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礦渣基生態水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021958
- 條形碼:9787516021958 ; 978-7-5160-219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礦渣基生態水泥 本書特色
《礦渣基生態水泥》一書從硅酸鹽水泥水化硬化機理出發,提出了礦渣基生態水泥的水化硬化模型。根據此模型,以礦渣為基本原料,通過與鋼渣、磷石膏、脫硫石膏、廢棄混凝土等其他工業廢渣或少量硅酸鹽水泥熟料復合,制備出了幾種具有較好性能的新型生態水泥新品種,以替代通用硅酸鹽水泥作為建筑材料使用,不但可消納大量工業廢棄物,而且符合國家節能、減排、降耗的經濟發展方向,對資源的合理化利用和我國水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所介紹的礦渣基生態水泥品種中,既有適用于現有水泥廠的技術改造,以節能減排、降低成本為目的生態水泥新品種,如:分別粉磨礦渣水泥、礦渣少熟料水泥、石灰石鋼渣礦渣水泥、廢棄混凝土鋼渣礦渣水泥等。也有適用于制品廠、小粉磨站等企業,以大量消納工業廢棄物為目的生態水泥新品種,如:過硫磷石膏礦渣水泥、過硫脫硫石膏礦渣水泥、石灰石石膏礦渣水泥、廢棄混凝土石膏礦渣水泥、礦山充填材料等。
其中,礦渣少熟料水泥,不加堿,不含氯離子,所用原料多為工業廢渣。生產32.5等級水泥時,熟料摻量僅需15%左右,生產成本可下降20~40元/噸;生產42.5等級水泥時,熟料摻量僅需25%左右,生產成本可下降30~50元/噸;生產52.5等級水泥時,熟料摻量僅需35%左右,生產成本可下降40~60元/噸;所產水泥的性能指標均可優于相應國家標準。 《礦渣基生態水泥》一書從硅酸鹽水泥水化硬化機理出發,提出了礦渣基生態水泥的水化硬化模型。根據此模型,以礦渣為基本原料,通過與鋼渣、磷石膏、脫硫石膏、廢棄混凝土等其他工業廢渣或少量硅酸鹽水泥熟料復合,制備出了幾種具有較好性能的新型生態水泥新品種,以替代通用硅酸鹽水泥作為建筑材料使用,不但可消納大量工業廢棄物,而且符合國家節能、減排、降耗的經濟發展方向,對資源的合理化利用和我國水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所介紹的礦渣基生態水泥品種中,既有適用于現有水泥廠的技術改造,以節能減排、降低成本為目的生態水泥新品種,如:分別粉磨礦渣水泥、礦渣少熟料水泥、石灰石鋼渣礦渣水泥、廢棄混凝土鋼渣礦渣水泥等。也有適用于制品廠、小粉磨站等企業,以大量消納工業廢棄物為目的生態水泥新品種,如:過硫磷石膏礦渣水泥、過硫脫硫石膏礦渣水泥、石灰石石膏礦渣水泥、廢棄混凝土石膏礦渣水泥、礦山充填材料等。
其中,礦渣少熟料水泥,不加堿,不含氯離子,所用原料多為工業廢渣。生產32.5等級水泥時,熟料摻量僅需15%左右,生產成本可下降20~40元/噸;生產42.5等級水泥時,熟料摻量僅需25%左右,生產成本可下降30~50元/噸;生產52.5等級水泥時,熟料摻量僅需35%左右,生產成本可下降40~60元/噸;所產水泥的性能指標均可優于相應國家標準。
過硫磷石膏礦渣水泥以磷石膏和礦渣粉為主要原料,添加2%左右的熟料粉(或普通水泥),即可制備出磷石膏摻量高達45%以上,28d抗壓強度達42.5等級以上的水硬性膠凝材料,并可輕易配制出C30等級以上的混凝土及其制品。生產過程中,磷石膏不需烘干或煅燒,無廢氣、無廢水、無粉塵排放,有利于環保;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產品具有水硬性,用途廣泛;產品中磷石膏摻量高,可大量資源化利用磷石膏。
礦山充填材料可適用于各種礦山尾礦砂的固化膠結,與一般的水泥類礦山膠結料相比,生產成本可下降50%以上,而且其性能超過42.5普通硅酸鹽水泥。
《礦渣基生態水泥》一書中的許多技術秘密均為首次公開,既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也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礦渣基生態水泥 內容簡介
《礦渣基生態水泥》一書從硅酸鹽水泥水化硬化機理出發,提出了礦渣基生態水泥的水化硬化模型。根據此模型,以礦渣為基本原料,通過與鋼渣、磷石膏、脫硫石膏、廢棄混凝土等其他工業廢渣或少量硅酸鹽水泥熟料復合,制備出了幾種具有較好性能的新型生態水泥新品種,以替代通用硅酸鹽水泥作為建筑材料使用,不但可消納大量工業廢棄物,而且符合國家節能、減排、降耗的經濟發展方向,對資源的合理化利用和我國水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可供從事水泥和制品的生產、科研、設計單位,以及需要處理固廢的工礦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高等學校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硅酸鹽工程專業的教學和參考用書。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礦渣基生態水泥 目錄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礦渣基生態水泥 作者簡介
林宗壽,福建福鼎人,1957年生,1981年12月畢業于同濟大學,1985年6月武漢工業大學研究生畢業,1990年從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進修回國。 現任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億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歷任第九、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主要從事水泥化學及工藝過程研究。共獲專利權32項;計算機軟件版權5項;發表論文百余篇;主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學》《水泥工藝學》《膠凝材料學》等教材;編著《水泥十萬個為什么》一套十卷及《過硫磷石膏礦渣水泥與混凝土》等著作;創建武漢億勝科技有限公司;主持國家“863”等課題多項;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一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及國家自然資源綜合利用優秀成果獎等多項獎勵。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