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2018)民法/獨角獸法考應試指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079842
- 條形碼:9787562079842 ; 978-7-5620-798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8)民法/獨角獸法考應試指南 內容簡介
一、民法在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中的重要性 民法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案例貌似常識,但是近年來,想在民法科目取得高分似乎越來越難。在司法考試(現法考)中,民法所占分值一直居高不下(90分左右),其中物權法和合同法占據一半甚至更多的分值,同時民法試題也呈現出了新特點:總體要求更高,對重點知識的考查開始向縱深發展;題目的復合性強,信息量大,一個題目包含數個知識點;出現了“民商合一”類型的題目等。此外,學好民法對學習其他部門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法理學中的法律關系、法律行為等理論,直接借鑒于民法的有關理論;至于經濟法和民法的關系更是密不可分,經濟法中的橫向法律關系基本都是民事法律關系;而商法原本就是民法在商事領域的特別規定,屬于特殊的民事關系;行政法和刑法等部門法中,也同樣可以找到民法的概念、術語。在整個法考中對民法理論的反復理解和記憶,有利于考生對其他部門法的復習與掌握。因此,學好民法對于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至關重要。 二、學習方法 民法自身的特殊性決定著民法這門課的復習也應該與其他科目相區別,即民法具有源遠流長、理論性強、體系完整、邏輯性強等特點,決定著考生不能僅關注重點知識與法條,斷章取義、孤立片面地復習,應該以大綱為導向,精讀細研民法基礎教材,吃透理論;細讀并適當記憶法條;加強大量習題尤其是真題的演練。 1緊扣大綱。大綱是確定民法考試范圍的準繩,因此,復習過程中不可置大綱于不顧。建議在研讀民法相關教材前先泛讀大綱,大致了解大綱要考查的范圍;以大綱的要求指導對教材的閱讀。緊扣大綱,可以做到方向明確、范圍清楚、重點明白突出,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材是大綱的具體化,是民法復習的基礎和重點。①掌握民法理論,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②關注民法理論在解決民法所未定問題中的適用。③在學習中運用系統歸納的方法,總結出知識體系。 3弄通重點法條。①選準所考的民事法律法規,鎖定其中的重點法條。②解讀關鍵性、疑難性的法律條文,弄懂法條背后所隱藏的民法理論。③注意法條間的適用關系,尤其是沖突法條間的法律適用。 4習題演練與自我檢測。通過練習題尤其是真題,可以鞏固復習中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可以熟悉和掌握司法考試的命題特點和規律,逐步培養出自己的做題方法和思路;可以查漏補缺、及時發現錯誤,認清自己的復習水平。 三、本書特點 本書結合司法考試(現法考)的命題范圍與特點,以現行立法為對象,以民法重點知識點為平臺,努力闡釋民法體系下的各項具體制度的具體內容,并高度重視各制度間的內在關聯。使讀者置身于某一具體制度的精微之處,又不致迷失了自我,而是時刻能從體系上把握民法之命脈。 (一)三位一體 對民法知識點的完整把握,往往需要在法理、法條、案例三個方面融會貫通,三位一體,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法理是法條得以出臺的基礎,案例則是法條的具體應用;如果法條不能適用于具體案例,法理可能就會以法的淵源的形式出現,用來解決具體案件。因此本書在闡釋民法重要法條的時候,會通過案例分析等手段,幫助讀者對法條背后的法理予以盡可能地了解。 (二)詳略得當 民法制度博大精深,民法具體知識繁冗龐雜。不必說準備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考生,即便是游走于法律江湖的法官、律師也不敢言稱對民法的任何知識、任何制度完全把握。因此作為一本面向準備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考生的學習用書,本書力求詳略得當,以求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對應試重點、難點有一個全面理解,以期能夠在學習中提高效率,將時間用到“刀刃”上。 (三)編寫思路 本書遵循學習規律和認知規律,既注重從理性方面強化對民法體系、結構的講解和分析;同時也從感性方面盡力使考生發現民法如何作用于社會與生活。既通過知識結構圖、知識點詳解等環節提升考生對民法考點的深入理解,還通過經典真題等手段增強考生的應試能力和應試技巧。
(2018)民法/獨角獸法考應試指南 目錄
**篇 民法總論
民法總論知識體系結構圖
**章 一民法概述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章 法人
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
第五章 訴訟時效
第二篇 物權法
物權法知識體系結構圖
第六章 物權基本概念
第七章 物權法定主義與物權種類
第八章 物權變動
第九章 物權的保護
第十章 所有權
第十一章 用益物權
第十二章 擔保物權
第十三章 占有制度
第三篇 合同法
合同法體系結構圖
第十四章 合同的訂立與成立
第十五章 合同的效力
第十六章 合同的履行
第十七章 合同的移轉
第十八章 債的消滅
第十九章 違約責任
第二十章 轉移財產權利的合同
第二十一章 完成工作交付成果的合同
第二十二章 提供勞務的合同
第二十三章 技術合同
第二十四章 準合同行為
第四篇 知識產權法
第二十五章 著作權法
第二十六章 專利權
第二十七章 商標權
第五篇 婚姻法
婚姻法知識體系結構圖
第二十八章 婚姻的效力
第二十九章 夫妻財產關系
第三十章 父母子女關系
第三十一章 離婚
第六篇 繼承法
繼承法知識體系結構圖
第三十二章 繼承概述
第三十三章 法定繼承
第三十四章 代位繼承和轉繼承
第三十五章 遺囑、遺囑繼承、遺贈、遺贈撫養協議
第三十六章 遺產的處理
第七篇 侵權責任法
侵權責任體系圖
第三十七章 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
第三十八章 共同侵權行為
第三十九章 侵權責任的形式與免責事由
第四十章 特殊主體的侵權行為與責任承擔
第四十一章 幾類特殊侵權行為
附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