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云制造理論體系及實踐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753689
- 條形碼:9787564753689 ; 978-7-5647-536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云制造理論體系及實踐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對于國內外的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進行概括和總結, 結合先進的制造業的發展規律和中國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道路對于制造業的發展模式進行具體剖析和研究。利用云制造技術將制造業發展逐漸轉變為“互聯網+”方向發展, 充分利對云制造的制程技術體系的關鍵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結合工業4.0及中國制造2025發展規劃建立中小企業私有云平臺服務, 為中小企業的云制造模式進行概述。
云制造理論體系及實踐應用 目錄
1.1 企業信息化1.0
1.2 企業信息化2.0
1.3 中國信息化機遇
第二章 制造業信息化
2.1 制造業信息化的由來
2.2 制造業信息化內涵
2.3 制造業信息化的特點
2.4 制造業信息化的主要內容
2.5 信息化的制造業影響
2.6 制造業信息化發展概況
第三章 中國制造業信息化道路
3.1 中國制造業信息化發展歷程
3.2 中國制造業信息化現狀
3.3 中國制造業發展趨勢
第四章 制造業生產模式演進
4.1 制造業的重要性
4.2 生產模式
4.3 幾種典型的生產模式
第五章 云制造概述
5.1 云制造背景
5.2 云制造定義
第六章 云制造支撐技術體系
6.1 云制造與云計算的關系
6.2 云制造的五個關鍵牽引技術
6.3 云制造相關先進技術
6.4 云制造支撐技術特征
第七章 工業4.0
7.1 “工業4.0
7.2 “工業4.0”對中國制造業的啟示——機遇與挑戰
7.3 “工業4.0”帶來的改變與影響
第八章 中國制造
8.1 “中國制造2025”概念提出的背景
8.2 戰略目標
8.3 戰略任務和重點
8.4 戰略支撐與保障
……
第九章 中小企業云制造服務模式概述
第十章 中小企業公有云制造平臺實現技術
第十一章 面向中小企業云制造應用案例
第十二章 公有云制造模式概述
第十三章 企業集團私有云制造模式行業應用
云制造理論體系及實踐應用 節選
《云制造理論體系及實踐應用》: 2.6.4 制造網絡 1.制造網格(MGrid)的背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客戶要求的不斷變化,全球化的市場競爭和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制造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制造業不再局限于區域性經濟,而是面臨全球性市場、資源、技術和人員的競爭,市場需求更具個性化和多樣性,制造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制造,而是一個跨國界、全球化大制造的概念。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網絡化制造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越來越覺得單靠自身能力很難、甚至不可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戰略,從彼此的競爭關系,轉變為既有競爭又有結盟的雙贏戰略關系。因此,開展企業間的合作對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制造網格的概念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在分析制造業行業特點的基礎上為解決制造業的實際需求而提出的,是網格技術在制造業中的具體應用。制造網格以已有的制造業信息技術和手段為基礎,以各種制造資源為節點,以網絡平臺中間件為橋梁,由分布、異構制造資源動態組成虛擬組織,充分利用網格技術開放的體系框架、通用的標準和規范、統一的開發平臺和工具,致力于為制造業建立一種通用的、標準的和規范的網絡化制造模式。制造網格的目標是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工作、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同時又具有極大的柔性和開放性,可以擴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覆蓋所有的現代制造資源和制造系統,并*終形成全球制造網格。 2.制造網格的概念 制造網格的研究起源于網格,通過類比、借鑒和分析計算網格(ComputingGrid)和電力網格(Electric Power Grid)的本質特征,結合制造活動及制造資源共享的特點提出的。它是將不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需要的資源封裝成標準的、規范的、開放的網格節點,將不同網格節點互連互通形成的一體化制造資源環境——虛擬工廠,并向用戶提供透明、一致、優質的制造服務,實現制造資源的社會化共享和優化配置,并為構建面向企業協同制造特定需求的制造網絡應用系統提供協同工作支持環境,從而實現企業間的商務協同、設計協同、制造協同和供應鏈協同,使基于制造網絡支撐環境運行的制造企業群體能夠以低的成本和短的開發周期,制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產品。 制造網格是動態多機構虛擬組織中的制造資源共享和制造問題的協同解決方法,它有著深刻的內涵。**,制造網格中的資源指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一切活動和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所需的所有資源,它包括:物化的資源和解決制造問題的能力。而物化的資源包括:軟件(設計、制造、管理、銷售、維護等軟件)、生產設備、加工單元、生產線、場地、特種工具、物料、產品信息、知識資源等;解決制造問題的能力,比如復雜零件的設計能力、復雜零件的工藝能力或加工能力等。第二,制造網格通過標準化封裝、規范化整合制造資源形成巨大的虛擬工廠,實現對社會范圍內所有資源可靠的、一致的、普遍的訪問,為用戶提供一個分布、共享、透明、安全和容錯的制造服務環境。第三,通過制造網格環境,將物化資源和求解制造問題的能力以服務(service)的形式提供給用戶,用戶通過單一入口共享訪問制造資源和求解制造問題。可見,在制造網格環境下,制造任務的完成是分布的、協作的和智能化的。 3.制造網格的特點 制造網格是網格技術在制造業中的應用。制造網格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網格技術開放的體系框架、通用的標準和規范、統一的開發平臺和工具,致力于為制造業建立一種通用的、標準的和規范的網絡化制造模式。該模式的實現不僅能夠達到資源共享、協同工作、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快產品上市時間的目的,同時又具有極大的柔性和開放性,可以擴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覆蓋所有的現代制造資源和制造系統,*終形成全球制造網格。 根據制造網格的思想,制造網格主要具有如下特點: (1)互動性。與提供單項服務的Internet不同,制造網格提供的制造服務具有互動性,即用戶和服務之間的交互。 (2)實時性。制造網格提供的服務具有更高的實時性,這與提供靜態信息的Internet不同。例如在制造網格環境下,用戶可以直接對制造設備和設計單元等進行操作,因此要求制造服務必須實時反映實際設備和設計單元等狀態,并實時響應用戶提出的操作要求。 (3)多方協同。在許多情況下,單一的制造服務不能完成用戶的需求,如對一個新產品的設計和分析。在制造網格支持下,用戶能夠集成多種不同的服務,通過多個制造服務之間的協同工作滿足用戶的需求。 (4)功能和結構復雜。制造網格提供的制造服務功能更多、更復雜,相應地,提供這些功能的服務系統的結構和完成這些服務的流程也較復雜。 (5)數據量大。與Internet提供的頁面信息相比,制造網格提供的制造服務需要傳遞的數據量大。 ……
云制造理論體系及實踐應用 作者簡介
李強,內蒙古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制造業信息化關鍵技術、CAD/CAM系列技術 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內蒙古科技大學“四個一人才工程”人選 現任內蒙古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包頭市制造業信息化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內蒙古自治區裝備制造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內蒙古自治區“十一五”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專家組組長。全國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會理事會理事,華北地區機械原理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雜志編委會委員,“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編委會委員 主持參與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等課題19項,國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劃項目《網絡化產品創新與協同制造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內蒙古科技攻關《裝備制造業中云制造協同研發制造模式的研究及企業應用示范》,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SCI收錄9篇,EI收錄14篇,ISTP收錄6篇;主編、參編著作教材《機械設計》《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MEMS建模及應用》《機械設計基礎多媒體CAI教材》,出版專著《對數螺旋錐齒輪嚙合理論》,獲得省部級獎勵3次。從事的科學研究,共產生經濟效益1.65億元 閆洪波,男,1981年8月生,河南洛陽人,中**員,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國家技術創新方法與實施工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國家創新工程師(三級)、創新方法培訓師、技術創新咨詢師,國際TRIZ協會M-TRIZ創新工程師(三級),內蒙古自治區創新方法企業推廣聯盟理事,內蒙古自治區創新推進工程創新方法培訓師、創新咨詢師,包頭市“5512”人才工程青年學術骨干人才。 長期致力于制造業信息化、創新工程(創新方法、實施工具、工程應用)方面研究及工程應用。主持承擔國家科技部項目、內蒙古自治區項目、包頭市項目、產學研項目等14余項,出版專著1部,出版教材1部,申請國家專利7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被SCI、El收錄10余篇。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