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傳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名師文庫:姚曾蔭著述文集(上中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316647
- 條形碼:9787510316647 ; 978-7-5103-166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名師文庫:姚曾蔭著述文集(上中下) 內容簡介
姚曾蔭(1915-1988),江蘇省鎮江市人,為著名桐城學派創始人之一姚鼐后裔,我國著名的國際經貿學家,全國對外經濟貿易先進工作者,是國際貿易學科奠基人。為緬懷他的業績,對外經貿大學為他在校史館立了雕像。 1933年,姚曾蔭就讀于北京大學經濟系,1937年畢業后在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工作,先后任研究生、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46年赴美國米里蘇達大學研究院進修01949年-1952年任北京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教授。1952年-1953年中央財經學院教授。1953年9月后任北京外貿學院/對外經貿大學教授。 在20世紀50年代,他主持編著了《馬恩列斯論國際貿易》一書,成為新中國成立10周年國慶獻禮項目,榮獲對外貿易部一等獎。 他受國家教委和人民出版社的委托,主編了“大學世界經濟叢書”之《國際貿易概論》,是我國國際貿易界**部巨著,對國際貿易學科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得國家社科大獎。 他參與編寫的由錢俊瑞主編的《世界經濟概論》一書,獲1987年吳玉章獎金世界經濟學特別獎。 改革開放以后,他為國內眾多報刊等撰稿四十多篇,積極參與中央、地方、研究機構和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會議,對世界金融、經貿、中國對外貿易進行了大量深入研究,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決策做出貢獻。 1979年,他隨中國外貿教育考察團出訪英美,進行外貿教育考察,回來就中國外貿教育發展撰寫文章和積極建言。 1984年,他成為國內一位博士生導師,親自培帶出我國**批國際貿易博士。 1987年,他獲得“全國經貿系統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 他一生追求進步,熱愛中國共產黨,1987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本文集共輯錄姚曾蔭教授著述文章六十多篇。在編輯過程中,為保存、再現原著的學術成果和歷史風貌,對原著中與現在通用的譯法、范式予以保留。一些帶有時代性的術語、提法,極少刪改,相信讀者審讀后酌情鑒取。 選編這樣的學術與教學著作,難免有疏漏,不足之處,誠請讀者指正。
傳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名師文庫:姚曾蔭著述文集(上中下) 目錄
在經貿部系統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發言?
追思父親姚曾蔭教授 姚立
好學深思嚴謹不茍——紀念姚曾蔭先生
上卷
大學畢業論文
銀匯價變遷下之中國國際貿易
**章 導言
第二章 一九二六至一九三一年銀匯價跌落期中之中國國際貿易
第三章 一九三二至一九三五年銀匯價昂騰期中之中國國際貿易
第四章 結論
(附)一九三五年十-月四日以來匯價穩定期中之中國國際貿易
外匯與僑匯
論我國當前外匯問題
廣東省的華僑匯款
序言
一、廣東省華僑匯款的機構
二、廣東省華僑匯款的數額
三、結論
銀行機構構建與作用
戰后銀行組織問題
一、戰后中央儲備銀行的組織問題
二、中央儲備銀行與信用統制
三、中央儲備銀行與政府的關系
四、普通銀行業務活動的監督問題
五、各類銀行的業務劃分問題
六、結語
戰后我國銀行機構的改造問題
一、敘言
二、中樞金融機構的建立問題
三、各類銀行業務之厘定與劃分
四、結語
中國經濟與貿易
論調整生產問題兼答客難
太平洋大戰爆發后我國經濟政策應有的轉變
戰時大后方的貿易平衡
一、緒言
二、后方的對外貿易
三、后方對陷區的土貨貿易
四、后方走私輸出入之估計
五、后方對外貿易及對陷區貿易總平衡
物價生產與流動資金
一、引言
二、產業資金問題的性質
三、流動資本缺乏之一般的原因
四、流動資本缺乏之特殊的原因
五、結論
戰后的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
一、引言
二、英美人士對于戰后世界自由經濟之企求
三、世界經濟形勢之演變及其趨向
四、中國在戰后世界經濟新秩序中應如何自處
……
中卷
國際會議
國際貿易理論
國際分工與世界市場
世界經濟的構成與發展
國際貿易的發展與作用
國際價值和價值
……
下卷
中國對外貿易發展
中國地方外向型經濟發展
國際貿易研究
國際經貿教育考察
治學方法
傳承
傳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名師文庫:姚曾蔭著述文集(上中下) 節選
《姚曾蔭著述文集(套裝上中下冊)/傳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名師文庫》: 對他的博士生也都是盡量提供參加各種研討會、出席會議的機會。父親的博士研究生有四人:黃劍平、騰德祥、葉建亞(女)、羅龍。騰德祥和葉建亞是對外經貿大學專職教師,羅龍考上博士后也成為本校專職研究人員,只有黃劍平是脫離工作崗位的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為了讀博,他放棄了對外經貿部官員身份以及當時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北京戶口”和“干部指標”。給國際貿易博士生授課的老師都是父親從社會上請來的全國*好的學者。如,講“貨幣論”的是早年畢業于芝加哥大學的羅承熙先生,講“發展經濟學”的是厲以寧教授等。黃劍平博士在回憶時談到:“我的導師姚曾蔭教授是國際貿易領域泰斗級的專家,也是當時國內唯一國際貿易專業的博導,能跟他學習是我莫大的榮幸。當時所有重要的經濟論壇都邀請他,他時常讓我參加。去前我會精心準備論文。正是在這些論壇上,我結識了我國經濟學界的一批青年才俊,并向國外同行展示著自己,也為我到美國新澤西州大學做論文選題,和為美國公司作咨詢項目乃至創辦后來的投資咨詢公司打下基礎,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創辦了劍平國際。我特別感謝姚教授給予我的這些機會。”黃劍平還說:“從姚曾蔭教授身上,看到的是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的風范。姚先生真是在搞研究。在他看來,學術上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與姚先生見面之前,如果我不看幾天書,不把想說的問題搞清楚,不準備談一個論點,是絕對會碰壁的。1988年我在美國新澤西州大學做論文選題期間,我的恩師不幸逝世。我不禁想到出國前,他曾送給我一支鋼筆,這成為對他永久的紀念。還有自1985年我**次慕名求訪以來的幕幕情景:他先是將我作為一個校外自學青年加以輔導,后來又鼓勵我考他的博士生,*后使我有機會正式成為他的一名學生,他對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關心和幫助……這些都是我一生也感激不盡的。在后來的許多年里,每逢過年我還會去看望師母。” 回憶父親對我的關愛和培養,分為兩個階段,**階段為我從小至17歲上山下鄉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之前,第二階段為我1976年從黑龍江返回北京之后。 我有著一個快樂的童年,每天下學做完功課有很多時間和同學及小伙伴玩耍,不像現在的獨生子女從小就被約束。父親對我比較寬松,使我有比較大的活動空間,只是對我的身體健康及學習較為關注。學習的參考書籍及用品購買上總是全力支持。記得四歲時有一次發高燒在家試口腔體溫計,不小心手臂將體溫計別斷在舌下,水銀及碎玻璃都在嘴里,趕快吐在地上。父親見狀急壞了,馬上背著我向醫院跑,在父親背上一顛一顛的感覺、父親喘著粗氣的急速呼吸聲至今記憶猶新,那一次幸好碎玻璃及水銀沒有進入體內。1964年8月發中學錄取通知書時我發現父親和我一樣在期盼,外貿學院宿舍里很多人都接到通知書了,有北海中學、民族大學附中、四十中、七中等,我的還沒到,我們就站在宿舍門口等。當郵遞員離我還有十幾米時就大聲喊:“姚立被四中錄取啦!”北京四中在人們心目中是北京*好的中學,這消息迅速傳開,連胡同里住的很遠的人都來向我們祝賀,父親高興地連說“不錯不錯”,說我還了他一個愿,他當年也報考四中可惜沒有如愿。父親對我考上北京四中的獎勵是每月給我四元錢零用,這對于我來說已經很知足。“文化大革命”來了,我奔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臨別的大客車旁,父親反復囑咐要注意安全,要記著給家里來信。我不斷點頭,側過臉去,眼睛里含著淚水。這一刻,我深深體會到兒行千里父擔憂。不久,父親帶妹妹姚方隨外貿學院同仁南遷河南固始“五七干校”,母親羅蓮隨中科院赴河南息縣“五七干校”,全家從此天各一方,四年多不得重聚,只能靠書信來往。記得我20歲生日時曾接到過父親來信,叮囑我這是一個重要時刻,人生應有目標,不要忘了學習,不要過早地戀愛,做事應腳踏實地。他的話我一直記著。 1976年我返城回京,全家終于又生活在一起,返京后分配給我的工作是一份重體力勞動,父親對此并沒有異議,只是再次提醒我不要忘記學習。恢復高考后我在1978年考上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父親向我開放了他所有的書籍及參考資料指導我學習,并引導我去對外經貿大學聽了很多老師的課,這些收獲使我受益終生。 父親一生辛勞,不求安逸,追求平淡的物質生活,在精神生活上是豐富的,充實的,敢于講真話,秉承著祖上的讀書傳統和民族氣節。他屬于他那個時代,現在他那樣的學者已經鳳毛麟角。父親雖然已經離我遠去,但留給我的許多東西永遠不會忘記,他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一絲不茍聚沙成塔的研究態度、敢于講真話的率真秉性、對人的真誠、對師長的敬重及對晚輩的提攜等,是留給我永遠的精神財富。 今年是父親百年誕辰,對外經貿大學及中國商務出版社即將出版父親的文集。衷心感謝薛榮久教授不顧高齡的辛勤勞動,從文集的選材到編輯反復斟酌,付出大量精力與汗水。感謝王林生教授一直關注文集的出版并傾注精力。這兩位知名教授也是從小看著我長大的我所一直敬重的長輩。感謝對外經貿大學的各位領導、校檔案館及中國商務出版社,有你們的關照文集才得以出版。 ……
傳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名師文庫:姚曾蔭著述文集(上中下) 作者簡介
姚曾蔭生平簡介: 1915年3月8日 出生于江蘇省鎮江市 1937年7月 北京大學經濟系畢業 1937年9月-1939年9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研究生 1939年10月-1942年9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助理研究員 1942年10月-1946年6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副研究員 1946年8月-1949年1月 美國米里蘇達大學研究院學習 1949年2月-1949年7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副研究員 1949年8月-1950年8月 北京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1950年9月-1952年6月 北京大學經濟系教授 1950年1月-1950年10月 華北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 1952年9月-1953年8月 中央財經學院教授 1953年9月-1988年9月 北京外貿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1988年9月4日 病逝 (1964年前依據姚曾蔭教授1964年3月2日自填“干部履歷表”,1964年一逝世 依據校檔案室提供的“姚曾蔭同志生平”)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