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孫子兵法 三十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436683
- 條形碼:9787548436683 ; 978-7-5484-3668-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孫子兵法 三十六計 內容簡介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是哈爾濱出版社出版的"課外講堂"系列圖書之一,是面向青少年讀者的一本軍事讀物。本書對"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做了詳細的注釋與翻譯,并結合大量的古今中外經典戰爭實例,對書中的軍事理論與計謀進行相應的論述。人們常說,人生如戰場,那是為了生存;人們又說,人生如職場,那是為了發展。戰場需要計謀,職場需要智慧。戰場是刀光劍影,計謀是談笑之間;職場是錙銖必較,智慧是高瞻遠矚。計謀離開了智慧是淺薄的,智慧離開了計謀是無力的,只有把計謀與智慧結合在一起,人生才會取得成功。"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很好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戰爭經驗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很好成果,其中不僅有拍案叫絕的計謀,而且還蘊含了博大精深的智慧。哈爾濱出版社的《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可以啟迪青少年的智慧,增強他們對中國很好傳統文化的認識,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歷史、熱愛和平的情懷。
孫子兵法 三十六計 目錄
計篇
作戰篇
謀攻篇
軍形篇
兵勢篇
虛實篇
軍爭篇
九變篇
行軍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問篇
三十六計
總說
**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度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里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倡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尸還魂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 渾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孫子兵法 三十六計 節選
齊魏桂陵、馬陵之戰戰國中期,在桂陵、馬陵等地發生了齊魏爭霸之戰。在這兩場戰爭中,由于齊國軍事家孫臏將孫子兵法的“避實擊虛”、“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戰略思想進行了創造性的運用,因而一舉擊敗了實辦強大的魏國軍隊,使魏國的實力逐漸減弱,*終喪失了優勢地位。 戰國初,魏國在齊、魏、韓、趙、秦、楚、燕七國中首先成為強盛的國家。一方面是由于魏國在三家分晉時,分得了今山西西南部的河東地區,這一地區,原來生產較發達,經濟基礎較好;另一方面。是由于魏國在魏文侯時期,任用了李悝(kui)、吳起、西門豹等人,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魏國在政治上逐步廢除了世襲的祿位制度,實行“食有勞而祿有功”的制度,建立起比較健全的封建地主政權。經濟方面,魏國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di)”的政策,并且興修水利,提倡大量開墾荒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軍隊建設方面,建立了“武卒”制度,考選勇敢有力的人加以訓練.大大地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這些措施的實施,使魏國逐漸強大起來了。 魏惠王在位時,魏國將國都從安邑(今山西夏縣北)遷到河南中部的大梁(今河南開封),從而使魏國的國力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 齊國在當時也是較大的諸侯國。公元前356年,齊威王即位后,任用鄒忌為相,改革政治,加強中央集權,進行國防建設,國力逐漸強盛。在魏國不斷向東擴展的形勢下,齊國為了同魏國抗衡,便利用魏國與趙、韓之間的矛盾,展開了對魏的斗爭。 公元前354年,趙國為了同魏國抗衡,向衛國發動了進攻,企圖奪占位于趙、魏之間的衛國領土,取得戰略上的有利地位。衛國原是魏國的屬國,現在趙要將它變為自己的屬國,魏國自然反對。 魏國以護衛為由,出兵包圍了趙國的國都邯鄲。趙與齊是盟國,當邯鄲告急時,趙國派使者于公元前353年向齊國求救。齊國此時正在圖謀向外發展,因此答應抗魏救趙。 齊威王召集大臣商討救趙的辦法。齊相鄒忌主張不去救趙,齊將殷干朋則認為不救趙國不僅對趙國失去信用,而且對齊國本身也不利。他從齊國的利益出發,提出一個先讓趙、魏兩國相互攻戰,使之兩敗俱傷,然后齊國“承魏之弊”出兵救趙的戰略方針。齊威王同意了殷干朋的意見。齊國以少量兵力南攻襄陵,以牽制、拖住魏國,堅定趙國抗魏的決心。齊軍主力則按兵不動,靜觀其變,準備在時機成熟時出兵救趙。 公元前353年,魏國攻占了邯鄲。此時,齊威王認為出兵救趙的時機已經成熟,于是就命令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統率大軍救援趙國。 孫臏是《孫子兵法》作者、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后裔。年輕時他曾和魏國人龐涓一起學習過兵法,后來龐涓在魏國做了將軍,他自知能力不及孫臏,便詐將孫臏請到魏國。魏惠王對孫臏的欣賞,加重了他對孫臏的嫉妒。龐涓偽造了罪名,私用刑法挖掉了孫臏的兩腿的膝蓋骨.并在他的臉上刺字涂墨,妄圖使他永遠不能夠出頭露面。孫臏忍辱負重在魏多時,直到有一天他聽說齊國使者來到魏國,便以犯人的身份偷偷地見了使者。齊使得知孫臏是個難得的人才,就暗中把他藏在車子里.帶回了齊國。沒有多久,孫臏得到齊將軍田忌和齊威王的賞識。這次齊軍救趙,齊威王是打算派孫臏為主將發兵前往的,但孫臏不想把自己的名字暴露出來,以免引起龐涓的注意,于是孫臏推說自己是受刑身殘的人,不適宜為將帥。齊威王遂改用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大舉伐魏救趙。 ……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