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北平俗曲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5546841
- 條形碼:9787805546841 ; 978-7-80554-684-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平俗曲略 本書特色
★32開精裝,文津出版社出版
★北京戲曲史材叢書的第*本著作,一窺北京俗曲大格局
★作者李家瑞(1895-1975),我國現代著名民間文藝學家、文物考古專家,專門從事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的資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師從劉半農
★書中的諸多示例系從《百本張抄本》《車王府曲本》《升平署抄本》《北平圖書館烏絲闌抄書》等三千余種俗曲抄本中精選,除《紅繡鞋》一種外,均原文抄錄,未行刪節
★作者以文論引證和實地調查結合的方式,評介了各種俗曲的沿革、演變、特色及流布情況,并于文末附該種俗曲的一篇詞文與工尺譜示例
該書以系統研究20世紀30年代流行于北平的“俗曲”為主旨,分說書、戲劇、雜耍、雜曲、徒歌五個種屬,將六十二個藝術品種逐一加以論述。其中,屬于曲藝現行曲種的近二十種,如說唱鼓書、子弟書、竹板書、快書、南詞、灘簧、牌子曲、蓮花落、數來寶、雙簧、道情等;屬于現行曲種的曲調或曲牌的近三十種,如〔利津調〕、〔湖廣調〕〔馬頭調〕〔靠山調〕〔邊關調〕〔五更調〕〔揚州歌〕〔四川歌〕〔老八板〕〔剪靛花〕〔銀紐絲〕〔清江引〕等;余者為戲曲、雜技、歌曲等形式。
作者以文論引證和實地調查結合的方式,評介了各種俗曲的沿革、演變、特色及流布情況,并于文末附該種俗曲的一篇詞文與工尺譜示例。諸多示例系從《百本張抄本》《車王府曲本》《升平署抄本》《北平圖書館烏絲闌抄書》等三千余種俗曲抄本中精選,除《紅繡鞋》一種外,均原文抄錄,未行刪節。
北平俗曲略 內容簡介
該書以系統研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流行于北平的“俗曲”為主旨,分說書、戲劇、雜耍、雜曲、徒歌五個種屬,將六十二個藝術品種逐一加以論述。其中,屬于曲藝現行曲種的近二十種,如說唱鼓書、子弟書、竹板書、快書、南詞、灘簧、牌子曲、蓮花落、數來寶、雙簧、道情等;屬于現行曲種的曲調或曲牌的近三十種,如〔利津調〕、〔湖廣調〕〔馬頭調〕〔靠山調〕〔邊關調〕〔五更調〕〔揚州歌〕〔四川歌〕〔老八板〕〔剪靛花〕〔銀紐絲〕〔清江引〕等;余者為戲曲、雜技、歌曲等形式。
作者以文論引證和實地調查結合的方式,評介了各種俗曲的沿革、演變、特色及流布情況,并于文末附該種俗曲的一篇詞文與工尺譜示例。諸多示例系從《百本張抄本》《車王府曲本》《升平署抄本》《北平圖書館烏絲闌抄書》等三千余種俗曲抄本中精選,除《紅繡鞋》一種外,均原文抄錄,未行刪節。
北平俗曲略 目錄
說書之屬
說唱鼓書 …………3
大鼓書 …………7
弦子書 …………11
竹板書 ………… 16
快書 ………… 18
南詞 ………… 22
戲劇之屬
嘣嘣戲 ………… 29
傀儡戲 ………… 42
燈影戲 ………… 48
梆子腔 ………… 55
喝喝腔 ………… 63
吹腔 ………… 70
打連廂 ………… 73
灘簧 ………… 79
雜曲之屬
濟南調 ………… 91
利津調 ………… 94
湖廣調 ………… 97
福建調 ………… 100
馬頭調 ………… 103
靠山調 ………… 108
蕩湖調 ………… 113
邊關調 ………… 117
玉溝調 ………… 123
五更調 ………… 125
西調 ………… 128
窯調 ………… 131
牌子曲 ………… 134
群曲 ………… 138
岔曲 ………… 142
揚州歌 ………… 145
四川歌 ………… 147
琴腔 ………… 151
十杯酒 ………… 155
十朵花 ………… 158
嘆十聲 ………… 161
大四景 ………… 164
老八板 ………… 167
剪靛花 ………… 169
銀紐絲 ………… 173
紅繡鞋 ………… 177
梳妝臺 ………… 178
對花 ………… 180
蘇武牧羊 ………… 183
西江月 ………… 185
清江引 ………… 188
雜耍之屬
蓮花落 ………… 193
打花鼓 ………… 201
跑旱船 ………… 205
鋸大缸 ………… 208
西湖景 ………… 213
數來寶 ………… 216
耍猴 ………… 219
雙簧 ………… 222
焰口 ………… 227
道情 ………… 230
倒喇 ………… 233
徒歌之屬
兒歌 ………… 237
喜歌 ………… 240
秧歌 ………… 242
夯歌 ………… 245
叫賣歌 ………… 248
馬糞薌歌 ………… 250
北平俗曲略 節選
北平俗曲略 作者簡介
李家瑞(1895-1975),原名輯五,白族。我國現代著名民間文藝學家,文物考古專家。1922年秋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24年升入本校中文系。1925年起師從劉半農。1928年在劉半農的介紹下進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工作,專門從事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的資料搜集、整理和研究。20世紀30年代出版《北平俗曲略》《北平風俗類征》兩種文獻集成,發表了多篇文章。1949年起,先后在云南省文物保管委員會、云南省博物館工作,歷任云南省文物保管委員會古文、省博物館副館長兼研究員、省史學會理事等職。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