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向泥土致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615785
- 條形碼:9787551615785 ; 978-7-5516-1578-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向泥土致敬 本書特色
《向泥土敬禮》是著名作家耿立先生近年來的27篇歷史、鄉土文化散文,集結成冊。 當生命和肉體在異鄉漂泊的時候,人的心靈往往是焦灼的、不安妥的,于是就去尋找一種精神的棲息之所,一種情感的替代。于是作者的筆下,便多的是故鄉的意象,以故鄉的泥土、河流、莊稼、人物切入,表達自己的情感經驗、人生歷程和價值取向,表達一種精神臍帶的牽扯。 同時,土是我們民族的寄命所在,也是我們民族的精神之所,于是除寫下那片土地,我也寫了一些如泥土里的花朵一樣的人物,如張自忠、趙登禹、義士啞孩等。當敵寇入侵,我們失去了土,但這些不屈的魂靈想恢復的也是土,土本來是我們的,但是卻淪于了敵手,于是就有了血肉長城,于是就有了這些慷慨赴死者。生于這片土地,為這片土地而死于這片土地,這就是對這土地的*好的報答。
向泥土致敬 內容簡介
一個離開故土的人,一個從魯西南黃壤平原走出的人,總想尋找一種依托,這也是大多數中國文人的路子,或者在人格上,或者在心靈上、情感上,尋找一種托付之所,中國傳統一向是安土重遷的。費孝通把中國社會看成是鄉土性的,而文人即便離開“血地”,他也忘不掉故鄉!雖然時光的流逝和空間的隔阻,使你離開故鄉而不得回返,但如郁達夫所說的“任它草堆也好,破窯也好,你兒時放搖籃的地方,便是你死后*好的葬身之所”。 于是這就有了血脈回望,有了精神的還鄉,對待離開的那片泥土,就如草木感恩一樣,離開了那片泥土,會滿懷思戀。
向泥土致敬 目錄
向泥土致敬 作者簡介
耿立,本名石耿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當代著名散文家、詩人,教授。 2014年第五期《北京文學》封面人物,獲《人民日報》與中國作協“美麗中國”獎;作品獲第四屆在場主義散文獎、第六屆老舍散文獎、《中國作家》第二屆“中山杯”華僑華人文學獎、山東省第二屆泰山文藝獎;散文集入圍第五屆魯迅文學獎;作品多次被《新華文摘》和國內多家權威選本選載。 《緬想的靈地》列《北京文學》評選“2010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悲哉,上將軍》列《北京文學》評選“200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散文多次名列中國散文排行榜前列。 曾出版《遮蔽與記憶》《無法湮滅的悲愴》《藏在草間》《青蒼》《新藝術散文概論》等十余本散文集。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