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小屁孩,大挑戰:熊孩子管教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435990
- 條形碼:9787548435990 ; 978-7-5484-359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屁孩,大挑戰:熊孩子管教手冊 本書特色
教育問題一直是家長和老師們關注的重要問題,良好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關鍵作用。《小屁孩·大挑戰:熊孩子管教手冊》以教育為出發點,引用大量鮮活的案例,提出一種新的教育方法——用懷柔的手段培養孩子,旨在幫助父母在孩子的心里樹立全方位,進而通過教育樹立孩子的服從意識。
小屁孩,大挑戰:熊孩子管教手冊 內容簡介
教育問題一直是家長和老師們關注的重要問題, 良好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關鍵作用。本書以教育為出發點, 引用大量鮮活的案例, 提出一種新的教育方法 —— 用懷柔的手段培養孩子, 旨在幫助父母在孩子的心里樹立全方位的權威, 進而通過權威教育樹立孩子的服從意識。
小屁孩,大挑戰:熊孩子管教手冊 目錄
三種不同的教育方法
1.耍小伎倆、小把戲的教育方式
2.循循善誘,并且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關愛
3.用父母的權威使孩子服從教育
什么才是正確的方法
第02章無能的父母才會選擇暴力
**種帶有暴力性質的教育方法——體罰
第二種帶有暴力性質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進行恐嚇
1.恐嚇只是保姆與用人的教育方式
2.恐嚇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創傷
第三種帶有暴力性質的教育方法——嚴厲地斥責
拋棄暴力,用“懷柔”的方法教育孩子
【家教實例】——再好的方法,也要選對時機
第03章父母必須要有權威
父母應該承擔的兩個重要責任
父母如何發揮自己的權威
1.優柔寡斷可能招致孩子的憎恨
2.給孩子自由,但決不放任自流
【家教實例I】——自由和權威的配合,使孩子更容易聽話
【家教實例II】——壓制孩子,會讓孩子變得無法教育
第04章教孩子聽話的**種方法:有錯必懲
誰該對孩子不聽話負責
讓孩子聽話的三種方法
1.對孩子要有錯必懲
2.決不要出于愛心原諒孩子的錯誤
3.讓懲罰變得既柔和又具實效
一旦開始就要執行
【家教實例】——喬治與埃格伯特
第05章懲罰孩子的基本原則
懲罰的性質與做法
【家教實例】——瑪麗散步
懲罰的目的是告訴孩子:有錯必懲
爭取得到孩子的合作,這會讓孩子熱心于改錯
懲罰也可以充滿樂趣
懲罰也要講究方法
第06章教孩子聽話的第二種方法:學會獎賞
孩子的順從不能是“買”來的
不妨間接給予孩子獎賞
獎賞的原則:把孩子正確的行為與獲獎的快樂聯系起來
不能讓孩子從聽話變成盲從
1.父母不能用權威壓制孩子
2.多給孩子一點兒緩沖時間
3.千萬不要弱化父母的權威
第07章培養孩子也是一門藝術
培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
【家教實例】——瑪麗的教育
給父母的三條指南
第08章教孩子聽話的第三種方法:了解孩子
認清什么才是正確的
褒揚正確,但決不能忽視錯誤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
【家教實例I】——詹姆斯與他的弟弟妹妹們
【家教實例II】——德拉與玩具娃娃的故事
第09章情感共鳴導致的認同感:孩子之于父母
情感共鳴的力量
從情感共鳴中產生的認同感在兒童時期的作用
【家教實例】——學會關愛
孩子為什么會恐懼
第10章 情感共鳴導致的認同感:父母之于孩子
蹲下來,與孩子分享快樂
走進屬于孩子的世界
與孩子形成共鳴必須要憑借真切的情感
適應孩子的觀點
孩子的“傻瓜式恐懼”
當孩子犯了錯
第11章 對孩子要多關注,少挑剔
表揚總比懲罰好
讓孩子形成習慣
孩子為什么會犯錯
表揚與懲罰的分寸
1.孩子學走路、學說話時父母所采取表揚手法是正確的
2.小學生**次習作,千萬別令他感到沮喪
3.如何糾正孩子在拼寫上的錯誤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
第12章 孩子犯錯并非故意
【家教實例】——愛吹牛的孩子
孩子犯錯,在于他還無知
人人都會犯錯,因而不能揪住孩子的錯不放
【家教實例】——兒童學習拼寫真的很困難
千萬不要嘲笑孩子
第13章 孩子本性就好動
孩子好動是有道理的
孩子蹦蹦跳跳不是壞事
引導孩子行為的實用原則
第14章 孩子的想象力
父母要努力使孩子的想象力之樹茁壯成長
父母促進孩子想象力發展的幾種方法
1.將無生命物體擬人化
2.玩具:啟發孩子的想象力之橋
【家教實例I】——用籃球來培養孩子的細心
【家教實例II】——老師與難劈的木頭
心理的活動可以緩和疲勞的肌肉
第15章 話與假話
讓孩子講真話是父母的責任
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孩子真的不明白
孩子很難區分想象和記憶
父母如何教孩子區別真和假
第16章 孩子的判斷和理智
心理成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在重要問題上,切莫信賴孩子的理智
對待孩子理智的處理方式
用柔和的方法啟發孩子的智慧
一般的原則
第17章 認真對待孩子的愿望和要求
在一些關于孩子的重要事情上,父母要保持絕對的權威
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
在事前而不是事后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家教實例】——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教育
要這樣對待孩子的愿望
第18章 珍視孩子的發問
好奇心強烈的孩子*聰明
不要將孩子的發問看作自己煩惱的源泉
對待孩子的發問,回答宜簡短
回答應該是溝通式的,而不是說教式的
一個即使沒有什么新信息的回答也是適宜的
要時刻準備說“我不知道”
第19章 教孩子正確使用金錢
不正確的做法會造成終生的傷害
定期給孩子一些零用錢,讓他們學會管理金錢
指導孩子理財的兩種方法
金錢的使用:學會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
金錢的使用:讓孩子懂得義務
不妨與孩子進行一些小小的交易
不正確的做法會導致的苦果
第20章 體罰并不是好方法
《圣經》的訓導
何時會用到體罰
1.“老師”實在太無能
2.因父母的疏忽和教育不善而被寵壞的孩子
孩子固執地與父母持久對抗怎么辦
軀體的疼痛會很快過去,心靈的創傷會停留很久
第21章 讓孩子知道對父母感恩
愛的兩種形式:獲得愛,給予愛
孩子情感發展的順序
感恩教育的培養
第22章 結語
人生早期留下的印象影響深遠
童年時形成的基本概念貫穿終生
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小屁孩,大挑戰:熊孩子管教手冊 節選
下面,我們再看看漢娜的母親如何教育漢娜的例子,它可以讓我們知道:就算母親將孩子的自由空間限制得極為狹窄,也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教育。 剛開始的情形與路易莎的例子相似,母親問漢娜是否想一起穿過田野去某個村莊。唯一不同的是,母親的真正用意在于讓漢娜在自己的身邊幫忙拿包裹。 “好的,媽媽,”漢娜爽快地接受了媽媽的建議,“但是我想問一下表妹莎拉去不去。” “不要叫她一起去,為什么你要叫莎拉一起去呢?她只會給我們增添麻煩。” “她不會的,媽媽。我現在就去叫她。”漢娜一邊說一邊戴好了帽子,走出了家門。 “漢娜,不要去!”媽媽堅持道,“你決不能去,今天我不想讓莎拉和我們一起去。” 漢娜對此卻毫不理會,徑直跑去找莎拉。幾分鐘之后,她回來了,原來莎拉不在家。 “很高興她不在家,我已經叫你不要去找她了,你總是不聽話,一會兒在路上你不要到處亂跑。” 但漢娜根本沒有把媽媽的話放在心上,因為她知道媽媽的話都只不過是放空炮而已。在穿過田野時,漢娜仍然不斷地到處亂跑。 媽媽漸漸跟上了她,當她們經過牧場時,漢娜又開始在草地上狂奔。 “漢娜——”媽媽用一種嚴厲的語氣責備道,“過來跟媽媽一起好好地走,為什么你要不停地跑呢?在到達村莊前,你一定會覺得很累的。然后,你就又得讓我停下來和你一起休息。” 無論媽媽怎么說,漢娜就是不理不睬。她在一塊石頭和樹叢之間來回穿梭,不時地把她采集到的一些新鮮玩意兒送給媽媽。 “我的孩子,你找到的這些東西毫無用處。”媽媽說,“它們要么是一些很普通的野草,要么是一些垃圾。還有,我告訴過你很多次了,不要到處亂跑。為什么你就不能安安靜靜地回到媽媽身邊,像正常人一樣慢慢地走路呢?” 漢娜對媽媽的“三令五申”不以為意,仍然到處閑逛。 “漢娜,”媽媽又一次發話,“回到路上來,我已經跟你說了好幾次了,快點兒回來跟我一起走,你一點兒都不把我的話放在心上。過不了多久。你說不定就會掉進一個小洞,或者被樹枝弄破衣服,或者被一些荊棘劃傷。漢娜,你不能再走那么遠了。” 漢娜全然不把媽媽的話當一回事,她繼續走著,尋找花朵與新奇的東西,離大路也越來越遠,只是偶爾才隨自己的意愿返回媽媽的身邊。 “漢娜——”媽媽說,“你不能離開大路太遠,決不能走近那棵樹,那里有一個黃蜂窩,一定不要靠近那棵樹。如果你非要走到那里,就會被蜇到。” 漢娜繼續前行,在尋找花朵時,不知不覺地就靠近了那棵樹。 “漢娜——”媽媽聲嘶力竭地喊道,“我告訴過你不要靠近那棵樹,你一定會被蜇到的。” 漢娜此時有點兒猶豫,但是在樹下面,她并沒有發現黃蜂窩。于是,她走進樹叢繼續采集花朵。 “漢娜——”媽媽大喊著,“你一定會被蜇到的。” 漢娜卻說:“我不認為這里有黃蜂窩。” “那里有黃蜂窩,有黃蜂窩!” “也許沒有呢。” “那里有的,一個男孩子告訴我的。” “這里什么都沒有。男孩子們經常會認為一些沒有黃蜂窩的地方有黃蜂窩。” 過了一段時間,漢娜采集了足夠的花朵,才慢悠悠地回到了母親的身邊。 母親用嚴厲的口吻責備道:“我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不要走近那棵樹。” “可是你說如果我走近那棵樹,就會被黃蜂蜇到,但事實上,我并沒有被蜇到啊。”漢娜反駁道。 ’ “是的,你沒有被蜇到,不過那只是你幸運而已。”然后,母親繼續前進。 沒過多久,漢娜就說自己累得走不動了,想停下來休息一下。 “不行,我之前就跟你說過,如果到處亂跑,你很快就會覺得疲憊。但你卻一直不聽我的話。現在,我是不會停下來等你的。” 漢娜說不管怎樣,她都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于是,她就坐在路邊的一塊小石頭上休息。母親則繼續向前走,只留下漢娜一人。但是在往前走的時候,母親不時地回頭張望,并叫漢娜快點兒跟上來。漢娜仍然在那里休息,一點兒也沒有要跟上來的跡象。*后,母親不得不找個地方坐下來,等著漢娜跟上來。 從這個例子里,許多母親或許會看到自己的影子,因為她們也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前面的一個例子表明,給孩子*大限度的自由和對孩子施加*絕對的權威,這兩者相互配合會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但是這個例子卻讓我們看到一個可怕的現實:如果母親一味地拒絕和壓制孩子心中的沖動及欲望,就會導致孩子變得無法教育。 ……
小屁孩,大挑戰:熊孩子管教手冊 作者簡介
雅各布·阿博特(Jacob Abbott),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創作范圍廣泛,作品涉及青少年文學、簡史、傳記、宗教普及和少量的科普讀物;著有一百八十多本圖書,代表作有《羅洛在工作》《羅洛在游戲》等“羅洛系列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