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現代建筑的形式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77600
- 條形碼:9787560877600 ; 978-7-5608-776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建筑的形式基礎 本書特色
埃森曼的這篇論文在閱讀深度上可分為多個層次。一方面,它有著深厚的歷史及理論背景,其背后還有大量值得靠前外學者挖掘和研究的思想;另一方面,它的用字樸素、條理清晰,作者對“理性”與“邏輯”的注重體現在字里行間。因此,它既能成為建筑師及學者進行深入學術探究的對象,也可以作為建筑學生的啟蒙讀物。這篇論文比同樣有著深遠影響的著作——如文丘里(Robert Venturi)與斯科特?布朗(Scott Brown)的《建筑的復雜性和矛盾性》以及羅西(Aldo Rossi)的《城市建筑學》——還要提早三年成文。它也被埃森曼本人視為他很重要的一部著作。他在為2015年出版的《建筑經典:1950~2000》中文版(商務出版社)書寫的前言中就寫道,要想了解他后來的研究和寫作,就有必要先讀一下這本《現代建筑的形式基礎》。論文自以英文版書籍形式出版以來,已經成為眾多建筑學生的案頭讀物。靠前學生雖早已對其中的形式分析方法有所耳聞及應用,很多教師也在設計教育中廣泛援引,但是,由于一直沒有完整、嚴謹的中文譯本,很多靠前建筑學學者及學生都沒有機會系統性地閱讀全文,導致對很多概念的混淆、誤解與濫用。此次中譯本的翻譯由埃森曼親自授權許可,在內容上不僅包含了1963年論文的全部內容,還補充了埃森曼為2006年英文版所作的后記,以及譯者所作的一篇序言。
現代建筑的形式基礎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集建筑理論和設計方法為一體的批判性著作, 大致分為兩個部分: **部分主要基于文字闡述, 鋪陳一種理論架構, 它包括導言以及《形式之于建筑》《一般性建筑形式的屬性》《形式系統的發展方式》等三個章節 ; 第二部分則結合文字和圖解對八個案例進行形式分析, 這些案例來自四位現代建筑大師: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阿爾瓦·阿爾托、勒·柯布西耶及朱塞佩·特拉尼。
現代建筑的形式基礎 目錄
現代建筑的形式基礎 作者簡介
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于1932年生于美國新澤西州,先后在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劍橋大學獲建筑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20世紀60年代后期,他作為“紐約五人組”成員之一為人所知;1967年,他在紐約創立建筑與城市研究協會(IAUS),并擔任負責人至1982年。1980年,他自行開業,作品多次獲獎。埃森曼曾在劍橋大學、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多所名校任教,并主編《反對派》雜志;現任耶魯大學建筑系教授,同時也是庫伯聯盟建筑學院的名譽教授。著有多本著作,還在世界知名雜志及期刊上發表了大量關于建筑學方面的論文,近年著作包括:Written Into the Void: Selected Writings, 1990-2004(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Ten Canonical Buildings, 1950-2000(Rizzoli, 2008)等。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