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書--歐美漢學·史地風俗系列:一個英國軍醫的中國觀察實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613213
- 條形碼:9787548613213 ; 978-7-5486-1321-3
- 裝幀:68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歐美漢學·史地風俗系列:一個英國軍醫的中國觀察實錄 本書特色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硝煙剛剛散去之際,英國軍醫戈登進入了天津城。在駐軍天津的一年多時間內,他不僅以一個英軍高級醫官的身份記錄并分析英軍的疾病狀況,也以一位歷史學、博物學和農學愛好者的眼光,細致觀察了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兑粋英國軍醫的中國觀察實錄》讓讀者可以隨著這位醫生的足跡重返已熟知的歷史場景,思考近代軍事衛生系統的改革對戰爭所發揮的作用,并借助他者的眼光再度審視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的中國社會實相和民眾心態。
新書--歐美漢學·史地風俗系列:一個英國軍醫的中國觀察實錄 內容簡介
軍醫看中國,既有醫生職業自帶的細致客觀,又有博物學、農學、史學愛好者的廣闊視野,還有來自他者的不同文化視角,內容豐富。
新書--歐美漢學·史地風俗系列:一個英國軍醫的中國觀察實錄 目錄
第二章 香港從錨地看香港島—遠征北方圓滿結束—**印象—中國人口—家族式晚上聚餐—浮動的住家—它們的女主人—不早起及其原因—香港駐軍—現有住宿—平頂山的療養院—香港的迅速崛起—疾病的一個病因—傷殘病號的撤離—輪船運送的必要性—法國的做法—提個建議—8月的天氣—暴風雨的先兆—小雨及供水—氣候概覽—香港和中國南方的醫學史
第三章 廣州珠江及其兩岸—黃埔—廣州—中國人與印度人之比較—英國占領軍—中國囚犯—珠江南岸—茶廠—茶的歷史—漆器—魚缸—乞討的盲人—迷信—疾患—氣溫表
第四章 從香港島到白河離開廈門—12月的天氣—揚子江—吳淞—上海—苦難—茶園—賽馬場—墳墓—私刑—街坊—" 氣泡井"—獵物—廟島—白河
第五章 天津天津—簽署條約的寺院—河流—北京路—交通工具—運河—租界—街道—鹽棧—消防車—火邪—下層階級的粗魯—罪行與警察—少女—殺害嬰兒—中式晚宴—中國年—祭祖—公共浴池—中國人的房子—人群—乞丐—失明—舊火槍—大夫—變戲法的人—琺瑯—鴉片—糧食庫—寺院—尼姑庵—太平間—育嬰堂…………
新書--歐美漢學·史地風俗系列:一個英國軍醫的中國觀察實錄 作者簡介
查爾斯·亞歷山大·戈登(Charles Alexander Gordon, 1820-1899),英國軍醫。1840年畢業于蘇格蘭圣安德魯斯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1841年加入英國陸軍,任外科助理。后隨英軍輾轉世界各地,1860年以皇家陸軍醫務部醫院事務副總監的身份隨英國遠征軍來華,1861年撤離。著有多部軍事醫學專著及實地考察報告,如《印度的主要疾病》《印度和中國駐軍運輸系統計劃說明》《黃金海岸的生活》《緬甸見聞》等。譯者孫慶祥,副教授,復旦大學外文學院醫學英語教研中心主任,美國加州大學富勒頓人文社科學院訪問學者。譯者計瑩蕓,復旦大學翻譯專業碩士,本科畢業于中國藥科大學藥學英語專業。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