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植物學實驗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25022
- 條形碼:9787109225022 ; 978-7-109-22502-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植物學實驗技術 內容簡介
植物學是高等農業院校植物生產類和生物科學類各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實驗、實習是植物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更是衡量教學質量高低的顯著標志。要想搞好植物學教學,除課堂上緊抓重點、難點,精講必要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和實習,加強綜合技術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因為植物學的學習方法主要是依靠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實驗、實習,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強調為專業培養目標服務。通過實踐,不但能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基本理論及基本知識,加深記憶,擴大知識領域,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意識,更有助于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的提高。 《植物學實驗技術/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三五”規劃教材》是根據全國統編植物學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編寫而成。教材力求簡潔、實用和系統,同時順應當前學科發展,充分反映植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新思路。《植物學實驗技術/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三五”規劃教材》內容包括驗證性的觀察實驗、綜合觀察分析實驗和設計性或創新性實驗,從微觀到宏觀,從細胞到組織、器官、個體、類群,從形態結構分析到分類進化及其與環境的統一性。同時注重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技能或技術的基礎性、綜合與創新性,實驗材料的代表性。 全書共分三部分,第1部分為植物學基礎性實驗,是《植物學實驗技術/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三五”規劃教材》的主要部分,安排了16個實驗,主要介紹植物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很多地方都留有填空,并對疑難知識點配以插圖,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第二部分為植物學綜合性實驗,安排了2個實驗,主要是對前面知識的綜合訓練,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意識。第三部分為植物學實驗技術基礎,主要介紹學生應當掌握的基本技能,這部分內容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穿插在實驗部分中進行。附錄部分主要是介紹種子植物常見科的識別特征、校園常見種子植物名錄和種子植物分科檢索表。此外,許多實驗中安排了引導觀察的思考題,以培養學生的獨立觀察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植物學實驗技術 目錄
實驗室管理規則
**篇 植物學實驗
實驗一 顯微鏡的構造與使用
實驗二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實驗三 植物細胞分裂
實驗四 植物組織
實驗五 根的外形、根尖分區與根的解剖結構
實驗六 芽和莖的解剖結構
實驗七 葉的形態、結構、類型及營養器官的變態
實驗八 花的組成、雄蕊與雌蕊的結構
實驗九 花序、果實的類型和種子的結構
實驗十 低等植物代表類型的觀察
實驗十一 高等植物代表類型的觀察
實驗十二 花程式、花圖式及植物檢索表與圖鑒的使用
實驗十三 植物蠟葉標本的采集、制作及其鑒定
實驗十四 徒手切片與臨時制片技術
實驗十五 植物染色體標本制作與染色體核型分析
實驗十六 野外觀察
第二篇 植物學綜合性實驗
實驗一 植物標本(或校園植物)鑒定
實驗二 植物形態的綜合鑒定
第三篇 植物學實驗技術基礎
附錄
附錄一 種子植物常見科的識別特征
附錄二 校園常見種子植物名錄
附錄三 種子植物分科檢索表
參考文獻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