凈進口量為 309 萬 t,主要進口來源地是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分別占小麥進口總量的 41.9%、33.0% 和 20.0%。 **章 我國糧食供需態勢 2 000 1 500 1 000 500 0 500 年份 ??? ??? ???? 圖 12 1980—2015 年我國小麥產品貿易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三)玉米 (1)供大于需 2004 年以來,在國家糧食生產支持政策下,玉米一直種植 面積和產量快速增長,是糧食增產的主要貢獻作物。2003—2014 年,玉米產量從11 583 萬t 增至 22 463 萬 t,新增產量 9 982 萬 t,占同期糧食增產貢獻率的 56.6%。 2014 年,玉米消費量為 18 198 萬t,其中飼用消費為 11 250 萬t,占玉米消費總量 的 61.8% ;工業用糧為 5 000 萬 t,占 27.5% ;自給率 118.5%(圖 13)。 (2)從凈出口轉變為凈進口 玉米也是我國糧食出口的傳統優勢產品,但受國內供需形勢和國內外價格的變化的影響,從 2008 年開始,我國玉米出口量就大幅度下滑,進口量不斷增加。2009 年我國成為玉米凈出口國;2015 年玉米凈進口量達 472 萬 t,主要進口來源地是烏克蘭和美國,分別占進口總量的81.4% 和 9.8%。 (3)庫存高企 由于國內外價差和玉米關稅配額限制,導致高粱、大麥等玉米飼料加工替代品大量進口,擠占國內玉米消費。截至 2015 年 10 月,玉米庫 存超過 1.5 億 t。2014 年玉米產需過剩 3 367 萬 t,造成玉米庫存高企。 (4)國內玉米產量與玉米及其替代產品消費需求基本相當 從產銷來看, 2014 年我國玉米產需過剩 3 367 萬 t。但同年我國大麥、高粱、玉米酒糟、干木 薯等飼料玉米進口量 2 525 萬 t,再加上玉米進口量 260 萬 t,合計 2 785 萬 t,而 表 11 2004—2014 年我國三大谷物及大豆供需情況 單位:萬 t 注:①稻谷、小麥、玉米、大豆產量數據來自歷年《中國農業統計資料》;②稻谷、小麥、玉米、大豆國內消費量數據來自歷年《中國糧食發展報告》; ③供需缺口 = 國內消費量 總產量;④自給率 = 總產量 / 國內消費量
糧食生產與需求:影響因素及貢獻份額 作者簡介
李文娟,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影響,我國糧食生產發展與空間演變等糧食作物產業經濟學研究。李文娟,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影響,我國糧食生產發展與空間演變等糧食作物產業經濟學研究。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