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藥文化尋源:中原中醫藥文化遺跡考察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954795
- 條形碼:9787534954795 ; 978-7-5349-547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藥文化尋源:中原中醫藥文化遺跡考察記 本書特色
河南作為中醫藥文化大省,有張仲景、張子和等著名中醫大家,也有諸如岐黃文化、醫圣祠、懷藥文化、少林禪醫等中醫藥文化遺跡,其分布之廣、規模之大,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本項目以國內著名中醫文獻專家為首,組織數十名專家學者進行調研考察,也得到了河南省中醫藥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對弘揚中原中醫藥文化,具有積極的意義。全書共分六章,包括中原中醫藥文化總論、中醫藥文化中原尋源、中原名醫文化遺跡考察記、中原藥商及藥都文化遺跡考察記、中原特色醫藥文化考察記、開封大宋醫藥文化成就及遺跡考察記等內容,本書適合中醫工作者及愛好中原文化的讀者參考閱讀。
中醫藥文化尋源:中原中醫藥文化遺跡考察記 內容簡介
河南作為中醫藥文化大省,有張仲景、張子和等著名中醫大家,也有諸如岐黃文化、醫圣祠、懷藥文化、少林禪醫等中醫藥文化遺跡,其分布之廣、規模之大,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本項目以國內著名中醫文獻專家為首,組織數十名專家學者進行調研考察,也得到了河南省中醫藥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對弘揚中原中醫藥文化,具有積極的意義。全書共分六章,包括中原中醫藥文化總論、中醫藥文化中原尋源、中原名醫文化遺跡考察記、中原藥商及藥都文化遺跡考察記、中原特色醫藥文化考察記、開封大宋醫藥文化成就及遺跡考察記等內容,本書適合中醫工作者及愛好中原文化的讀者參考閱讀。
中醫藥文化尋源:中原中醫藥文化遺跡考察記 目錄
中原古代中醫藥文化簡論 許敬生 /2
一、光輝燦爛的中原古代文明 /3
二、火祖燧人氏首創鉆木取火,在商丘點燃了華夏文明之火 /9
三、新密是岐黃文化的發祥地 /9
四、出生在伊水之濱的河洛人伊尹發明了中藥湯劑 /11
五、飲食及食療之源在中原 /14
六、酒之源在中原 /21
七、源于中原的易學文化對中醫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26
八、在扎根于中原的先秦諸子文化中,道家和雜家催生了中醫養生學 /27
九、作為載體的文字的確立和規范,主要在中原形成,促進了中醫藥文化的傳承 /37
十、醫圣仲景確立的辨證論治法則,是中醫學術的核心思想,成為中醫藥文化的診療模
式 /44
十一、幾千年的古都文化,促成了中原中醫藥文化的發達,并在全國起到了示范和引領
作用 /45
十二、燦爛的中原古代文化造就了一大批著名醫家,他們的醫療實踐及其留下的寶貴著作,構建了中原中醫藥文化大廈,極大地彰顯了中醫藥文化 /48
十三、中原武術文化、少林傷科和禪醫文化,展現了中原中醫藥文化的獨特色彩,它與
中醫藥文化息息相通,相互影響 /51
十四、河南現存的眾多中醫藥文化遺跡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展現了中原古代中醫藥文化
的光輝 /54
十五、結語 /54
宋元醫藥文化中心南移的研究 許敬生 陳艷陽 /56
一、引言 /57
二、北宋時期北方醫學的高度繁榮與南方醫學的相對落后 /57
三、北金南宋對峙時期是醫藥文化中心南移的過渡時期 /62
四、元代醫藥文化中心南移的完成 /69
五、醫學文化中心南移對后世醫學的影響 /78
六、結語 /81
第二章 中醫藥文化中原尋源 /85
火祖燧人氏在商丘點燃了華夏文明之火——商丘市燧皇陵和閼伯臺 許敬生 尹笑丹 /86
一、燧皇與火 /87
二、燧皇與商丘 /87
三、火正閼伯與火神臺 /90
四、結語 /93
新密岐黃文化考論 葉磊 /94
一、緒論 /95
二、岐伯、黃帝考論 /96
新密岐黃文化遺跡 許敬生 葉磊 劉文禮 范敬 馬鴻祥 /108
一、引言 /109
二、新密岐黃文化遺跡簡介 /110
三、結論和建議 /129
新密洪山廟及洪山真人考 許敬生 劉文禮 /136
一、洪山廟及洪山真人簡介 /137
二、有關洪山真人的史料依據 /139
三、關于洪山真人的民間傳說 /140
四、結語 /145
這里是中醫藥文化的根脈——在新密市岐黃文化高峰論壇上的演講 許敬生 /148
“河圖洛書”尋蹤 尹笑丹 /151
一、洛寧 “洛出書”處尋蹤 /152
二、孟津 “龍馬負圖寺”/156
洛書龜池尋蹤歷險記 許敬生 /160
附錄 1. 洛寧縣宣傳部原副部長、文化學者曲少波先生的詩 /165
附錄 2. 考古團隊進山被困懸崖 深夜上演“超級營救”/165
鞏義“洛汭”與“河圖洛書” 尹笑丹 /167
伊尹故里瑣談 許敬生 /171
一、豫西說 /172
二、豫東說 /178
三、紛爭伊尹故里瑣談 /185
上蔡、淮陽蓍草文化尋蹤 劉文禮 /191
一、上蔡蓍草文化尋蹤 /192
二、淮陽蓍草文化尋蹤 /200
三、幾點認識和建議 /204
沁陽神農山行——沁陽中醫藥文化遺跡之一 李淑燕 李新葉 /208
走近魏夫人祠 ( 二仙廟 )——沁陽中醫藥文化遺跡之二 許敬生 /216
一、道教上清派**代宗師魏華存 /217
二、魏華存(即二仙奶奶)修道于陽洛山 /219
三、魏華存及魏夫人祠對后世的影響 /222
第三章 中原名醫文化遺跡考察記 /225
南陽醫圣祠 許振國 /226
一、醫圣張仲景 /227
二、張仲景墓及祠的歷史 /230
三、醫圣祠內的主要陳列內容 /232
四、民間及政府對仲景祠的祭祀活動 /234
五、晉碑的出土及保護情況 /236
六、醫圣祠所面臨的問題 /236
植物學家吳其濬及其故里 程傳浩 /240
一、“倚中原、接吳楚”,俊采星馳的固始文化 /241
二、“宦跡半天下”,吳其濬的官宦生涯 /242
三、“經世致用”的清代科學家 /244
四、“格物致知”的新發揮 /246
五、歷盡滄桑身后事——吳其濬墓地尋訪 /248
六、走訪吳其濬故居 /249
七、蹤跡難覓尋“東墅”/251
八、關于吳其濬遺跡的開發意見 /252
湯陰扁鵲廟和艾園 許敬生 /254
一、扁鵲廟 /255
二、艾園 /257
鶴壁五巖山藥王洞 李淑燕 /261
一、引言 /262
二、五巖山 /263
三、藥王殿 /265
四、藥王洞 /265
五、藥王問診處 /270
焦作“藥王廟” 尹笑丹 /272
一、焦作藥王廟 /273
二、博愛圪垱坡藥王廟 /275
三、沁陽藥王廟 /277
第四章 中原藥都文化及藥商文化遺跡考察記 /279
禹州藥市 姬永亮 /280
一、藥都地位 /281
二、藥商、藥幫 /287
三 、藥市、藥會 /298
四、會館建筑 /301
五、問題、建議 /306
禹州中藥“四大九蒸貨” 張曉利 /310
一、引言 /311
二、“九蒸九曬”炮制法的歷史 /311
三、四蒸貨面臨的現實問題 /312
輝縣百泉藥會 姬永亮 /315
一、起源、變遷 /316
二、組織機構 /322
三、藥材、藥商 /324
四、建筑、雕刻 /327
五、習俗、傳說 /329
社旗藥商山陜會館及藥王殿 姬永亮 /333
一、藥材、藥商 /335
二、山陜會館 /337
三、藥王配殿 /345
四、商業文化 /348
第五章 中原特色醫藥文化遺跡考察記 /352
洛陽龍門石窟藥方洞 程傳浩 /353
一、引言 /354
二、藥方洞實地考察 /356
三、藥方洞的刻制年代考 /357
四、藥方洞的內容 /358
五、龍門藥方洞的價值與影響 /360
少林禪醫 郭鳳鵬 /361
一、禪是什么 /362
二、禪和醫之間的聯系 /364
三、禪醫的治療方法 /366
溫縣陳家溝陳氏太極拳 馬鴻祥 尹笑丹 許敬生 /374
一、太極拳的源流 /376
二、太極拳與中醫學之理相通 /377
三、陳式太極拳的流衍 /378
四、溫縣陳家溝太極文化 /380
五、太極拳因多樣化發展和普及而走向了世界 /382
洛陽平樂郭氏正骨 許敬生 李新葉 /385
一、平樂郭氏正骨的發展脈絡 /386
二、平樂正骨的學術特色及其影響 /394
三、弘揚平樂正骨所傳揚的杏林精神 /398
四、前進中的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400
五、不能忽略的平樂郭氏正骨發祥地 /402
南陽菊潭考 許敬生 /405
一、菊潭的盛衰 /407
二、菊潭的今天 /411
三、菊潭的明天 /412
西峽重陽文化考 許敬生 /414
一、西峽重陽文化歷史悠久 /415
二、西峽重陽節的民間傳說 /417
三、西峽以重陽命名的地名和名物為全國獨有,遺址遺存眾多 /419
四、西峽重陽文化的習俗和民間祭典 /420
五、西峽重陽文化的今天 /424
六、結語 /425
寒泉、湯泉池及華祖廟——商城縣中醫藥文化遺跡之一 李新葉 /426
一、寒泉 /427
二、湯泉池 /431
三、華祖廟 /435
四、兩點建議 /438
蘇仙石和橘井——商城縣中醫藥文化遺跡之二 李新葉 /439
一、龍井(橘井)/440
二、蘇仙石 /443
三、幾點建議 /444
附 :王鳳林先生發表在網上的文章 ( 放牛郎的日志 )/444
從南陽菊潭到焦作懷菊——兼談四大懷藥的形成過程 許敬生 /446
一、懷菊花(兼及四大懷藥)的形成過程 /447
二、懷菊花給我們哪些啟示 /450
安陽中醫藥文化尋跡 李新葉 /453
一、馬同長和他的天然藥物標本館 /454
二、安陽姚家膏藥 /457
三、萬佛溝和高僧吳云青的“不朽肉身”/461
四、羑里城蓍草園 /464
紅四方面軍后方總醫院 許敬生 馬鴻祥 /467
一、紅四方面軍后方總醫院遺址所在地簡介 /468
二、紅四方面軍后方總醫院的歷史回顧 /469
三、從紅軍醫院走出的開國功臣 /475
四、深切的感受 /478
第六章 開封大宋醫藥文化成就及遺跡 /481
論北宋政府的醫藥政策對中醫藥發展的影響 許敬生 陳艷陽 /482
一、官方醫學的興盛 /483
二、民間醫學的主要成就 /487
天圣銅人對后世針灸模型制作的影響 高希言 /489
一、銅人的鑄造 /490
二、銅人的多舛命運 /490
三、銅人對后世針灸模型制作的影響 /491
附錄 :大宋中醫藥文化博物館 /493
中醫藥文化尋源:中原中醫藥文化遺跡考察記 作者簡介
許敬生,河南中醫學院教授,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古文分會主任委員、中醫藥文化分會常委、中醫藥文獻分會顧問、《中醫藥文化》雜志編委會副主任,河南省古籍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河南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等職。長期從事中醫古代文獻和中醫藥文化的研究。近40年來,先后發表了學術論文70馀篇,主編出版了《醫古文選讀》、《危亦林醫學全書》、《羅天益醫學全書》、中醫必讀百部名著《醫論醫話卷》等10多部著作。多年來,先后主編出版了多部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大專、本科、研究生教材及教學參考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