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水滸新傳(第二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00173
- 條形碼:9787520500173 ; 978-7-5205-001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滸新傳(第二部) 本書特色
《水滸新傳(第2部)》是中國現代著名鴛鴦蝴蝶派通俗小說家張恨水所作的一部小說。全書講述梁山好漢大聚義后協助宋朝朝廷抗擊金國入侵的故事。全書共六十八回。 張恨水在民國通俗小說史上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作家,他不僅留下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他一生的探索也為后人留下了許多可貴的經驗。
水滸新傳(第二部) 內容簡介
《水滸新傳(第2部)/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張恨水卷》以《水滸傳》作為藍本,重新改寫了梁山好漢被招安及招安后的經過。梁山好漢機緣巧合被張叔夜招安,投誠后致力于報效國家,積極投身于與禍國權臣、金人的斗爭中。在慘烈的權力斗爭與戰爭中,好漢們一一死去,故事在靖康之恥之后結尾,梁山好漢大多仍未擺脫慘淡收場的結局,但比起原作《水滸傳》,《水滸新傳》中的梁山好漢身上多了些死得其所的意味。
水滸新傳(第二部) 目錄
第三十六回 十八勇將飛騎勤王 一萬義兵解圍驅賊
第三十七回 見議款李綱揮老淚 闖空邸林沖報舊仇
第三十八回 老經略扶病統援軍 小弟兄受知行險計
第三十九回 四烈士殺身感番帥 三名臣對策破金兵
第四十回 姚統制一旅誤興師 關將軍十路小殺賊
第四十一回 畏寇焰李綱突罷職 激民情陳東再上書
第四十二回 東京城馬忠辭眾杰 相國寺智深遇仇人
第四十三回 哀新鬼故人祭荒冢 罵宰輔醉僧題憤詩
第四十四回 花和尚火燒相國寺 玉麒麟兵扼臨清城
第四十五回 賊知縣試行苦肉計 楊都監細察夕陽城
第四十六回 貪杯中計楊雄被俘 飛馬叩莊湯隆傳信
第四十七回 試閑棋盧俊義釋俘 受重幣喝里色換將
第四十八回 逞貪心雪里蛆掘墓 施巧辯鼓上蚤盜頭
第四十九回 施小計關勝取兩城 作微行楊志謁祖廟
第五十回 巴色瑪三日大搜索 青面獸單槍快報仇
第五十一回 小弟兄聚首驚肓詞 老宣慰釋俘遣細作
第五十二回 請詔書耿南仲進讒 聞潮音魯智深坐化
第五十三回 及時雨奉令薦袍澤 黑旋風負氣跳黃河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龍蘆溝遇舊友 病尉遲燕市結新交
第五十五回 乞憐婦中計漏軍情 神行人報警傷病體
第五十六回 宋統制鄧州起義兵 花先鋒鄢陵遇欽使
第五十七回 惠民河鑿舟沉金兵 尉氏縣飛騎懸漢幟
第五十八回 陶宗旺忘身搏強敵 呼延灼力疾效前驅
第五十九回 霹靂火躍馬奪木寨 沒羽箭飛石打金酋
第六十回 扯吊橋武松奮神勇 截糧草吳用呈奇謀
第六十一回 老弟兄歃血武圣堂 眾死士破金朱仙鎮
第六十二回 趙官家閱軍南薰門 大學生拜將白馬寺
第六十三回 智宋江片言退金兵 勇武松獨手擒鐵將
第六十四回 陷京城六甲兵誤國 停巷戰一金使議和
第六十五回 苦戰南城十將殉國 屈降北國二帝蒙塵
第六十六回 做走狗范瓊露陰謀 飲藥酒宋江全大義
第六十七回 誤中毒筵眾星四散 羞食夷粟一帥北沉
第六十八回 雪國恥同死白虎堂 快人心大捷黃天蕩
水滸新傳(第二部) 節選
《水滸新傳(第2部)/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張恨水卷》: 第三十五回 半夜縋城同決死 志終朝巷戰痛剿頑敵 這是正月下旬將盡之時,彤云密布,星斗無光,站在城墻上向遠處張望,黑魃魃的目中無物。倒是附郊東西北三面,都有火光照耀。暗空里,紅光透出了城外街巷人家的影子,紅光下鼓鳴馬嘶牽連不斷。 二更將近,李綱卻著旗牌來傳何灌到中軍帳敘話,并著魯智深弟兄六人,一同前去。七人進得箭樓,見站班將弁,手持兵刃,挺胸直立,毫無倦容。正中公案上,燃著手臂粗也似兩只紅燭。李綱端正地坐了,執筆批閱文卷。見七人分排站了參謁,便放下筆來,略起了一起身。因問何灌道:“城下火光人聲,終夜紛擾,將軍知道是何意思嗎?”何灌道:“必是金兵連夜調度,預備明日攻城。”李綱顏色正了一正道:“金人將傲兵驕,目中無人。他到了郊外,本可立刻攻城,只是斡離不那廝多少還有三分戒心,見我在城垣上布下了守備,就在牟駝崗先駐一日,看我城中動靜。到了晚上,他必已探得明白,四處勤王之師未到,又知道本部堂是個文人,不省得軍事,所以到了這時,反大意起來。趁此他們驕氣正盛,部署未周之際,應當先殺他個措手不及。我想就著將軍自率本部一千五百人即刻下城,然后我再調三千禁衛軍接濟你。”何灌躬身道:“末將早已想之爛熟,此次縋城出去殺賊,勝則打通西南兩門,以待援兵到來,在城外找個立腳點,和城內先立一點兒掎角之勢。不勝,這一千五百人,只有全部殉國,絕不望城內開門,放我等回來。相公明鑒,那金兵若看見城門開了,如何不跟在后面殺進來。相公意旨,只是要末將和這一千五百人挫折金人銳氣,至多是牽制他兵力,并不能靠這一千五百的區區步兵,殺退十萬胡騎。恁地時,再著三千禁衛軍下去,也無非如此。假使城外立腳不住,卻不又白白葬送了三千兵力?城中精銳之師不多,在援兵未到以前,卻是應當愛惜這點兒兵力。”李綱道:“本部堂恁不省得,只是讓你一千五百人縋城出去孤軍奮戰,益發危險得緊。” 魯智深便向前一步,躬身道:“上稟相公。這一千五百人有了縋城殺賊的意思之后,就沒一個打算生還。好比用香餌去釣魚,要釣到魚,就休想拿回香餌。恁地說,自是越把香餌撒少些越好。何況這一千五百名步兵之外,今晚上又來了五百市民,他們除了引導官兵穿街過巷之外,也可以幫同官兵作戰。金兵來此,人地生疏,我等出城之后,出擊就分路廝殺,退守就分藏在街巷人家家里,有了兩千軍民,也是夠騷擾得賊兵頭暈目眩。城中守城兵力,卻是削弱不得。”李綱手摸髭須點頭道:“如此自然是好,這卻難為了你們。本部堂倒想起一輩古人來了。以前漢朝李陵提步卒五千人,深入沙漠,與十萬匈奴之師作戰,其始未嘗不是一條漢子,到了后來矢盡援絕,卻降了胡人。”何灌高聲道:“末將不才,縱然有始無終,這南道總管下六位將軍,或已出家,或已經商,他們自愿重新入伍殺賊,怎肯做個半截漢子,怕死時,他等不來投效,又誰去勒逼他?何況末將背城作戰,那和遠入異域,全般不同,休道城中還可以接濟,便接濟不得時,末將出城突襲金人,是短兵相接作巷戰,用不著弓矢就無所謂矢盡。若說糧食,這城外人民匆促逃走,只攜帶了少許細軟去,食物絕無法搬運,這兩千人的飲食,隨時可在街巷民家采辦,卻也不會圍困到李陵進退不能那般地步。” 李綱聽了,不住微微點首。因道:“雖是你等忠勇過分,本部堂在這城上,也不能讓你們孤軍力戰。但須你們明天與金兵廝拼一日不得放松,到了明日晚上,或者縋兵增援,或者將你等調守南郊,那時我再作處置。我自隨時派人縋城出去,傳達命令。若阻礙得金兵遲一兩日攻城,等勤王兵馬到了,你們便是捍衛社稷**大功。”何灌道:“相公如此期望,末將不戰到日落西天,死也不敢死。”李綱向史進等道:“你等都聽明白了這言語?”大家齊聲道:“聽明白了。”李綱道:“好!你等皆是百戰勇士,一定不負我的期望。現今已到亥初,你等可以退去,稍事休歇,子初用飯,丑末縋城,那時,我自來相送。”何灌等唱喏告退,李綱又站起身來,以示敬重他們的忠勇。何灌到了外面,就在燈籠下,取出一幅東京地圖,掛在箭亭子墻上,孫宏、張三、李四和魯智深等,齊站在墻根下,向地圖張望,就向著地圖,講解了作戰之法。便約定了將一千五百步兵,分作四股,左右中三路,各配派三百步兵,配合一百名市民。步兵作戰,市民只需在前引路,在后擂鼓吶喊助威。其余二百步兵,二百市民,放在后面,隨時接濟,并傳遞城上放下來將令。九個投效首領,魯智深、史進派在中路,張青、孫二娘、張三派在右路,戴宗、曹正、李四派在左路,孫宏著在后路,計劃立腳地點,采集糧食。 分派定了,時交三鼓,兩千軍民,便在城墻上,風霜之下,用過戰飯。大家結束停當,拿了武器在手,預備縋城。箭樓外一簇燈光涌出,李綱帶了隨從,便又親來勞軍。這兩千人挨排兒站在城垛邊,李綱命面前隨從多人,高舉燈火,便挨了人一一道勞。到了那五百市民面前,又著實獎慰了一番。大家見他偌大官職,晝夜操勞,眾百姓也紛紛向他唱喏。 ……
水滸新傳(第二部) 作者簡介
張恨水(1895-1967),原名張心遠,原籍安徽潛山。著名通俗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生創作了100多部小說和大量散文、詩詞、游記等,共近4000萬字,現代作家中無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等。他不僅多產,而且是作品熱銷的作家。他的小說運用章回體而善為揚棄,使章回體延續了新生命;他的讀者上有鴻儒,下至白丁,其作品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風靡全國,傾倒無數男女,有“中國大仲馬”“民國第1寫手”之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